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juan,我
(提问)匿名用户 : 亲爱的juan,我深深的被你广博的阅读量和 信手拈来的旁征博引所折服。更令人感慨的是即使是在写婚 恋这种容易一地鸡毛的话题,你依然给的出人文底蕴深厚的 回答。其实我的阅读量不算低,但真正到写文章要往外倒的 时候却经常感受到贫乏的痛苦,感觉看完的书在脑中都了无 痕,无法像您一样从容的引用。所以想问您是如何将阅读的 书目中的东西为自己所用呢?是靠摘抄还是有其他解构的方 法呢?
2018-05-27
回答:还是要提高阅读量,以及增加阅读的频次。如果只读 一次,很容易就会忘记了。但是在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心境 下读同一本书,就会有不同的感悟,并且结合自己当下的所 思,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比如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我在 过去十几年,不同的书籍里都读到过他的不同故事,有很多 故事可以反复对应,或者有不同的角度,在一次次“印染”中 就会印象深刻。 在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是很难马上记住并且 为己所用的。 当你看到我引用某一个故事,某一段话,会很 自然地以为我是看到过一次就记得,其实不然,很多时候, 我都是很多次看到、在不同书籍、不同场景、不同心境下读 到同一句话、同一个故事。 台下十年功的规律在写作和情感 领域都是一样的。(101赞)
评论区:
solo_me : 这种不涉及隐私的问题也要匿名提问......
土土 : 输出倒逼输入,看完书写书评读后感,慢慢思路框架就会有了
Kuang : 多年潜移默化的结果,求快肯定实现不了。 所以童子功是非常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