4.2. Slice

Slice(切片)代表變長的序列,序列中每個元素都有相同的類型。一個slice類型一般寫作[]T,其中T代表slice中元素的類型;slice的語法和數組很像,隻是沒有固定長度而已。

數組和slice之間有着緊密的聯繫。一個slice是一個輕量級的數據結構,提供了訪問數組子序列(或者全部)元素的功能,而且slice的底層確實引用一個數組對象。一個slice由三個部分構成:指針、長度和容量。指針指向第一個slice元素對應的底層數組元素的地址,要註意的是slice的第一個元素併不一定就是數組的第一個元素。長度對應slice中元素的數目;長度不能超過容量,容量一般是從slice的開始位置到底層數據的結尾位置。內置的len和cap函數分别返迴slice的長度和容量。

多個slice之間可以共享底層的數據,併且引用的數組部分區間可能重疊。圖4.1顯示了表示一年中每個月份名字的字符串數組,還有重疊引用了該數組的兩個slice。數組這樣定義

months := [...]string{1: "January", /* ... */, 12: "December"}

因此一月份是months[1],十二月份是months[12]。通常,數組的第一個元素從索引0開始,但是月份一般是從1開始的,因此我們聲明數組時直接第0個元素,第0個元素會被自動初始化爲空字符串。

slice的切片操作s[i:j],其中0 ≤ i≤ j≤ cap(s),用於創建一個新的slice,引用s的從第i個元素開始到第j-1個元素的子序列。新的slice將隻有j-i個元素。如果i位置的索引被省略的話將使用0代替,如果j位置的索引被省略的話將使用len(s)代替。因此,months[1:13]切片操作將引用全部有效的月份,和months[1:]操作等價;months[:]切片操作則是引用整個數組。讓我們分别定義表示第二季度和北方夏天月份的slice,它們有重疊部分:

Q2 := months[4:7]
summer := months[6:9]
fmt.Println(Q2)     // ["April" "May" "June"]
fmt.Println(summer) // ["June" "July" "August"]

兩個slice都包含了六月份,下面的代碼是一個包含相同月份的測試(性能較低):

for _, s := range summer {
    for _, q := range Q2 {
        if s == q {
            fmt.Printf("%s appears in both\n", s)
        }
    }
}

如果切片操作超出cap(s)的上限將導致一個panic異常,但是超出len(s)則是意味着擴展了slice,因爲新slice的長度會變大:

fmt.Println(summer[:20]) // panic: out of range

endlessSummer := summer[:5] // extend a slice (within capacity)
fmt.Println(endlessSummer)  //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另外,字符串的切片操作和[]byte字節類型切片的切片操作是類似的。它們都寫作x[m:n],併且都是返迴一個原始字節繫列的子序列,底層都是共享之前的底層數組,因此切片操作對應常量時間複雜度。x[m:n]切片操作對於字符串則生成一個新字符串,如果x是[]byte的話則生成一個新的[]byte。

因爲slice值包含指向第一個slice元素的指針,因此向函數傳遞slice將允許在函數內部脩改底層數組的元素。換句話説,複製一個slice隻是對底層的數組創建了一個新的slice别名(§2.3.2)。下面的reverse函數在原內存空間將[]int類型的slice反轉,而且它可以用於任意長度的slice。

gopl.io/ch4/rev

// reverse reverses a slice of ints in place.
func reverse(s []int) {
    for i, j := 0, len(s)-1; i < j; i, j = i+1, j-1 {
        s[i], s[j] = s[j], s[i]
    }
}

這里我們反轉數組的應用:

a := [...]int{0, 1, 2, 3, 4, 5}
reverse(a[:])
fmt.Println(a) // "[5 4 3 2 1 0]"

一種將slice元素循環向左鏇轉n個元素的方法是三次調用reverse反轉函數,第一次是反轉開頭的n個元素,然後是反轉剩下的元素,最後是反轉整個slice的元素。(如果是向右循環鏇轉,則將第三個函數調用移到第一個調用位置就可以了。)

s := []int{0, 1, 2, 3, 4, 5}
// Rotate s left by two positions.
reverse(s[:2])
reverse(s[2:])
reverse(s)
fmt.Println(s) // "[2 3 4 5 0 1]"

要註意的是slice類型的變量s和數組類型的變量a的初始化語法的差異。slice和數組的字面值語法很類似,它們都是用花括弧包含一繫列的初始化元素,但是對於slice併沒有指明序列的長度。這會隱式地創建一個合適大小的數組,然後slice的指針指向底層的數組。就像數組字面值一樣,slice的字面值也可以按順序指定初始化值序列,或者是通過索引和元素值指定,或者的兩種風格的混合語法初始化。

和數組不同的是,slice之間不能比較,因此我們不能使用==操作符來判斷兩個slice是否含有全部相等元素。不過標準庫提供了高度優化的bytes.Equal函數來判斷兩個字節型slice是否相等([]byte),但是對於其他類型的slice,我們必鬚自己展開每個元素進行比較:

func equal(x, y []string) bool {
    if len(x) != len(y) {
        return false
    }
    for i := range x {
        if x[i] != y[i]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上面關於兩個slice的深度相等測試,運行的時間併不比支持==操作的數組或字符串更多,但是爲何slice不直接支持比較運算符呢?這方面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一個slice的元素是間接引用的,一個slice甚至可以包含自身。雖然有很多辦法處理這種情形,但是沒有一個是簡單有效的。

第二個原因,因爲slice的元素是間接引用的,一個固定值的slice在不同的時間可能包含不同的元素,因爲底層數組的元素可能會被脩改。併且Go語言中map等哈希表之類的數據結構的key隻做簡單的淺拷貝,它要求在整個聲明週期中相等的key必鬚對相同的元素。對於像指針或chan之類的引用類型,==相等測試可以判斷兩個是否是引用相同的對象。一個針對slice的淺相等測試的==操作符可能是有一定用處的,也能臨時解決map類型的key問題,但是slice和數組不同的相等測試行爲會讓人睏惑。因此,安全的做飯是直接禁止slice之間的比較操作。

slice唯一合法的比較操作是和nil比較,例如:

if summer == nil { /* ... */ }

一個零值的slice等於nil。一個nil值的slice併沒有底層數組。一個nil值的slice的長度和容量都是0,但是也有非nil值的slice的長度和容量也是0的,例如[]int{}或make([]int, 3)[3:]。與任意類型的nil值一樣,我們可以用[]int(nil)類型轉換表達式來生成一個對應類型slice的nil值。

var s []int    // len(s) == 0, s == nil
s = nil        // len(s) == 0, s == nil
s = []int(nil) // len(s) == 0, s == nil
s = []int{}    // len(s) == 0, s != nil

如果你需要測試一個slice是否是空的,使用len(s) == 0來判斷,而不應該用s == nil來判斷。除了和nil相等比較外,一個nil值的slice的行爲和其它任意0産長度的slice一樣;例如reverse(nil)也是安全的。除了文檔已經明確説明的地方,所有的Go語言函數應該以相同的方式對待nil值的slice和0長度的slice。

內置的make函數創建一個指定元素類型、長度和容量的slice。容量部分可以省略,在這種情況下,容量將等於長度。

make([]T, len)
make([]T, len, cap) // same as make([]T, cap)[:len]

在底層,make創建了一個匿名的數組變量,然後返迴一個slice;隻有通過返迴的slice才能引用底層匿名的數組變量。在第一種語句中,slice是整個數組的view。在第二個語句中,slice隻引用了底層數組的前len個元素,但是容量將包含整個的數組。額外的元素是留給未來的增長用的。

4.2.1. append函數

內置的append函數用於向slice追加元素:

var runes []rune
for _, r := range "Hello, 世界" {
    runes = append(runes, r)
}
fmt.Printf("%q\n", runes) // "['H' 'e' 'l' 'l' 'o' ',' ' ' '世' '界']"

在循環中使用append函數構建一個由九個rune字符構成的slice,當然對應這個特殊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Go語言內置的[]rune("Hello, 世界")轉換操作完成。

append函數對於理解slice底層是如何工作的非常重要,所以讓我們仔細査看究竟是發生了什麽。下面是第一個版本的appendInt函數,專門用於處理[]int類型的slice:

gopl.io/ch4/append

func appendInt(x []int, y int) []int {
    var z []int
    zlen := len(x) + 1
    if zlen <= cap(x) {
        // There is room to grow.  Extend the slice.
        z = x[:zlen]
    } else {
        // There is insufficient space.  Allocate a new array.
        // Grow by doubling, for amortized linear complexity.
        zcap := zlen
        if zcap < 2*len(x) {
            zcap = 2 * len(x)
        }
        z = make([]int, zlen, zcap)
        copy(z, x) // a built-in function; see text
    }
    z[len(x)] = y
    return z
}

每次調用appendInt函數,必鬚先檢測slice底層數組是否有足夠的容量來保存新添加的元素。如果有足夠空間的話,直接擴展slice(依然在原有的底層數組之上),將新添加的y元素複製到新擴展的空間,併返迴slice。因此,輸入的x和輸出的z共享相同的底層數組。

如果沒有足夠的增長空間的話,appendInt函數則會先分配一個足夠大的slice用於保存新的結果,先將輸入的x複製到新的空間,然後添加y元素。結果z和輸入的x引用的將是不同的底層數組。

雖然通過循環複製元素更直接,不過內置的copy函數可以方便地將一個slice複製另一個相同類型的slice。copy函數的第一個參數是要複製的目標slice,第二個參數是源slice,目標和源的位置順序和dst = src賦值語句是一致的。兩個slice可以共享同一個底層數組,甚至有重疊也沒有問題。copy函數將返迴成功複製的元素的個數(我們這里沒有用到),等於兩個slice中較小的長度,所以我們不用擔心覆蓋會超出目標slice的范圍。

爲了提高內存使用效率,新分配的數組一般略大於保存x和y所需要的最低大小。通過在每次擴展數組時直接將長度翻倍從而避免了多次內存分配,也確保了添加單個元素操的平均時間是一個常數時間。這個程序演示了效果:

func main() {
    var x, y []int
    for i := 0; i < 10; i++ {
        y = appendInt(x, i)
        fmt.Printf("%d cap=%d\t%v\n", i, cap(y), y)
        x = y
    }
}

每一次容量的變化都會導致重新分配內存和copy操作:

0  cap=1    [0]
1  cap=2    [0 1]
2  cap=4    [0 1 2]
3  cap=4    [0 1 2 3]
4  cap=8    [0 1 2 3 4]
5  cap=8    [0 1 2 3 4 5]
6  cap=8    [0 1 2 3 4 5 6]
7  cap=8    [0 1 2 3 4 5 6 7]
8  cap=16   [0 1 2 3 4 5 6 7 8]
9  cap=16   [0 1 2 3 4 5 6 7 8 9]

讓我們仔細査看i=3次的迭代。當時x包含了[0 1 2]三個元素,但是容量是4,因此可以簡單將新的元素添加到末尾,不需要新的內存分配。然後新的y的長度和容量都是4,併且和x引用着相同的底層數組,如圖4.2所示。

在下一次迭代時i=4,現在沒有新的空餘的空間了,因此appendInt函數分配一個容量爲8的底層數組,將x的4個元素[0 1 2 3]複製到新空間的開頭,然後添加新的元素i,新元素的值是4。新的y的長度是5,容量是8;後面有3個空閒的位置,三次迭代都不需要分配新的空間。當前迭代中,y和x是對應不同底層數組的view。這次操作如圖4.3所示。

內置的append函數可能使用比appendInt更複雜的內存擴展策略。因此,通常我們併不知道append調用是否導致了內存的重新分配,因此我們也不能確認新的slice和原始的slice是否引用的是相同的底層數組空間。同樣,我們不能確認在原先的slice上的操作是否會影響到新的slice。因此,通常是將append返迴的結果直接賦值給輸入的slice變量:

runes = append(runes, r)

更新slice變量不僅對調用append函數是必要的,實際上對應任何可能導致長度、容量或底層數組變化的操作都是必要的。要正確地使用slice,需要記住盡管底層數組的元素是間接訪問的,但是slice對應結構體本身的指針、長度和容量部分是直接訪問的。要更新這些信息需要像上面例子那樣一個顯式的賦值操作。從這個角度看,slice併不是一個純粹的引用類型,它實際上是一個類似下面結構體的聚合類型:

type IntSlice struct {
    ptr      *int
    len, cap int
}

我們的appendInt函數每次隻能向slice追加一個元素,但是內置的append函數則可以追加多個元素,甚至追加一個slice。

var x []int
x = append(x, 1)
x = append(x, 2, 3)
x = append(x, 4, 5, 6)
x = append(x, x...) // append the slice x
fmt.Println(x)      //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通過下面的小脩改,我們可以可以達到append函數類似的功能。其中在appendInt函數參數中的最後的“...”省略號表示接收變長的參數爲slice。我們將在5.7節詳細解釋這個特性。

func appendInt(x []int, y ...int) []int {
    var z []int
    zlen := len(x) + len(y)
    // ...expand z to at least zlen...
    copy(z[len(x):], y)
    return z
}

爲了避免重複,和前面相同的代碼併沒有顯示。

4.2.2. Slice內存技巧

讓我們看看更多的例子,比如鏇轉slice、反轉slice或在slice原有內存空間脩改元素。給定一個字符串列表,下面的nonempty函數將在原有slice內存空間之上返迴不包含空字符串的列表:

gopl.io/ch4/nonempty

// Nonempty is an example of an in-place slice algorithm.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nonempty returns a slice holding only the non-empty strings.
// The underlying array is modified during the call.
func nonempty(strings []string) []string {
    i := 0
    for _, s := range strings {
        if s != "" {
            strings[i] = s
            i++
        }
    }
    return strings[:i]
}

比較微妙的地方是,輸入的slice和輸出的slice共享一個底層數組。這可以避免分配另一個數組,不過原來的數據將可能會被覆蓋,正如下面兩個打印語句看到的那樣:

data := []string{"one", "", "three"}
fmt.Printf("%q\n", nonempty(data)) // `["one" "three"]`
fmt.Printf("%q\n", data)           // `["one" "three" "three"]`

因此我們通常會這樣使用nonempty函數:data = nonempty(data)

nonempty函數也可以使用append函數實現:

func nonempty2(strings []string) []string {
    out := strings[:0] // zero-length slice of original
    for _, s := range strings {
        if s != "" {
            out = append(out, s)
        }
    }
    return out
}

無論如何實現,以這種方式重用一個slice一般都要求最多爲每個輸入值産生一個輸出值,事實上很多這類算法都是用來過濾或合併序列中相鄰的元素。這種slice用法是比較複雜的技巧,雖然使用到了slice的一些技巧,但是對於某些場合是比較清晰和有效的。

一個slice可以用來模擬一個stack。最初給定的空slice對應一個空的stack,然後可以使用append函數將新的值壓入stack:

stack = append(stack, v) // push v

stack的頂部位置對應slice的最後一個元素:

top := stack[len(stack)-1] // top of stack

通過收縮stack可以彈出棧頂的元素

stack = stack[:len(stack)-1] // pop

要刪除slice中間的某個元素併保存原有的元素順序,可以通過內置的copy函數將後面的子slice向前依次移動一位完成:

func remove(slice []int, i int) []int {
    copy(slice[i:], slice[i+1:])
    return slice[:len(slice)-1]
}

func main() {
    s := []int{5, 6, 7, 8, 9}
    fmt.Println(remove(s, 2)) // "[5 6 8 9]"
}

如果刪除元素後不用保持原來順序的話,我們可以簡單的用最後一個元素覆蓋被刪除的元素:

func remove(slice []int, i int) []int {
    slice[i] = slice[len(slice)-1]
    return slice[:len(slice)-1]
}

func main() {
    s := []int{5, 6, 7, 8, 9}
    fmt.Println(remove(s, 2)) // "[5 6 9 8]
}

練習 4.3: 重寫reverse函數,使用數組指針代替slice。

練習 4.4: 編寫一個rotate函數,通過一次循環完成鏇轉。

練習 4.5: 寫一個函數在原地完成消除[]string中相鄰重複的字符串的操作。

練習 4.6: 編寫一個函數,原地將一個UTF-8編碼的[]byte類型的slice中相鄰的空格(參考unicode.IsSpace)替換成一個空格返迴

練習 4.7: 脩改reverse函數用於原地反轉UTF-8編碼的[]byte。是否可以不用分配額外的內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