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中信农业】养殖股

禺 : 【中信农业】养殖股七问

近期养殖股波动较大,市场反馈的问题很多(疫苗、进口、 疫情、产能、价格等等),在此我们一并做了梳理并回答:


1. 疫苗什么时候能出来?


疫苗是当前畜禽板块投资逻辑里最重要的一环,类似于2016 年白鸡板块投资逻辑中的祖代引种。 昨天哈兽研专家表态说1-1.5年左右推出。我们认为1-1.5年是 非常乐观的估计。大概率两年内都难有有效安全的苗出来。


【研发现状】

目前国内有4-5个机构在研发(均为科研机构,没有上市公 司),其中哈兽研的进度相对较快。哈兽研的突破在于“基因 缺失疫苗,筛选出2个有效果的毒株”,我们了解可能是参考 了西班牙的技术、很快掌握了。

【研发流程】 疫苗的研发最顺利也需三个流程:筛出有效性强的毒株,确 认安全,临床确认不诱导发病。走完流程最顺利也需要超过1 年的实验时间,更不提后续的申报新兽药、开会评审、补充 相关实验数据、行政手续等流程。按多年前的搞法,三步走 的流程可能会被人为缩短,但是现在大家都理智些了,可能 需要较长时间确认。

【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 1)按照目前西班牙等的进展来看,非瘟疫苗的研发存在有效 性和安全性的问题,尤其是安全性方面可能会有弱毒苗返强

的风险。 2)有效性:哈兽研的疫苗是不是能做到交叉保护效果好,还 未知!同时,哈兽研的专家也说,“目前没有好的培养病毒的 细胞系,需要原代细胞培养”,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便有效, 也暂时没法商品化、没法在传代细胞上生长。 3)安全性:从目前各家研发进展看,还是存在弱毒苗返强问 题。哈兽研专家也说“弱毒疫苗目前安全性问题还没有完全解 决”,这是西班牙苗还有之前国内蓝耳苗表现的突出问题,我 们认为可能是最重要的问题,目前没有突破。

【政府视角及我们的看法】 现在GF的想法是,加快推出疫苗,未来后端审批时间会缩 短,前端有效性容忍度也会提升。但是最重要的安全问题没 法绕开,即便真出了,不安全,养殖场也不敢用。

另外,有说法是,GF为了稳定产业情绪,也有可能出弱保护 率产品。我们认为有这种可能,但是前提是必须在安全性上 有保证。2007年蓝耳苗第一次上的是灭活苗(安全性没问 题,有效性差点),而非洲猪瘟病毒目前看灭活苗刺激不了 机体,没法做。

所以,总结来看,最终的时间,真说不好到底多久。但1-1.5 年研发出非瘟疫苗绝对是非常乐观的估计。大概率两年内都 难有有效安全的苗出来。


2. 进口的极限在哪里?


【全球猪肉贸易格局】 2018年,全球猪肉出口量879万吨,如果扣除进口量,实际净 出口不过600万吨。其中主要依靠美国(年出栏1.34亿头生

猪,净出口224万吨胴体)、和欧盟(年出栏2.72亿头,净出 口290万吨,)。中美欧的合计生猪出栏量占全球总出栏量的 80%。

2016年(上轮周期高点),全球猪肉出口835万吨,其中美国 出栏1.26亿头、净出口187万吨,欧盟出栏2.66亿头、净出口 301万吨。

【美欧现状】 目前美国存栏创历史记录,每头猪亏损大概200元多人民币

(价格6VS成本8),存栏比较多,今年预计猪肉继续增产50 万吨。欧洲是紧平衡状态(成本8,微利部分国家亏损),预 计今年增产30万吨。

【极端进口量】 即便是全球的猪肉出口量都被中国买空也不过600万吨(不含 猪杂碎),事实上这不可能,还有很多其他国家要进。

【实际进口量限制因素】

① 美欧的国内供给保障:美国欧洲国内需求很稳定,价格对 供给的弹性很大。如2014年美国PED疫情,影响当年生猪供 应6-8%,美国国内价格即上涨了50%。若对华出口加大挤占 其国内供应,导致其国内价格上涨,国内压力将会很大。

② 屠企利润受损:欧洲是养殖屠宰分离,美国除了史密斯之 外(7-8万生猪养殖VS11万头屠宰量/天)其他企业也差不多 是分离的,屠宰企业是乐见活猪价格较低。中国猪肉价格暴 涨暴跌,拉动美欧进口,他们屠宰企业是非常谨慎的,一是 可能会拉动其内部的活猪价格;二是,新增的产能在暴跌周 期时,可能没人要了。

③ 屠企的经营稳定性:美欧屠宰企业下游都有稳定的渠道,

长久的合作关系,让他们一般不会轻易转下游的货用来出 口。他们对于海外出口尤其长期合作关系的日韩等也是类 似。

④ 廋肉精:美国普遍使用瘦肉精,不用瘦肉精成本一公斤增 加0.45-0.55元/人民币,实际上也可以提前1-2个礼拜不加瘦肉 精让排掉。

⑤ 到厂审批制度:商务部公布能出口厂家目录,在目录里才 能出口。

【猪肉贸易商盈利情况】 上述因素影响下,美欧给中国贸易商的报价是比他们国内价 格高很多的。贸易商进口(万州除外)并不见得有多大利 润。一般报价是比中国国内价格当时价格高5-10%,贸易商赚 钱来自于到港后国内猪价上涨,贸易商利润驱动了他们的动 力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足。

猪肉进口价公式:到港价格=进口CIF价格 汇率 (1+关 税)*(1+增值税)+海关杂费。 1)进口CIF价格【如FOB价格+海运费(110美金)+杂费】;

2)关税:美国是62%(不同品种有差别),其余国家是12%

3)增值税:10%,4月起下降至9%;

4)海关杂费 :约350元人民币。

当前CIF报价下,对美关税如恢复到12%的话,美国对华的猪 肉出口利润可达7000-8000人民币/吨。而实际上,目前贸易商 的利润倒挂,以2号肉为例,港口价格是2.5-2.6万/吨,而国内 价格是2.4万/吨。春节前到现在,港口价格上涨很快,贸易商 捂货不卖。

【预计未来实际进口量】

① 欧洲增量不超过100万吨:此前就已经在对华出口,价差 大、且承接了美国加关税后的部分市场后,去年对华出口量 也仅70万吨。目前的猪价预期下,贸易商仍有热情继续在欧 洲下订单,但估计增量部分很难超过100万吨(占其净出口量 的50%),因为CIF报价跟着国内价格走,越到后期越不敢 进。

② 美国增量不超过150万吨:因为关税问题,去年对美进口不 多。如果关税下降,且美国今年存栏多,万州也有比较大动 力进,是增量的一个最重要来源。平衡国内价格下游供应以 及国外固定出口,我们认为实际能出口中国的部分不会超过 150万吨(实际上2016年只进口了21.6万吨,150占美国净出口 量的比例约达50%)。

③猪杂碎边际增量低,估计50-80万吨:实际上全球大多数猪 杂碎都是出口到中国的,2016年150万吨,2018年是96万吨。 因为能进的几乎都进了,猪杂实际增量不会太大,环比增量 估计50-80万吨,合计150-180万吨。累计来看累计增量极限不 会超过(300-330万吨)。

按照朱增勇教授观点,实际进口增量可能也就80万吨(2018 年进口量为215万吨),即2019年总进口量约300万吨。

我们综合估计未来猪肉进口量约400万吨(2016年也才311万 吨),增量180万吨。

【关于走私】 因为猪肉进口壁垒不多,关税也不高,实际走私很少。主要 是从东南亚走私活猪到南方屠宰。2016年有媒体报道越南到 中国走私就达到500万头(40-50万吨),今年在越南大面积 爆发非洲猪瘟背景下,预计走私可能性极低。综合看,实际

进口边际影响量更小了。


3. 近期的疫情变化?


【北方地区】 近期部分北方地区暂时没有听说有疫情、养殖户开始补栏

(仔猪为主,部分母猪)。主要系非瘟疫情传播跟养殖密度

(解除传播)正相关,养殖密度下降后,疫情发生的频率随 之下降。而但北方之前没有发过的地方,最近也还是听说有 疫情发生。

【南方地区】 疫情比预期的要严重:前期大家觉得南方几个大省的产能仅 略有变化,现在看,产能去化幅度可能也高达10-20%(部分 省可能20%以上)。从温氏几个分片区的报价就能看出来: 出栏多,价格疲软。


4. 产能去化会怎么样?


【母猪产能变化的公式和逻辑】 能繁母猪变化=能繁母猪淘汰(出项)-4个月前的后备母猪补 栏(进项)。 也就是说,即使行业自3月就开始加大后备母猪的补栏,能繁 母猪的存栏量也要到7月才会有反应。这就是为什么,以往能 繁母猪存栏的下降或者上升趋势常有翘尾情况的原因。当 然,如果直接补大母猪的话,就能无缝衔接配种成能繁母 猪。但种猪企业在这个时候,应该不会大量卖大母猪,所以 实际操作上只有部分大企业可以这么做。

【补栏形势】

当前时点,温度回升提高消毒水的作用、蚊虫鼠还不够活 跃、养殖密度下降,确实是比较好的补栏窗口期。

但是:1)母猪补栏少:主要系:①母猪补栏时间周期长、大 家不敢补。除非价格高到一定程度,否则预计母猪补栏积极 性仍然不高。②疫情、恐慌和自然淘汰还在继续。2)复养死 亡率仍高:可能跟之前清场处理方式不当有关,养殖户在刀 尖上跳舞。3)疫情复发风险提高:一方面,疫情严重地区缺 猪,猪价上涨较快,导致外省猪回流,也由此产生了再次爆 发疫情的风险;另一方面,猪价上涨之后,猪的价值高了, 发生疫情时,养殖户从之前的清场变成了拔牙式清除,这种 不规范的方式也会导致疫情加重。

如前所述,当前母猪补栏少。草根调研了解到,全国范围内 母猪补栏并不广泛积极,

【本轮周期产能去化幅度】 预计产能去化幅度在28%以上!

现在很难说最终下滑到什么水平。但是可以最保守的算。简 单的算,就算3月开始补后备母猪,到7月份能繁母猪的进出 项平衡,假设3-7月平均环降2%的话(毕竟2月环比是5%的下 滑),则能繁母猪存栏在2月的基础上仍要再降8个点至2475 万头左右,相对2018年3月产能高点的降幅约28%、同比降幅 约也得22%(18Q2能繁母猪存栏就开始加速下滑了,影响同 比)。


5. 近期屠宰政策怎么看?


近期NYB要求屠宰企业加强屠宰环节非洲猪瘟检测(原文请 查阅官网)。

【政府视角】 我们认为政策的逻辑是:①屠宰环节相对易管理:不像养殖 环节散户众多且分散。②食品卫生安全考虑:不能让病肉进 餐桌不能让病回养殖。

【对屠宰企业的影响】 1)屠宰环节的检测应该是企业自检,GF监督(抽检)的形 势。 2)屠企成本增加:目前屠宰企业按批次进行全面的混合血 检,一批成本估计70-100元(单头成本要看批次量,估计1头 成本1-2元),有些企业还在入场时进行静脉抽检。 3)屠企销售环节的“牌照”门槛提高:现在很多猪肉制品输入 地(非所有)是要求有非瘟检测报告的。在当前政策全面推 进的背景下,估计未来会全面要求非瘟检测报告,形成隐性 的“牌照”门槛。 4)非瘟检测范围或扩大至库存肉:目前政策没有对库存肉要 求清查。如果非瘟检测报告的要求全面化,库存肉或同样面 临检测问题。

【对养殖环节的影响】 冻肉检测的全面化趋势或导致屠企在收猪时更倾向于规模企 业(猪源规模稳定,且疫情风险较低)。规模企业的生猪售 价或相应形成溢价。


6. 未来价格怎么走?


【短期猪价】 短期预计平台整理。目前还未到非常缺猪的时间。近期猪价 有一些波动,主要是局部地区缺猪带动的猪价跷跷板(疫情 严重地方缺猪 → 猪价涨 → 别的地方调猪甚至可能是有部分 猪有问题 → 缺猪地价调整 → 调出地猪价涨)。

【猪价节奏及高点】 本轮周期的价格将是阶梯式的:从母猪存栏时间推,预计4-5 月开始进入全国性缺猪期,预计4-5月将再迎来一波快涨期。 继续维持此前预期(5月均价破16,规模企业破17),年内高 点可能破20。周期高点看25。

评论区:

木四水 : 所有券商的结论都是每次下调都是加仓的机会,预期空前一致。 剡城清溪客 : 感谢老师,感谢@sun 这样的热心人,愿你们投资快乐,助人快乐

禺 : 这个确实空前一致,去年真没几个券商这么关注养猪股的,我的印象应该是今年突然就多了起来 伍 : 感谢sun 兄的分享!

木四水 : 那我就放开胆子继续干了[呲牙]

禺 : 这个只能参考,必须要自己分析,去年我买的时候好多券商还认为非瘟影响不严重,猪周期影响不大,那要是听他们 的我到底买不买,关键还得自己分析

鱼翔浅底 : 感谢

YSL : 感谢sun兄的分享!感谢梁师的解惑![玫瑰][玫瑰]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