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一次外包经历的经
第一次外包经历的经验教训
从2017-2-14至2017-3-15正式带完一个小项目。虽未失败,但 历经坎坷。我分别从项目启动前、启动会议、项目执行期来 谈谈这一次小项目带给我怎样的经验与教训。 项目启动前,无疑是谈需求。谈完需求,就该大致评估一下 工期。
第一个失误:当时我们评估的工期至少要到4月10日。但是由 于客户要得急,这也是第一个项目,所以就从了客户。这也 为我们累死累活埋下了伏笔。 教训:项目并不是非接不可,明知没办法完成的,时间太紧 的,可以不接,天下项目那么多,何苦执着一单,砸了自己 口碑!既然决定接下这单,那就开始写需求分析,我们的需 求分析采用敏捷开发中的backlog。
第二个失误:由于我底气不足,盲从技术人员的建议,将 backlog一改再改,最后backlog被改得面目全非。需求文档面 目全非的后果就是,技术人员不知道写完这个需求,下一个 需求是什么,需要天天问项目经理,然后项目经理就超级超 级忙,忙得焦头烂额,技术人员离不开项目经理,这不是一 件好事。 教训:一个项目只能有一个backlog,backlog就应该采用纯业务 语言,讲清楚一个操作的入口、出口。是否会产生弹窗属于 交互语言,不应该出现在backlog中;文字颜色大小等属于UI 语言,不应该出现在backlog中。backlog(需求分析文档)仅 仅只写业务语言,让大家都能看得懂。
第三个失误:客户是传统行业的,对IT行业完全不懂,只以
为第一次跟我们说他想要什么东西后,以后花了钱就不用管 事了,包括我们后面要把需求理细,客户都很不耐烦,觉得 这点“小事”怎么都要问他。客户每次派过来沟通需求的人不 同,所以往往要问一个可能他也不知道需求是什么的人,来 告诉我需求。 教训:开始时,就要告诉客户,需要有一个专门对接需求的 人,他要超级清楚需求,就算遇到疑问不能当即排版,至少 不能让我们技术方来告诉他,之前XXX提的是这个需求。
第四个失误与教训:域名、开通微信公众号、购买短信等需 要提前告知客户他们需要准备哪些资料。这样才会让客户更 好地配合我们完成整个项目。
项目启动会议。 项目启动会议主要就是分工,可以暂时只分出第一个演示周 期的人员和工时的分工。
第一个失误:我们这次项目启动会议,就分了谁写前端谁写 后端,然后了事,关于使用什么技术框架,没有提及,等我 反应过来时已是一星期后的事了,一个如此紧迫的项目,他 们使用的是以前没接触过的新技术框架,此时已经不能再改 技术框架了。 教训:一个全新的项目时,搭建框架、选用技术都应经过所 有技术人员的评估,不建议在外包项目中使用自己不熟悉的 技术框架。
项目执行过程。 项目执行期间,项目经理主要工作就是跟进。 第一个失误:跟进得很马虎,每天早会过前一天任务的完成 情况时,技术人员说已完成,我就标注已完成,从来没有自 己去检查。项目快上线时才发现,那些已完成的其实只是开 始做了,完成了一部分而已,所以导致最后项目快要交付
时,连续3天加班打2点多;最后交付时,也是bug多多。 教训:每个人都会报喜不报忧,技术人员也是一样,只要没 有完成100%的,只要功能没走通的,就应视为未完成。既为 了项目进度的管控,也为了项目质量。
第二个失误:没有绘制燃尽图,导致项目是否有延期风险, 掌控得不及时,所以项目进展半个月后,原本2个人完成的项 目,临时又抓了一个“壮丁”。虽然新进来的技术人员很快上 手,但是增加了项目成本。 教训:燃尽图是个好东西,一眼就能看出项目是否存在延期 风险,可以及时处理风险。
第三个失误:没有及时通知客户尽快准备培训等事宜,虽然 我们按时交付,但客户真正投入市场使用已经是4月份了。 教训:虽然有客户本身不在乎的成分在,但我们应该事先通 知客户的;我们应该帮助客户达成既定的目标。
第四个失误:按PMP来讲项目管理75%以上时间在沟通上, 但是我们实际执行中,与客户沟通非常少,可能还不到 20%,只有在问题出现了,我们才与客户沟通,但那时已经 引起客户不满了。 教训:我们应该每当每个演示周期,就向客户汇报我们进展 到哪一步了,哪怕有风险,也应该在过程中就让客户心理有 个底,不要等到临近交付时,才让客户知道有风险。平时的 沟通,可以促进我们与客户的联系,减少客户与技术的对 立。 如果在项目前期、会议、执行期都进展顺利,交付应该是不 成问题的。
评论区:
1 : 这坑历历在目啊,只是有些没跳
2 : 多谢分享
3 : 我也经历过...
4 : 一样一样的经历
5 :
6 : 目前即将担当甲方客户的角色,准备重点考察乙方承包问题
7 : 总结得不错,谢谢分享!
8 : 多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