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开放注
知乎开放注册以后越来越开始被这些问题充斥着,老实说我
是很反感的,没有任何营养可言不说,还全都是负能量,不 像以前那种正能量环境了!
作为互联网从业人员,我们应该保持理智的态度去看待这件 事情。下面给出我的一些公道的看法:
1. 加入圈子的读者目的不明确。技术水平我个人不做任何评 价,圈子主要分享认知的不是技术。
2. 加入圈子的读者得不到提高。人对事物的接受能力的高低 快慢总是有高低之分的,尤其是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人。 有些人加入圈子得不到提高,学不到东西,而有些人却获得 了质的飞跃,不但学到了东西,甚至还搞起了公众号,开始 写博客等等,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3.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圈子不但有技术人员,还有各种搞 销售、公关等人员,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件事的看法是不一样 的。互联网中,不被认可是一种常态。
4. 关于智商税。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交智商税,从我们 上小学开始就一直在交,如果大家觉得已经不需要再交了, 就没有必要再加入这些圈子了。大家应该在清楚自己的“认知 程度”之后再解决加入圈子,而不是跟风。
5. 不宽容,不谅解。有一些人问问题,没有被回答,其实我 自己也有亲身体会。我发过问题一直都没有被回答。有些人 就喜欢什么事情都想着说要其他人帮忙,其实我们首先应该 知道的是,问的问题,百度是否可以回答,自己进一步思考 是否可以解决,或者说,自己问的问题本身有没有价值、质 量所在。我自己也作为公众人物存在,其实挺谅解的,因为 一次过一堆人找我私聊,回答问题什么的,真的忙不过来, 我已经尽力了,所以希望大家在这里也体谅体谅我,我会做 得更好。
6. 眼红型。试问一句:谁不爱钱?谁不会嫌钱多?关于利益 方面、黑粉的问题,我不想在这里讨论太多,因为对我无 益。
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件事情得到什么教训,这才是 我们应该去关心的,而不是事情本身。
最后,我不推荐,也不反对大家去加入圈子,更不希望大家 无脑地支持,因为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利益以及价值,我的看
法是顺其自然,不想作太多无谓的争斗,不想说明谁对谁 错。
一样事物对大家是否有益,大家需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量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加要带着理性的 思维去看待、筛选一切事物、信息。
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对自己有 信心。有些人一出生就是带着光环的,而主席也许不同,了解 他的都知道,农村出来的,图书馆管理员(我以后的目标),到 如今这样的成就都是自己一步步打拼出来的,看到这些,就 想起自己,同样是农村来的,虽然是科班但是个糊涂,我能 自甘堕落,不去努力奋斗吗?即使努力了,又能有什么结果 呢?拼得过那些什么什么代以及高学历人才吗?想想,前途 一片渺茫啊!可是,你看人家主席,做到了,而且比有些什 么什么代以及高学历人才都厉害,所以呢?不能放弃啊!还 有祖上袁大头也厉害,在看。 起码,有人成功过!这就是我一直关注看毛选的最重要原 因,因为他已经成了我的一个榜样!
当然,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必定经历千辛万苦,而且也未 必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你看张哥,不是没有吃过苦,怎么 办?你要足够努力,怎么才是足够努力,你去看看毛记写 的“几次失败,没什么事,群众到底需求是什么”!给我们一 种很真实的感觉,真的是一个人如何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达 到人生的阶段性巅峰的,
写公众号会让你跟有趣(也许是更加逗比可爱)
写完公众号之后,我现在看其他的文章,思路,都不经 意的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子处理,满满都是套路啊;写完 公众号之后,我现在看其他的产品,都会不经意的想,设计 者为什么要这样子设计,这种明显违背人机交互的设计是出 于某种妥协吗?写完公众号之后,我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心依旧那么旺盛,而且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到认知的边界
据说挖坑种树有两个时机是最合适的,一个是十年前, 一个是现在。以我跳坑多年的经验看来,这句话还是有那么 点意思,因为一旦跳坑之后,你就不会天天想着沉没成本 了,持续专注的做一件事,小人物也能够放射出光彩。
我们可以对这个社会的种种不合理习惯,但是不能对它 麻木。在众多保持自己清醒的方法中,持续的反思自己对个 人来说是一条确实可行的途径。对于种种习以为常的事物, 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好比之前我在朋友圈发布的三条概率 题。以我们的生活经验看来,貌似很简单,但拨开它伪装的 外表,其实能够看到一个原理,正常的事物有反常的表现, 反常的事物有正常的节奏。只有保持持续的清醒,才比较容 易破开这些迷雾。
写公众号让你更加专注做自己
首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写公众号的文字的时候, 你必须集中注意力,把自己大脑里面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好 比画家在创作油画,水墨画一样,雕刻家在雕刻作品一样, 必须持续的专注才能有正常的输出。其实,最终作品都隐藏 在文字里面,画布上,石头里面,我们只是通过我们的手把 这些有趣的灵魂解放出来而已。
此外,要写好文章,你还必须强迫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 力,如,多读书,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多思考,锻炼自己 的思维模式,多倾听,感知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多经历,活 出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这也是我老板经常提倡的自我表 达。
写公众号会让你更有故事
你有故事,别人就会有酒,然后,然后你们就可以愉快 的交朋友了公众号可以是你自己成长的记录,无需写的那么 专业,那么多套路。我手写我心,用于记录那些感动你我的 瞬间,用于记录那些可能被遗忘的人物、风景、故事。
写公众号会让你更有钱
一个正常的公众号,可以有以下的收入来源,
1、打赏,放开打赏的功能,有什么都冲着我来吧
2、做广告,经常有哪些为某个平台做广告,导流的那 种,能够拿到3-20块不等的提成。
3、卖产品,就直接卖自己家的产品了,
4、提高知名度,存在其他可能, 让用户觉得你这个公众号有关注的价值
这一点可以提高你文章的阅读量。你的用户群体是什么,你
的这篇文章受众是什么,这个你需要想清楚,对于重复的新 闻或内容,很大可能有其他公众号会像读者推送相关内容, 如果你的文章中没有独特的观点和思考,你的公众号也没有 给用户说这是一个 “同样内容能写出不一样的感觉来”(比如 公众号差评)的时候,在推送时间不是特别实时的话,大概 率你的你的读者是看了一眼标题后不会进来的(微信公众号 读者和今日头条用户用户使用习惯不一样,今日头条同样内 容会吸引更多读者),因此你这篇文章要有用户进来后给用 户独特的价值。这个就需要运营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 题,在思维的碰撞中给用户心流一般的感受了!
运营活动
运营活动是最简单好用的方法之一。比如电商类的试用,专 业类的送书活动,或者是抽奖,培训资料大放送等。这个方 法可以吸引用户,但往往也需要一定的赞助,需要考虑版权 风险,经济承受能力和活动的善后工作(比如中奖用户如何 后续发放奖品等),一个好的运营活动有概率带来大量的收 益某人一场50万左右(图书网优惠减价活动就是,)就是一 个很好的例子,这中方式在有一定读者后有比较好的效果。
与读者进行互动
维护良好的与读者的关系有助于留住用户:这种方式需要考
虑公众号的定位,公司类的请维护公司形象统一,个人类请 保持本心。对于技术相关(本公众号维护者身份是一个开发 者),还可以引导加入读者群,总之目的是有一个良性的互 动,维护读者群体(群规很重要)。
虽说现在网络发达,信息量大,但信息不对称性依旧存在, 知识付费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它有以下优点:
它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的人,这样就会保证剩下的一群人在价 值观、认知水平上保持较小的差异。
管理成本低,不会有那么多的喷子影响你的心情 保护知识产权以及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提高 创作人有一定的收入,会激发创作更好的内容
复盘,复盘简单理解就是要对一段时间以来做过的事情做一 个回顾。回顾的过程中要发现问题,要有反思。复盘有助于 我们自己了解自己的情况,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总结可 以帮助我们计划下一步如何往下走。 我们要用心经营自己的朋友圈。我是一个很喜欢发朋友圈的 人,有什么事情我都会往上面分享。朋友圈是外人了解我们 的一扇窗口,所以朋友圈的质量要高。结合自己喜欢发朋友 圈的性格,我改变了自己发朋友圈的内容的形式,相信大家 都有所发觉我朋友圈的变化了。量变最终会引发质变,我建立 自己的一套笔记系统,阅读的时候,先用纸笔写下来,组织 下思路。最后用电子笔记工具将他们整理打包,方便日后查 看,现在在用的笔记工具 锤子便签和电脑笔记本,主要一直 用,从我08年,学习的所有等笔记都在上面,目前锤子便签
现在主要碎片时间用来记录自己平时的一些写作灵感以及一 些心得想法。
认知越低的人越不现实,有及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特别 固执,不懂多方面去看待事物,只能做到主观的认为事情就 是他们认为的那样。
一个人的认知模式,也是我们对外部可观世界的心里反应方 式,认知越低的人越偏激,越难以接受新观点,新事物。
所以我从不为了得到什么才去写文章分享。因为技术类的文 章,更多的是自己的技术总结。得不得的到大家的认可,都 得大家说了算。
总之,若你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接触,比聪明的人 更加努力。我相信,终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在技术领域上不 可取代的人。
”
话说回来,钻研技术的目的是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多 彩,而要让生活有更多的光彩,说到现实中,那么就是我们 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虽然我们工作可以赚到钱。不过若你愿意分享,愿意去接触 更多的技术,也一定会在工作之余有额外的收入。
多借鉴、学习、吸收他们的学习、生活经验。
提升自己的知知,永远知识是比人识重要的。 多写文章、多分享与交流
公众号定位正式确定为认知、编程、写作三个主线。为什么 说是教你定位呢?因为这里要阐述一下定位如何形成的。
认知很重要。可以了解一下李笑来,认知、编程、写作思维 启蒙者。
李给启蒙,但是传递给的信息完全超越了启蒙。把 李定义为 一个实践者,用自身行动提升认知、搞编程、坚持写作,并 给他人带来价值。成功不能复制,经验完全可以复制。 一个的环境,想要不被淘汰,自我知识的快速更新迭代你有 么?了解中国,看毛选,锻炼逻辑思维。电脑有自己的运行方 式,你必须学会戴着镣铐跳出曼妙的舞姿。大蟒蛇也有自己 的思考方式,要想改变,就必须有强大的适应能力。 学会坚持。练习蟒蛇剑法,你必须要奈得住寂寞,坐得住板 凳。学会一招半式,那你只是三脚猫。 地球演变到自媒体时代,内容消费与生产如此的便捷。
没有理由不把自己超能逼逼的内向性格转化成自己写作的原 动力。
其实是在向你推销他,卖他的想法。写作是最简单的推销自
己的方式。
分析当下,切身感受 目前做的特别的好的几个知识付费平台,得到App、喜马拉 雅、慕课网、网易云课堂等等。当然还有很多自媒体人, 还有一些可能名气不是很大,但收入足以超过现在白领的薪 资,完成了弯道超车,实现财富自由。
在喜马拉雅中听到一些做互联网创业的课程,不只是某一个 课程会提到,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改变现状,去结交 更多的人脉。哪怕是花钱呢?花钱买一些人脉呢。这个在前 期确实会有效果,但是关键靠什么才能维持这样的关系呢? 答案无疑是:提升自己,进行高质量的输出。
小时候我们经常被教育,要跟学习好的玩儿,不要跟学习差 的同学一起玩儿。
因为固有的意识让我们觉得我们会得到学霸的关怀和帮助, 但是我却属于那种跟学霸能很好的相处,跟“学渣”能打成一 片的中间人,所以有时候会给人一种老好人的感觉。
这种感觉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呢?“顾大局”,“踏实稳重”。最大 的问题就是缺少了冲劲儿,少了些痞气!想想看,如果你一 直是这种状态进入社会,又输出不了高质量的东西给你的朋
友,或者说你付出代价进入的圈子。你觉得自己能在圈子里 能收获靠谱的关系吗?
人好,心地善良似乎并不能让别人认同你,只有“偏执的 人”才可以。他们“口无遮拦”的去评论当下最热的话题,说出 了他人想说不敢说或者意识到了不知怎么说的话。跟他人产 生共鸣,但是如果没有这种意识的人进行反驳就会被认为书 呆子,我只想说并不是每个人的认知层次都在一个水平。认 知低就他妈的该死吗?每个人都在学习,也都在进步。
参加了一些付费小圈子,购买了一些付费课程。也听到了很 多不一样的见解,但是我还是提醒下各位,给自己一个定 位,找到适合自己当前阶段的圈子,进去虚心请教,及时反 馈,定时输出有质量的东西。你会发现沉淀之后你迎来的爆 发,人脉才是最真实的,而且层次也会越来越高。
自我定位,付费要对
买了书籍看了之后会有一丁点的提升,因为看知识付费只是 为了看别人写的案例,看他人的创业史。时心潮澎湃,并没 有实质性的提高。先入行者吃肉,后来者喝汤,再来者连汤 都没有,只剩下被收割。收割智商税,收割信息差。当成百 上千的人进行培训打造个人品牌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有没 有在某行业深入的研究过,有没有时间和毅力坚持去做这件 事。光靠着脑子一热,花点钱买一些课程就能打造好个人的 品牌啦?
现在的人花钱投资自己的意识还是很强的,花个几百块买套 课程都是很随意的事情。但是真正坚持下去,把课程学透的 人却很少。
要兴趣还是要生活
最难的事情就是坚持,想想自己坚持了五年每天运动20公里 的做到了,是不是很厉害了;每周至少看一本历史书,一本 英文书籍做单了,记录有的字句,每天按时吃饭没有做到, 每天记录分析做到了,看似一直都在忙,其实这些都不会产 生实质性的效益。也不会给自己带来积极的影响。
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考虑从兴趣出发的,而是更简单粗暴的原 因:就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更好,为了生活而已。
兴趣都是可以培养的,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还能去考虑兴趣。 可能一些牛叉的人确实可以做到,但是认识到自己的平庸何 尝不是一种进步呢!
未来必须掌握的四大技能:
1, 编程作品
2 , 写作思想
3 , 学英语
4 ,从底层出发,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目前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微信公众号生态里,能够真正沉下心 来分享有用东西的作者已经很少了,除了老曹头caoz,他也鼓 励去培养写作的技能,说分享即学习会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 收获,人生不可能有失败,机会无处不在,但一定不要给自 己设限,也爱说大实话,当初认识他挺好玩,站长聚会,说 我分析总结可以就是表达有问题,说我数据分析还不错要不 要跟我学,我说正好没事去学,后来一个朋友跟我说他是第 一或二代批站长,说实话收获挺大的,说的分享的内容很广 泛 很实用 ,时不时写写自己的技术文和经历分享,得到启发 很多,他的主要分享自己过来人的真实经验,包括编程、职 场、思维与互联网等,带动不少人,有趣有内涵,用故事讲 解技术本质,用经验去总结提炼,用故事讲出本质来,让大 家看过以后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我习惯分享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相关的知识,用数据给你们 讲故事。 我轮岗。轮岗的意思是,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转而到一个新 的技术领域从头学起,我转了很多岗位。 比如我曾经从服务器端转到前后端,也是轮岗这个激励带动 的。 从服务器端转到产品, 从 产品
转到运营端, 从 运营转到市场端。每一个轮岗工作,都是对 我们极大的挑战,但是,轮岗的意思绝不是做一个技术方向
「三心二意」,每一次转换技术方向,都应该是对前一个技 术方向至少做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才行,而我自己觉得,不经 过实践,很难称作熟练掌握。所以,轮岗的行为应该是低频 的,而且是面向那些最优秀的,太累了。
在聊如何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之前,先谈谈什么叫做个人品 牌,百科里说个人品牌是“个人拥有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所 传递的独特、鲜明、确定、易被感知的信息集合体”,这真是一 段比代码难懂得多的话,还是举例子比较好,比如我们说
到“Fenng”,立马就想到了小道消息、互联网圈鲁迅、爱恨分 明、阿里黑、技术人楷模等等印象;或者说我们提到“vczh”, 脑海浮动的词是“轮带逛”、技术大牛、GacUI等印象;事实上 我们看到他们头像的时候也会同样联想到刚刚那些关键字。
了解了个人品牌的定义,接下来详细给大家讲讲作为一个程 序员如何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第一步:确定自己的品牌
1、自我定位: 如果你想建立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个人品牌,建议选择一个 能够从自己专业技能中延伸出来的通用技能比较合适。比如 你是一个iOS开发者,你最好将自己打造成iOS开发者圈子的 专家、布道师;
2、统一头像、ID: 选择一个更加独特的头像(如果有可能的话找个朋友给你设 计一个),名字最好取容易记住的英文;
3、在每一个技术社区、博客、社交网站建立自己的个人主 页; 建议覆盖以下所有社区:Github、简书、知乎/知乎专栏、微
信公众号、微博、facebook、twitter、stackoverflow、Linkdin、 medium、segmentfault、博客园、csdn博客、v2ex、开发者头 条、稀土掘金、oschina,且有所重点的打造部分社交平台的 粉丝数,我对以上平台的主次分类是:
(1)确认微信公众号、微博为重点打造的社交账号(关注 数);
(2)简书、知乎、github为次重点打造的社交账号(关注 数);
(3)segmentfault、博客园、csdn博客、V2ex、开发者头条、 稀土掘金、oschina为内容分享的重要平台,利用这些平台来 推销自己,同时也给平台方贡献最优质的内容,达到双赢局 面;
第二步:推销自己的品牌
1、成为1%,分享你擅长或有经验心得的干货:对互联网来 说,100个人中,只有1个人会创造内容,9个人会与其互动, 而其他90个人仅仅是浏览。想要打造个人品牌你必须首先成 为那1%创造内容的人,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 方面作为突破口。
参与开源项目,比如:老赵、玉伯、Laruence、尤雨溪; 坚持原创精华技术文章,比如:阮一峰、简悦云风、老赵、
左耳朵耗子;
翻译国外精华/行业分析技术文章/文档/书籍,比如:阮一峰、 胡凯;
原创系列教程/书籍比如:罗升阳、stormzhang、罗力文; 整理/收集各种开发教程,方便开发者比如:脉脉不得语、
Trinea;
开发者社区问题解答:如知乎上vczh、老赵、winter;
参与线下技术分享沙龙:几乎以上列出来的技术网红都参与 过。
2、寻找合适的传播渠道:虽然互联网很大,但是对于技术人 员来说圈子还是小到可以细数出来,无外乎就是我们上面说 的那些平台,以下分享一些小技巧。
精品文章投稿CSDN、oschina(联系方式:csdn全栈编辑@唐门 教主、oschina文艺小编@花仲马);
精品文章直接投稿开发者头条、稀土掘金、极客头条;
在简书发布,精品文章一定要记得首页投稿(方法)(插播一 句,简书的写作体验对程序员来说简直是大大的好,而且简 书正在快速发展中,跟平台一起成长将会快速个人品牌建 立);
微博、知乎发布@相关技术大牛:比如在知乎vczh特别乐于给 好的东西点赞,一个点赞经常能够引来几千上万人关注; Android开发相关的@ @安卓大王子 @drakeet @胡凯me
@googdev@Android笔记 @技术小黑屋 @代码家 @廖祜秋 liaohuqiu_秋百万;iOS开发相关的@onevcat @唐巧_boy
@SwiftGG翻译组 @CocoaChina @叶孤城 @github精选
@SwiftLanguage @好东西传送门 等;
博客园头条的最多评论、最多推荐都是系统自动控制的,所 以如果你文章够好,不妨厚脸皮邀请朋友们给你评论推荐;
在你的微信公众号没有获得很多关注的情况下,建议同时投 稿其他的大号;
3、不断学习新东西:编程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不断涌现出新 的技术,想成为技术圈网红,必须要时刻关心整个技术行业 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将心得分享出来!
4、坚持下去:想在网络长期保持自己的个人品牌非常简单, 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坚持长时间高质量输出原创文章。
5、扭正心态,迎接技术圈娱乐化:上周在diycode发布
《GitHub 中国区前 100 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技术圈引 起非常大的讨论,到底该不该采用粉丝数去排名?!我想借 用justjavac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能进入榜单的大概有3种,要
么技强,要么会经营,要么不仅技术能力强而且会经营。我 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经营:经营我们的技术,经营我们的 时间,经营我们的感情,……而经营我们的社区影响力,也 是打造个人品牌的一部分。”
你写一篇文章爆红,是眼球不是品牌;你写一百篇文章,篇 篇有人看,是积累也不是品牌;你每年写一百篇文章,坚持 了七年,提起某个领域,大家首先就是想到你,这才是品 牌。
我自己目前能力有限看到想到就这么多,能帮助多少都是个 未知数,但是我知道在这条路上如果有人帮助自己是多么开 心与幸福的一件事情,就这样我去饭饭,杭州下雨啦。
2018-09-19(82赞)
评论区:
喵喵叫 : 文章能写这么长,很棒,赞一个。 btw,从写文的角度来讲,一次只打一个点,读者的吸收和互动会不会更好?尤 其针对时下的碎片化阅读来说~ 很抱歉我没有认真的读完(感觉对不起你的劳动成果),能感受到你很可爱,想分享的东 西很多,每个观点拆解开,一天发一个,我想可能效果更好。 若有得罪的地方,请一笑而过~古耐[月亮]
莎莎 : 认识自己的平庸,为了更好的生活质量,赞 吉橙君 : 太长了,收藏有空慢慢看
我是一只小老虎 : 一般收藏了就不会看了
小八 :
小八 : 这是昨天吃饭饭 阿枫 : 真能写
唐棣 : 求楼主公众号名字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