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偶尔有在知乎上
boyzcl : 以前偶尔有在知乎上回答一些问题,日常关注热榜和 某些话题,也算是个知乎小透明,这两天一个回答得到了一 些爆发式增长,虽然总量不多,但是和之前比确实爆发,有 点小想法,分享一下。
一、知乎流量应该分为4块: 定向搜索,包括知乎搜索和搜索引擎,这个是长尾流量,适 合长尾和定向关键词; 热榜,某些时政热点和短期爆发热点,靠天和追的速度,适 合媒体和顶部回答者; 关注用户,这个的比例根据关注数有很大区别,正常应该很 少; 首页APP推荐,这个属于信息流,是我今天说的重点,它的 机制是信息流通用机制,类似抖音、头条,根据推量的反馈 决定是否继续给量;
基础逻辑应该是这样: 1、每一个回答,根据问题标签给100左右的首页展现,就是 刷首页时的信息流; 2、根据100左右展现用户的反馈决定是否给下一波展现,如 果是1赞,可能再给100量,如果是2赞,给200量,如果是3 赞,就给1000量;新给的100量继续上述策略; 3、到1000量过后,看总体展现反馈,如果有15-20赞,就给 新的一轮,数据达到30赞,就给1W量; 4、持续上述策略,本质上就是不断优化,给有更多反馈的回 答以更多曝光;
需要注意的两个点:
1、推荐是有标签的,知乎会根据用户浏览及反馈给用户标
签,问题和回答也有标签,正常推荐是只会给标签匹配的人 推,所以每一个问题和回答都有对应的展现上限; 2、上面逻辑里把赞作为唯一因素,实际上是为了简化流程, 关键因素有赞同、感谢、评论、收藏、转发,阅读完成率, 各自比重不确定;应该还有反面的反对、举报等权重;
二、知乎用户分层严重,发言、评论与点赞的是不同的三群 人,各自影响着不同的方向,内容需要有倾向性才能让阅读 者产生行为;
三、知乎的量,我更倾向于精准某个垂直领域,泛回答很难 获得转化,因为用户的预期不准确,所以需要给用户建立一 个明确的人格形象,如果ta有对应需求,就可能形成转化。
四、不看好知乎的企业号,除非是为了塑造品牌;
2019-01-03(43赞)
评论区:
boyzcl : 平常我的量就100-300。
bengcaca : 回答过一些问题,除了一个答案火了,其他真没感觉到推荐带来的量,还是因为质量不成吧? boyzcl : 质量这个很难判断,知乎就是拿人来判断,估计是反馈不行。
boyzcl : 补充一个:知乎也需要标题党,在前三排,最好能有吸引用户进去的引子。
陈俊强 : 知乎平台不应该去博取推荐量,关于第三点的专业回答的量可放大去搞才是正路子。最后一点是知乎的好大一部 分流量是百度来的,所以这个流量也要依据路径布局做。
boyzcl : 是的 李雪含 : 说的很对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