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生物工程专业) 研究生就业前景如何?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261705


康力

谢谢邀请~

看到了几天了,今天看paper实在看不动了,过来答题。

本人国内phd在读,关于就业问题可能见的不多,权当给出自己的想法吧。

首先,题主应该才大一,并不是特别了解生物学的就业前景,甚至也并不清楚想要靠“生物这门学科的技术”生存下去的时间成本。

形象一点说,生物专业本科毕业生,无论多优秀,都很难在科研机构获得一席之地(请不要用华大的那位来反驳我,欢迎你辍学模仿)。那国内生物专业本科毕业可以做什么呢?基本做的都是和生物打擦边球的其他工作,比如医药代表、生物试剂销售,或者干脆生物公司里面做实验。待遇来说,做实验的砖工基本上没有什么油水,就是民工;医药代表还好些,基本上时基本工资+奖金,但这事儿看交际能力,而且基本上和生物没什么关系了。那么,研究生会好一些吗?本科或者研究生在国外会好一些吗?对不起,我觉着没有十年的正规科研培养,以后很难做出好的科学研究。

那么,有人说了,如果我都到phd,甚至postdoc呢?现在国家有要求,如果没有几年的海外留学经历,连千人计划都不要你!不进千人就没有funding,没有funding就没有经费,没有经费怎么做实验?!没有金坷垃怎么种庄稼?!(雾 那么出国读了phd和postdoc就好了?现状是大学的青年教师供大于求,待遇不多说了,北大青椒们分房都能闹到bbs上,感受下吧。前些年土博们出国读了博后回来还能拿tenure,现在能拿到offer就不错了。

然后,又有人说了,我毕业以后工作呢?去哪找工作呢?如果只有做实验这一项技能,那么出路无非是生命科技公司,无非是去哪家干一行了。可能生物信息学还好一些,毕竟偏向码农了,其他方向普遍一般。当然,不光要考虑历史的进程,这也要考虑个人的奋斗的。但为什么不换一行奋斗呢?

最后,那就是创业咯。个人认为哦,现在生物创业还是比较好的,前提是你真有技术!在资本家们看透了“互联网、大数据”的真相之后,钱给的也少了,反而“基因”,“医药”变的火了。不过创业的还是少数,没有那个本事就不要作死。

这样看来,生物就业真的不怎么样咯?

我觉的还是有一些出路的,如果只是为了挣钱,转行做生信当码农,以后去阿里什么的也不错;或者像我舍友一样,转行去做生物器械,以后就是工科的了。要么就把一项能转化成产业的生物技术学好,掌握核心科技,以后创业去。

最后的最后,我给出我宿舍7个人的毕业去向,你们感受一下:

1. 大一就转行土木;

2. 宅男,毕业去了日企;

3. 医药销售;

4. 转行学生物器械;

5. 考研继续生物;

6. 转行码农做网页;

7. 读博去了交叉学科。


匿名用户

只要你考虑就业,就别考虑生物。生物类的就业前景非常差。

本人美国PhD在读。

首先,科研,生物类确实是非常有前景的,有很多领域正在取得巨大的突破,所以很多人涌入了各个生物相关的领域去掘金,包括物理、计算机、数学、化学等领域的研究者都在往生物的方向挤,生物本领域的人也越来越多。Nature、Science的文章有60%以上来自生物类,生物类的科研文章超过了其他绝大多数学科。(科研产业的巨大投入是高风险高回报的,科研是国家和社会花费巨资的赌博,大多数都赔了没什么用,少数的赚了,而且是收益巨大,推动世界前进的)

然后,继续说科研的事。“掘金”。突破确实很多,但是需要能力和运气,生物领域的机会多,研究者也多,只有少数人能抓住机会。其实,科研岗位也不是那么难拿到,以亚利桑那大学进化专业为例,PhD本领域就业率大概是40%,也就是有四成的PhD当了教授做研究之类的(六成杂七杂八的了)。如果你是个天才,如果能在PhD期间取得一些里程碑式的科研突破,拿到一个教职还是问题不大的。

毕竟天才是少数的,如果不做科研,不做PI,能做什么呢?就业?

生态学、环境之类的,就别考虑就业了,没人要。多数都转行就业了,当个小白领啥的。

生化、分子、发育等,可以转行到医学相关的领域,也可以到公司进行科研工作,但是岗位非常有限。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统计、发酵学、食品安全等等,应该说,这些不算是生物之下的,他们算是自己单独存在的工科,这些学科就业前景良好。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食品学院的学生就业是完全不用发愁的,甚至被提前签约的。


梅菜

因为工作关系,接触到找工作的生物研究生比较多,说说他们的毕业去向以及职业发展,供参考:

1. 事业单位**毕业去向:某些涉及生物行业的事业单位,或考试或面试或其他途径进入。职业发展:安稳,待遇一般(广东这边5k上下)。没什么压力,也没什么动力。无非是写写项目报告以及政府项目。运气好的,可以接触到行业前沿,继续和生物产业打交道;运气差的,在远离生物的路上越走越偏。这种工作,一旦干上了,想在转回生物就很难了。干个一两年转行、转单位选择空间也很小。除非是认定事业单位,可以坚持干三五年,还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去到企业协会或其他政府机构)。个人感觉:**不适合刚毕业的年轻人,因为一开始就选择放弃专业技能,再想转回来相当困难,未来在找工作时肯定选择空间很小。当然,如果家就是本地,希望有稳定的生活,那就另当别论。

2. 学校(主要是高中)**毕业去向:211学校的学生出来只能去到三、四线城市比较好的学校高中老师,或是一二线城市最差的高中(前提是你还必须有教师证)。职业发展:安稳,待遇一般(广东这边6k上下)。不过因为和行业发展及前沿技术脱节,未来转行机会较小,大多也就努力从三、四线跳到一、二线,或从一般的学校跳到好学校。个人感觉:**教师肯定是社会必不可少的岗位,但有时候想想,读研究生三年,接触了各类前沿技术和项目,出来还是教那些高中知识,与行业发展严重脱节,还是挺悲哀的。(当然,个人选择不同,的确有些地方没有那么多适合的岗位提供给生物毕业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3. 企业企业这个范围比较大,这个就不按上述方式描述了,按照职业类型来说吧。A. 研发人员:大多数毕业生的选择,当然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产业对研发人员的需求最大,又有很多人不愿意一开始就做销售。待遇一般(广东这边4-6k),还极有可能晚点下班,周末加班(哪怕是地震了,细胞也得换液。狂风暴雨,也不能饿着小白鼠!)。研发人员比较可悲的是,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所以在择薪上受限。哪怕实验做得再好又如何,当向老板提及加工资的时候,他大可找应届生替代你。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海龟,个个都知晓技术会做实验。不过,研发转销售还是比较容易的,毕业生一开始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先就业再择业,倒也可以。

B. 销售:不管风吹日晒都要送货跑客户,长得漂亮点还有可能晚上被叫去办公室送试剂。另外,研发转销售容易,销售转研发难。这也是为什么哪怕薪水高(广东这边4-12k),还是有人选择时比较慎重。不过,做了几年的销售和做了几年的研发比起来,还是销售更有优势,毕竟销售有的是客户资源,裁掉了销售,就等于给对手筑墙,一正一反,损失两倍啊。

C. 技术支持:本来我个人以为技术支持主要是上岗前一系列培训,背各种产品信息和处理操作。工作了,主要进行复述以及查阅模板对客户进行指导。后来经过PG12138的提醒,我才意识到我了解的太片面。根据他的介绍,技术支持分为售前技术支持和售后技术支持,对技术要求虽然没有研发那么专业,但至少转岗为产品经理或销售市场都是可以。其中,售前着重沟通技巧,售后更精通技术。因为售前既懂技术、也懂产品和市场,很容易转为产品经理。而售后因为技术实力较强,可以转为研发,或是售前/产品经理。对一个公司而言,售前更重要一些,因为东西卖不出去,谈不上售后。大的公司会将售前售后分的比较清楚,而小公司可能会都有所涉猎。薪资一般(广东这边4-6k)。

D. 生物信息:目前基因检测行业的初创公司超级多(3-4百家),到处都在抢生物信息的人才。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愿意花代价去培养,很多创业公司都还是希望直接上手,马上产生利益,所以虽然生物信息缺口大,但并不代表生物信息的毕业生就有多么好的出路。情况有以下几种:a. 有些运气好的,可能几个选一个,能进入到华大培养,不过待遇就只能呵呵(4-6k)。真搞不懂华大为什么招生物专业还有计算机专业做同样的事情,给的薪资就差那么多,仅仅是因为生物专业的人多嘛!不公平!!b. 有些可能去到初创企业,待遇会稍微高点(5-7k),但得承担企业几年之后就木有了的风险(毕竟现在企业这么多,大部分做的基本相同,都是科服,指不定哪天就在激烈竞争中倒闭了)c. 还有些也是去到初创企业,但慧眼识珠,可能去到是5年前诺禾致源那样的企业(5年前,基本没有人能想到,几个人的团队可以迅速扩张到上千人)。未来发展不言而喻。

可替代性比较:研发人员>技术支持>销售人员>生物信息企业需求:生物信息≈销售人员>研发人员>技术支持薪资待遇:销售人员>生物信息>研发人员≈技术支持

4. 医院**毕业去向:医院评三甲什么需要算分,加分可以是通过建实验室也可以是通过发文章,当然是通过发文章更容易!于是就有了聘用生物专业研究生申请课题以及做课题的需求。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查阅并学习大量文献、设计实验、申请课题、购置仪器、建设实验室、实验室日常管理、做实验课、写文章等等。职业发展:在医院的福利相较较好(5-7k),如果是有编制的,可能待遇和医生相当,另外发文章还可以有奖励(据说是1分1w),课题申请成功也同样有奖励(具体不知道)。稳定性高,待遇较好,缺点就是还是得看文献做实验,但有工资对比,已经比生物企业的研发好多了。个人感觉:**看了上述几个毕业去向,貌似这个是稍微差强人意的了。当然,医院也不是那么好进的,如果认定了这个方向,最好在研究生期间能在医院联合培养,毕业留在那的机会就比较大。

5. 金融机构**毕业去向:这个看起来比较高端,当然要求的学历也是摆在那。要么是本科生物,研究生金融。要么是生物一条路走到头,博士学历。从业方向主要是做行业研究员,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分析上市公司基本面、发展前景、行业现状,参加各种投资会议、行业峰会、公司路演,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撰写研究报告。职业发展:行业分析师,然后成为金牌分析师,创业做风投等等。可以洞察行业发展全局,还知晓各种财务分析知识。收入很高(10k-30k),当然压力也很大。个人感觉:**看个人选择吧,如果不是求安稳,这也不失为生物专业转行的一条路。如果你问你已经高不成低不就读了生物硕士,打死不读博,也想转怎么办?我只能建议说,如果你研究生学校不是985/211,最好考个CPA/CFA(真的很难,但是为了转行这条路必须走)。但如果你本硕都是985,大胆投简历试试吧。

码字码的好累,还有一些毕业去向先不打了。看到50个赞才继续~

作为行业的咨询顾问,对各岗位略有了解。整理不全,或有疏漏或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指出。

一朝入错行,天天啃狗粮。就酱。

—————————————————————————

2016.4.13****第一次更新

3.**企业**E. 市场专员**毕业去向:**部分刚毕业的学生,可能不喜欢做技术研发,也不倾向于做销售跑客户,可以尝试市场专员这个岗位。要求有专业背景,同时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库。会对公司产品有比较全面深刻的把握,经常进行会议组织、产品讲解、培训、演示等(策划能力和PPT制作能力都是应聘该岗位的加分项)。

个人感觉:市场专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与行业专家、大咖建立关系(因为有时需要请专家来开讲座之类),而不涉及到具体与哪个客户对接(这是销售的工作)。大家不要觉得有专家资源就很6666,其实销售干几年,积累了客户资源就有机会出来单干。而市场专员所积累的关系却很难变现。在这个层面及可替代性方面,市场专员还是不及销售。

F. 产品专员**毕业去向:**有些公司产品专员和市场专员都是在一个部门,市场部。但其实两者还是有点区别的,产品经理是负责某个具体产品的整个生命线,包括市场调研、研发、设计、定位、推广、销售等等。虽然不具体参与研发/推广/销售过程,但类似一个战略指挥部一样,在各个公司多个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反馈,目的只有一个——使产品成型,并赢得市场。要求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而市场专员只是在产品生命周期某个环节出现,对公司一系列产品进行推广,不针对单一产品。

个人感觉: 岗位进程中需要考虑很多东西,既要有远见,还要考虑每一个想法的落地及完成情况。比较有挑战性。而且因为需要去了解客户需求,可能会经常出差。如果想要做产品经理,最好选择较好的公司和平台。因为产品经理职位的提升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紧密相关的。虽然也有公司选择空降高level的产品经理,但前提一定是有外企或大平台产品经理的工作经验。

6. 自由职业

这个是在和一位MM聊天时了解到的。她说到时候生物做不下去了就回家摆地摊。哈哈,话说我们生物专业看来前景也不错嘛,各行各业都有兄弟姐妹(¬_¬)ノ。

正好最近在看一本很棒的书《师父 那些我在课堂外学会的本事》,是以前台湾商学院的老师强烈推荐。没有深奥的商业理论,但却把创业过程中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说的很具体详尽。非常棒的一本书!

这里引用书中部分内容,对于想要创业的朋友提供参考。“我是用三个标准来评估我的新事业,同样也适用于80%首次创业的人:1. 选择市场上已有的生意概念,而非新概念。因为每个人都能了解,所以不需要去教育市场。教育市场需要很高昂的成本。而对于一个初创者而言,本身承担的风险就已经很大了;2. 选择一个古旧的产业,产业中大多数公司与客户已脱节。或许是客户的需求已经改变,但创业者还没注意到;也或许是现有从业者的科技不够先进。不管怎么说,变化已经出现,而产业还没跟上。

3. 拥有利基。一方面,与现有的老公司有所区别,提供客户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选择利基,降低直接成本,确保新公司的资本可以撑得够久,事业做的起来。”

文章发出来后,收到好多在校考研童鞋的咨询信息,以及业内朋友的吐槽。在这里说明一下:

1. 想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感兴趣做什么。什么安稳、高薪、离家近,这些都是次要问题。很多人觉得生物信息就业前景不错,想转去做这块。但是在下决定前是否又有思考过自己适不适合做码农,喜不喜欢码代码?

又有人觉得行研待遇高,但你有了解过做行研的压力么?(我一学生物制药的朋友刚转行做行研,一天看8家上市公司,给出投资建议。若一不小心推荐了只垃圾股,很可能一天就损失成百上千万,老板当天喊人滚蛋!在这样的重压下,他直接暴瘦十几斤,想出金融圈却又没法再转去做技术,只能期待牛市快快到来。)而且金融圈不像生物圈那么和谐,你和别人不在一个level上,人家根本不care你。别说什么请教大咖,就连同单位的人都很少会教你。当然,要你如果足够优秀,进了公募/券商,这种情况会好些。公募压力稍微小些。而券商主要是有人带。万一进了比较烂的私募,就只能呵呵了。

2. 所有人的意见都只能作为参考,路还是需要自己选。有人说“30岁以前就瞎折腾吧,把想尝试的职位都试一下。只有试过了,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虽然我对这句话持保留意见(因为在就业市场上,这种跳槽太频繁的人,一定不是企业首选。),但还是认可他这种尝试的精神。我能做的,只是把各个职位的优缺点写出来,让大家不至于因为信息不对称而走弯路。但一定不会确切的说,你适合做什么,你应该做什么。没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情况是真正了解的,在不了解的时候瞎建议纯粹nonsense。(很鄙视一些人动不动就和没认识多久的人说你这样选择不对,将来会吃亏。总是做没计划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想清楚。拜托,我自己早就计划好了,不和你说而已。你凭什么教育我,甚至还帮我做决定。)想清楚后就大胆的去尝试吧。

哪怕一条路走到头,前面已然悬崖峭壁,跳下去,就又是一片海。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