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用商业的理念做公益的事业
问题:你会怎么做呢?
假如,你看到一段电视片,山区的孩子们张着渴望学习的大眼睛,却找不到一本可读的书。你的心灵深受震撼,决定做点什么。可是做什么呢?
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是到地铁口摆个摊,号召大家一起捐书。辛苦一个周末,收到了上百本书,非常高兴地寄给了孩子们。
一位商业人士说,精神可嘉,但效率太差。他找到一家服装连锁店的老板,说明了自己的计划,并打动了他,然后在全国上万家连锁店门口,贴上明显标志,变成固定捐书点。大家慢慢养成习惯,有书,就拿去这家店。
用第6期讲的“流量之河”的逻辑去理解,有书可捐的目标人群,是捐书这件事的“流量”来源。在地铁口碰两天运气,获得的流量,并不多,而且有很大的偶发性。把上万家连锁店变成固定捐书点,放大了地域,放宽了时间,涓涓细流,汇成“流量”大河。效率明显提升。
另一位商业人士说,精神可嘉,但效率太差。根据我们在第12周,56、57、58三期讲的“销售=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 的逻辑,第二种方式虽然获得了更多的流量,但这些路人有书可捐的概率很小。转化率不高。
他找到一家图书馆。很多图书馆,每年都要购入大量图书,也会处理大量图书。馆长说,太好了,我们每年要处理掉几千本图书,你都拖走吧。而且,在第一、第二种方式中,路人捐的书,通常会是一直没舍得扔的课本和四大名著。山区小学现在充斥了各种版本的四大名著。但图书馆处理的书,就什么都有,非常多元。
商业不是目的,商业是手段,用商业手段,高效地帮助更多人。
运用:用商业的手段,做高效的公益
2003年,我开始参与很多公益事业。有那么多人需要被帮助,而同时我身边,有那么多人愿意帮助别人。大家只不过找不到彼此。你应该立刻就想起,我们在第11期讲的“信息对称”的逻辑了。是的,匹配需要被帮助的人,和能帮助别人的人,消灭这种不对称,正好是互联网的强项。
2005年,我和朋友们共同创立了公益网站“捐献时间”,像淘宝一样匹配志愿者的需求和供给。这个网站成立一年后,超过4000人注册成为志愿者,其中有564名志愿者,参与了61个机构组织的,227场志愿者活动,捐献了自己宝贵的3071小时,使得21822人受到了帮助。这意味着,每过3小时,就有志愿者通过“捐献时间”捐出自己的1个小时。每24分钟,就有1人获得帮助。
互联网的力量第一次在公益领域产生了如此大的作用,无数媒体争相报道。中央电视台专门派人飞到上海,提出合作。2007年,“捐献时间”移交给了央视。后来,我们看到很多基于这个模式的接力者,比如腾讯公益等等。
这就是,用商业的理念,做公益的事业。
但是,这种模式,能不能也用在资金捐赠上呢?
不少公益基金会爆出丑闻,我认为其最核心的原因,是先有人捐钱,再去找项目,于是形成了资金“库存”。大笔资金放在眼前,不出问题很难。
在第55期,我们讲过“反向定制”。能不能反过来,先有项目,再有钱,实现去资金库存呢?
2008年,我协助香港企业家、恒基中国董事长李家杰先生,在香港组建了“百仁基金”,2012年,我又协助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创立了“泉公益”项目,就是秉承“先有项目再有钱”的理念,消灭“资金库存”。没有资金库存,就没有了腐败的温床。同时,我们也确实在泉公益平台上,发现了很多好项目。
比如“支教中国2.0”。第53期我们讲“全渠道营销”时,理解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逻辑。支教,主要解决的是信息流的问题。通过“物流”的方式把志愿者送到山区,效率很低,费用很高,而且志愿者来一批走一批,学生感觉也不好。能不能只做“信息流”呢?
支教中国2.0决定,在山区小学捐赠远程教室,当地老师配合,志愿者远程讲课。有责任、无压力,志愿者范围和质量大大提升,费用也急剧降低。
这就是用商业的理念,来做公益的事业。他们的项目在“泉公益”上募款,大受欢迎。我毫不犹豫地捐满了一所小学。
小结:社会责任
商业不但可以让你更富有,更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是每一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