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不但要锁死目标,更要锁对目标
概念:目标管理
1954年,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简称为MBO)。
他说,“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也就是说,你先想清楚没有,你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才是“绩效管理”,怎么通过KPI,把目标翻译成指标,或者OKR,把目标翻译成小目标,去实现它。
你可以把“目标管理”,看成是“绩效管理”的一部分,也可以认为目标管理,先于绩效管理。如果说,我们需要一把同心锁,把员工和企业牢牢锁在一起,目标管理,是确保我们锁对了目标,绩效管理,就是确保我们锁死了目标。
案例
18世纪末期,英国政府决定把罪犯发配到澳洲去,于是实行以上船的犯人数支付费用的方式,雇佣私人船主运送犯人。
很快,政府发现:犯人的死亡率达12%,最严重的高达37%。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派监督、派医生、规定犯人生活标准,对船主进行教育,都无法解决死亡率的问题。
最后,英国政府决定,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问题立刻迎刃而解。英国政府不是没有锁死目标,而是没有锁对目标。
运用:学会先锁对目标
当天外伺郎哀叹因为万恶的绩效管理,索尼砍掉了不创造短期收益的“机器人实验室”的同时,在同样严厉的绩效管理之下,华为成立了专门研究黑科技的“2012实验室”,并诞生了一开始无用,但后来帮助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获得巨大竞争优势的麒麟芯片。
同样属于科技行业的华为说:这个世界没有不懂绩效管理的成功者。华为不但用绩效管理锁死了目标,还用目标管理锁对了目标。
在绩效文化的发源地美国,微软在全球拥有每天不知道在干什么的四大研究院,谷歌给员工20%的自由时间,而贝尔实验室更是几十年前就享誉全球。这些都是天外伺郎说的“短期内难见效益的工作”,但却在绩效管理下,生根发芽。
所以,作为管理者,在用“绩效管理”锁死目标之前,第一重要的事情是,想想自己锁对了目标没有。你的目标是短期的业绩指标,还是长期的盈利能力。换句话说,你到底想要钱,还是用钱换未来能赚钱。
毁掉索尼的,可能不是绩效管理,而是把员工锁死在错误目标上的管理层。
小结:认识目标管理
所谓目标管理,就是把企业的使命和任务,转化为经营目标,然后再用KPI、OKR等绩效管理工具,分解、执行、考核。
企业与员工之间需要一把同心锁,目标管理,就是锁对目标;绩效管理,就是锁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