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集中回答几个关键的

禺 : 集中回答几个关键的经常有人反复提的问题

1:能不能讲讲你的成长股投资方法或者周期股的投资方法?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多,看见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我觉得很无 奈,这问题应该怎么回答?价值投资简单说起来就是低估值 买入,高估值卖出,周期股就是进行量化分析,把握拐点, 高市盈率买入低市盈率卖出,那这算不算讲了投资方法?讲 了和没讲有区别吗?是不是都是废话?什么是低估值什么是 高估值,什么是拐点,又如何把握?按照上面说的就能选股 了?就会价值投资了?就懂估值了?可能吗?投资要是这么 容易那能还是10%的人赚钱吗?但是要是真讲,三言两语能 讲清楚?能讲清楚怎么发现行业拐点,怎么进行供需量化缺 口分析?我还记得上周雪球专访时有人建议我出书,我当时 说的很清楚,真的要把方法论以及完整投资体系投资心得, 曾经做过的各种投资案例都将清楚,至少要写三本书。有人 说价值投资不就是大道至简吗?你为什么搞得这么复杂?价 值投资的理论投资观是大道至简的,但是真正的方法论,能 够应用于市场,并且有效的,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识和细节。 你要说我就买茅台,平安以及银行还有大白马,那什么都不 用学,去雪球看大v的分析就行了,都分析烂了,但是即使你 买茅台买平安你也要懂估值对不对?买大白马不用学选股 票,但怎么估值也得学对吗?选白马和自己独立选股票不是 一个概念,一个是人家喂你饭吃,一个是你自己做山珍海味 吃。难度系数不一样,要掌握的方法也不一样,回报率也是 天差地别。简单打个比方,一个会小学数学就行了,一个需 要掌握微积分。

2:能不能推荐几本投资书?

这个问题问的人很多,我仔细回想了一下,2010年之后我就 很少看投资方面的书了,所以现在市面上有什么类型的书我 也不了解,我之前看的书也就是巴菲特,彼得林奇的,早些 年市面上投资书翻来覆去就那几本书,所以大家看的书基本 没差别,不是我获得了什么独步天下的武林秘籍。为什么后 来我就不爱看书了?因为看多了就会发现市面上的投资书都 大同小异,翻来覆去就那么点东西。而且我的投资体系和方 法也逐步在投资实践中形成了,其他类型的书可能还和我的 投资体系存在冲突。之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投资类型的书籍都 是讲投资观价值观的,而真正的写怎么选股票选牛股的方法 论方面的书几乎没有,现在有没有我不知道,即使现在有我 估计也是骗稿费的,因为真正经过市场检验的有效的完整的 系统的方法论,可能出一本书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吗?小范 围传播还可以,大范围传播之后这方法还能有效吗?谁要是 说现在股市真的出了一本这样的奇书,赶紧告诉我,我也去 拜读一下。

所以结论很明确,想通过读书来建立正确的投资观价值观是 可以的,其实我觉得看看巴菲特彼得林奇的书足够了,其他 真没必要看。有这时间还不如每天读读研究报告并且自己练 着写,3-5年之后你就会发现投资逻辑方面真的大有进步。但 想通过读书学习建立完整的投资体系学习怎么抓牛股不现 实,不要说几十元一本的书,就是几千上万人家也未必告诉 你。

3:某某投资能力怎么样,如何分辨?

我从来不评价其他投资人如何,因为除了我自己其他人我也 不关注,和我也没关系。我就说几个标准,你们自己分析:

第一:做股票投资少于10年的,不论投资方法还是投资业绩

都没太大参考价值,因为这种类型的投资者很可能投资还存 在盲区,可能属于幸运者偏差一类。

第二:最好有过去多年的完整投资业绩表现记录或者发掘牛 股的完整记录,不要看怎么说要看怎么做以及最终结果如 何。偶然间发现了一支牛股而名声大噪,或者某一段时间业 绩特别出众这些都没有太大参考价值,要看持续性,比如之 前有个发现了方大碳素的某某,那孩子我记得挺清楚我2013 年做长安汽车的时候刚做股票,没几年微博几十万粉丝,真 厉害,看来忽悠的好比能力好重要的多。

今天就写这么多吧,最近我发现了一个比较困扰我的问题, 有了星球之后逐步的开始影响我研究股票了,因为我每天都 要想我今天应该写点什么,从构思到写出文章至少需要1-2小 时的时间,我觉得以后咱们应该改变一下方式,我更多应该 输出精品文章,不一定每天都要写,否则文章质量会下降, 也会占用我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新的投资机会,我本质是个专 业投资者不是个专栏作家,让我想想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禺 : 谈游戏行业发展现状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9.谈游戏行业发展现状

下面这篇文章是朋友写的对游戏行业现状的分析,朋友有10多年游戏行业从业经 验,我觉得写得很好,所以我特意发到星球来。有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对游戏行业 是比较关注的,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我一直都认为自己了解的行业会比外行人 来说更具有先发优势,更容易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机会,打个比方,不经常吃或 者很少接触高档日料的人,在味蕾上就和经常吃高档日料的人存在差别,很难吃 出食材到底存在什么区别。会觉得一两百一位和两三千一位在食材上都差不多。 其次游戏行业确实是有可能出现牛股的地方,因为普遍目前在A股上市的游戏公 司市值还都比较小,如果研发出一款爆款游戏对公司市值提升是很大的,但是很 可惜,A股上市的游戏公司绝大多数游戏品质堪忧,反而是一些没上市的小的游 戏公司能出来一些精品。而且现在游戏行业还面临着监管严,行业红利消失,增 速下降,成本上升,竞争激烈等各种问题,但是即使存在各种不利,这个行业依 然有公司可能会在未来凭借着精品游戏脱颖而出。我说一下现在大家对手游市场 的感受,整个中国的手游玩家目前基本都面临着游戏荒,有监管的原因最主要还 是游戏品质的问题,各种垃圾游戏换皮游戏充斥其中。大家都希望有一款精品游 戏横空出世。如果真的有,就像当初的刀塔传奇,cok,部落冲突等等游戏,会有 大把的人等着为你的游戏掏钱。当然如果真的出现之前传闻的限制游戏通道内充 值的情况,比如一天限制你充多少钱,抽多少个箱子那有可能就真废了。智明星 通的cok我是最早接触的一批人,很多人无法想象一款游戏能让全世界的游戏玩家 投入那么多金钱和热情来玩一款中国人做的游戏。

下面我转发一下朋友写的游戏行业现状的文章,我觉得写得很不错,对大家了解 游戏行业很有好处,但是我要提醒一下,游戏行业的的从业者和投资者看问题角 度不一样,对投资机会理解也存在着区别。

全文如下 游戏行业及游戏公司简析

首先,写这个关于游戏行业及游戏公司的分析,一个是出于兴趣,另外一个可能 也是想对自己进行一个总结。

我是一名在游戏行业拥有10年从业经历的工作者,大学毕业以后就在新浪游戏实 习,实习期满后就跟随当时新浪游戏的主编一起出去创业,在十年前做了一个类 似现在taptap的平台,但是由于那会还没有风投、广告变现也没有现在这么精细 化,最后在坚持了2年的情况下,终于还是失败了。失败以后我就去了腾讯,在 腾讯一干就是6年,端游、页游、手游的时代都经历过。端游时代算是赶上了一 个尾巴、页游时代是从他的兴起到消亡是全程都在见证,手游时代也一直坚持到

了现在。

其实,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事情,就是我作为一名拥有10年从业 经历的游戏人,为何从来不买一股与游戏行业相关的股票。当然,里面有些内容 可能过于主观意向了,仅供参考。

主旨:

不买一股游戏公司的股票!不买一股游戏公司的股票!不买一股游戏公司的股 票!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下面我会从几个维度简单分析一下,为何我不买游戏公司的股票。有的是从行业 大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有的是从各个公司的角度进行剖析。当然,虽然我在游 戏行业已经工作了整整10年的时间,但是仍会对一些公司不太了解,或者没有接 触过,因此可能会错杀或者误判一些信息,毕竟我也不是专业分析师,所以还望 大家包涵。

一、游戏行业大环境的变化趋势:

(1)端游游戏用户18年记忆中应该是负增长状态,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看一 下伽马数据去年的新闻。

伽马数据关于游戏行业18年的产业年报地址:

(2)手机游戏用户18年增长率应该是趋近于零的。

游戏行业每年年底或者第二年年初的时候,游戏科工委和伽马数据都会联合发布 相关的信息数据,会从游戏用户增长率、游戏行业盈利、海内外增速、游戏产品 类型等等多方面总结对比几年的变化情况,对游戏行业感兴趣兴趣的或者想投资 游戏行业股票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搜索一下相关的新闻及数据。 伽马数据关于游戏行业18年的产业年报地址:

其实作为一名10年从业经历的游戏人,我想对大家说的是,这个行业真的已经过 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了,游戏行业真正进入爆发式增长的阶段是从13年开始,到15- 16年左右结束的,那个时期真的是躺着赚钱的阶段,只要你有团队,能做出一个 可以演示的demo或者你只要有个想法有份PPT,就可以很轻松的拉到投资。

给大家说一个数字,15年、16年的时候,仅仅成都,一年就新起了近3000家的游 戏公司在研发产品,但是到了17年,仅有不到1000家公司还在苦苦支撑,到了18 年,仅有不到百家的公司仍然在从事游戏产品的研发了。

随着资本的涌入,把整个行业的门槛降的非常之低,各种粗制滥造的产品层出不

穷的出现在玩家眼前,完成度不高的、换皮的、尤其以广州帮最为严重,16年的 时候,IOS上100款游戏里进入游戏体验,你会发现至少有几十款都是一样的玩 法、一样的付费模式、一样的战斗体验。正是因为那个年代来钱太容易了,导致 真正踏实做游戏的人却越来越少,大家都想着怎么能够快速变现、快速收割用 户,用最短的时间榨干玩家的口袋。

而正是在这个风气下,导致中国绝大多数的游戏公司,都不重视玩法的创新突 破、不重视玩家的用户体验、也不重视自身游戏的口碑/品牌传播等等,为今后游 戏行业逐渐走向当前现状埋下了隐患。

二、游戏市场的变化趋势:

其实,这条主要是想写写游戏玩家的变化趋势。其实中国乃至世界的游戏玩家都 是最可爱的用户,只要你能给他们提供想要的品质,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充值 付费。可惜正是因为游戏玩家的宽容,导致现在游戏行业的畸形发展。游戏公司 越来越不重视用户体验,更多的是想着如何赚快钱,导致游戏玩家一次次的被伤 害。

另外一方面,由于国外的游戏公司不重视商业化变现,一直重视玩法的创新突破 以及游戏品质的提升,导致国外的游戏在玩法创新性方面以及游戏品质方面一直 在稳步前进。看看去年的《战神》、《荒野大镖客》,今年的《鬼泣》等等,无 论是玩法创新还是游戏品质,都不是当前中国游戏公司所能比拟的。

而玩家在接触了国外众多大作后,眼光以及口味也慢慢慢慢被培养的越发挑剔和 刁钻,这也是为何中国的游戏市场环境越来越差,中国的游戏公司生存环境越来 越差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好比你吃惯了佛跳墙,突然给你一个窝头,想必任何人 都是很难下咽的。

其实关于玩家这块,想说的内容很多,但是不想展开再去细说了,总结下来一句 话,中国的游戏公司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境地,完全是自作自受。

三、国家对于游戏行业的态度:

其实,对游戏行业稍有了解的投资者应该都清楚,国家一直是在打压游戏行业 的,主要从版号的审批、过审环节以及政策,就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国家对于 游戏行业的政策一直是在施行去产能的政策。游戏公司可以研发各式各样,各种 题材玩法的游戏,OK没问题,国家不管你,但是你研发完的游戏总要上线吧? 总要收费吧?对不起,国家不给你审批版号,没有版号游戏就意味着没办法施行 商业化变现,无法施行商业化变现你就没办法开启充值付费系统,没有充值付费 系统你就收不到一分钱,国家通过版号的审批和发放可以很轻松的就实现让你投 入研发的成本打水漂,一分钱也收不回来。这也是去年腾讯为何削尖了脑袋不惜 任何代价也要拿到吃鸡的版号的原因。

四、游戏公司人员的隐形成本:

还记得之前提过的,13年到16年是游戏行业高速爆发式增长的时期吗?各类资本 疯狂涌入,只要你有想法,没有demo无所谓,只要有PPT就可以很轻松的拉到投 资。资本的注入一方面是带来了游戏行业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是降低了游戏行 业的准入门槛,但是在这之后的隐形风险就是游戏行业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在不 知不觉间被资本烘托下大幅提升了。 这也是导致了为何现在各个游戏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的根本原因。 无论你是一家从事研发为主的游戏公司亦或是一家从事发行为主的游戏公司,归 根到底还是需要人来执行。作为一家研发公司,你要研发一款新游戏首先你得立 项吧?立项就需要团队,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来配合完成游戏的研发,首先你需要 找到一名合格的游戏制作人,其实就相当于电影的导演,由他(她)来把控游戏 研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资源的调配;同时你还需要招聘一名主策划以及若干 名系统策划、数值策划以及关卡策划剧情策划等等,这些策划就相当于电影行业 的编辑、执行导演、剧务等等;同时,你还要找到前后端主程各一名,以及相关 的程序若干名,你研发一款游戏,如何把你所想的创意呈现给玩家?靠的就是程 序、技术来实现。最后光有这些还不够,你还需要找到一名主美以及若干名美术 来完善,把你所想的世界观、题材、角色的服化道等等呈现给玩家靠的就是美术 来实现。

为何我在前文提到说游戏公司人员成本是导致现在各个游戏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 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要从13年起资本疯狂进入游戏行业说起,随着资本的疯 狂进入,稍微有点实力的游戏从业人员工资都是X3、X5、X10倍的被相应拉高 了,你们家可以给出3倍工资,没关系我们可以出到5倍甚至10倍来挖你们的核心 人员。员工的工资一旦提升上去了,就很难再降薪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 致从17年起,随着国家管控开始严格起来,游戏研发的周期被逐渐增加,以前研 发一款产品3个月就可以上线了,并且一个月就可以赚回所有研发成本,剩下就 完全是净利润了。但是现在,从17年开始研发一款产品打底需要24个月!!!这 才是最最关键的症结。以前的游戏公司是躺着就能把钱赚了,现在是跪着都不一 定能赚到钱。下表就是最简单的游戏公司的研发成本的变化:

人力成本(每人) 研发人员投入 研发周期

2013年

1W/月

10人

3个月

2017年

3W/月

30人

24个月

大家可以从上面的这个表一目了然的就能看出,一家游戏公司在研发一款游戏的 投入变化。这也是成为压垮众多游戏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之前提到的,资本的注入导致游戏行业从业人员薪资水平的水涨船高, 另外一方面就是由于玩家对于游戏品质的要求提高。

————————————————————————————————————

总结一下游戏行业大环境的变化: 1、游戏用户增量在下降——说明游戏行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吃存量的阶段,用 户红利在逐渐消失。(除非在硬件领域有重大科技突破,比如VR、AR、人工智 能等等,否则游戏行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与传统行业的净利率无太大区 别) 2、游戏用户的口味在提升——说明想要满足当前游戏用户的要求,你需要付出 更多的努力才行,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3、国家对于游戏行业管控严格——说明国家已经在实施游戏行业的去产能阶 段,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持续去产能的。 4、游戏公司的隐形成本——压死游戏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无论是从人力成 本、研发投入成本、研发周期,游戏公司已经进入到肉搏战阶段,拼的是游戏公 司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资金链、软实力是人才储备。(这个放在下面各 个游戏公司介绍里面再详谈)

谢谢!PDF2018游戏报告首发:市场收入2144.4亿元,手游增15.4%+-+伽马 数据+唯一官网 (PDF2018游戏报告首发:市场收入2144.4亿元,手游增 15.4%+-+伽马数据+唯一官网 https://wx.zsxq.com/mweb/views/weread/search.html? keyword= https://wx.zsxq.com/mweb/views/weread/search.html?keyword= https://wx.zsxq.com/mweb/views/weread/search.html?keyword=

评论区:

禺 : 我再说一下,我不是养猪股票代言人,别老把我和养猪的股票绑在一起,我和梁宏也没有任何冲突,只是理念不同,我是一个专业投资者不是光作养猪股票 的,我还有很多投资机会要去发现研究,关于养猪股票什么确定什么不确定,该说的我都说过无数遍了,当初说过天邦不要碰,偏偏有人愿意去买,那是活该, 养猪股票涨了4-5倍,说要谨慎一些,虽然还是看好未来猪价,但是出栏还有疫苗都有一定不确定,看见天邦没有,这就是风险,那有人还愿意激进还愿意全仓那 赖谁,以后别再问我任何关于养猪股的问题,有问题去前面找去,券商观点那是券商的和我没任何关系,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研究其他股票了!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