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2/30<
2/30
【日课】熊太行《职场关系课》之如何对待自己的对手
读书笔记:
为什么讲完领导就立刻讲对手?因为对手的一举一动,对你而言非常重要,不观察对手的动向只是埋头傻干一定会吃亏,盯住对手的动向就能应对他大多数的进攻。这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对手关系的三个特点
首先,竞争关系是目标一致的关系。你要做总监,我也要做总监,这才是竞争关系。你要任职总办,我要去外地“出任”大区经理,那就不是竞争关系,大家结盟的可能反而更大。
其次,竞争关系是一种实力相似的关系。如果对方早就是领导看中、下属也拥护的人,你只是和他级别相同,这就不是竞争关系,这叫“陪太子读书”,这个局面怎么应对,我们后面会讲。
第三,竞争关系是一段阶段性关系。处于竞争状态中,你和对手近乎零和博弈的状态,没有合作的可能,这时候别怕冲突,要迎难而上。有些人只是你某一阶段的对手,也有些人会多次做你的对手。
二、常见错误:分不清对手和敌人
对手和敌人完全不是一回事,区别在于:
首先,敌人和你瞄准的目标可能根本不一致。对手跟你争夺位置和机会,敌人针对的就是你本人。
其次,敌人和你的实力不一定相似,他可能比你身份高得多或者低得多。
第三,敌人不是阶段性关系,如果不和解,敌人可能会持续跟你敌对下去。
我们经常说职场上不要主动树敌,就是因为对付敌人费力,工作上他可能挑你的毛病,还可能损害你的名誉甚至危害你的人身安全。分不清对手和敌人,对手就可能变成敌人。
在前面预习课里,我讲过职场上的鹰派和鸽派,这两派的职场人在对待对手时会犯的错误还有所不同:
鹰派通常犯的错误,叫“先下手为强”。鹰派对别人的要求比较高,遇到竞争关系,他们喜欢从谁对谁错、恩恩怨怨的角度来解释对手的举动。
而鸽派会犯的错误,往往是“害怕直接冲突”。这种人只能先对你冷淡,让关系破裂,才可能跟你开展竞争。其实鸽派的敌意都是摆在脸上的,他们表现冷淡或者强硬的时候,最容易被对手发现,对手就可以开始为冲突做准备。
三、针对对手的行动策略
对手闹情绪,我要讲逻辑。
对手提提议,我要做分析。
对手犯小错,我要去补锅。
对手犯大错,抓住别放过。
如果你发现对手背叛领导、伤害部门,违反法律的话,就不要客气了。这种大错,知情不报也会连累你自己。
四、关于冲突的九字攻略:不挑事,不怕事,能了事。
首先,不挑事。对手和你实力相当,谁也干不掉谁,恶意挑起大规模战火没有必要。你让对手明白你一直盯着他的动向,他的情报你这里都有了解,他就不会随便动你。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你把弓拉满瞄准对方的状态,对方也会忌惮不敢进犯。鹰派同学要特别注意别贸然进攻,鹰最强的时候是在天上,而不是扑下来落在陆地上。
第二,不怕事。
不怕事的关键是被对方进攻、暗算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反击。鸽派同学千万别怂,对手的攻击是捕风捉影,你就要请领导查,是谁在污蔑你,别想用一句“清者自清”就算了。只要你摆出反击的姿态,领导就会明白,原来我的这个手下性子很烈,要让他继续跟我干,不能随便欺负他。
反击未必是也告对方一个黑状,大多数时候,只要声明“这么冤枉我,太不公平”就够了。
对手就知道你有防备,而领导也知道了你的决心。
最后一句,能了事。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老话,叫做“冤冤相报何时了”。当对手开始表现合作态度的时候,报复就可以停止。
现代的科学实验所证实这个策略:博弈论学者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有一本书叫做《合作的进化》,记录了他组织的一个计算机策略竞赛。
这个实验最后活下来的,也是执行这样策略的电脑:
1.不主动背叛。
2.在被攻击之后执行反击。
3.只要对方再次选择合作,就停止报复。
把交情和竞争分开的人,是真正的高手。如果你和对手过去有私交,竞争过程中也仍然可以维护交情,问候他的家人,假期过了送一些小礼物给他的孩子,一来可以麻痹对手,二来也是为未来铺垫。
竞争关系早晚有结束的时候,提前做了有交情的表示,未来也就有修复关系的可能。 对任何对手,留有余地都是好的。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们就会结盟、就会合作。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