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大家的分享,

阿狼的思维 : 刚看完大家的分享,提到了“场景化”,“认知与 感知”。说说我的看法。 听别人讲宇宙天体,听懂了,大脑有 了这个概念这就是认知,但是很难通过这种信息让我们身体 上感觉到它。然后跟你说,酷热的夏天40度高温,刚打完篮 球大汗淋漓,然后走进空调房,你闭上眼一想就能感觉到那 种舒畅的快感,这是感知。 认知通过大脑获得,感知通过体 验获得,那为什么营销需要场景化,让用户尽量能够感知 呢? 认知是感知的基础,感知是认知的升华,认知是对概念 的理解,感知是对现象的体验。 用户需求都是在特定的场景 下诞生的,比如苹果X出来了,大家都知道了,但是知道了不 一定买。然后在公司喜欢上一个女的,为了追求她包装自 己,这个时候就想买了,恰逢在电梯里看到苹果广告“一个男 的穿着白衬衣拿着苹果X打电话,受到旁边的女性青睐”,一 下子就扎心了,这个时候买苹果X的欲望就很强了,没准会把 那件白衬衣也买下来。 认知触动思维,感知触动情绪,情绪 推进行为。 做培训的招生的时候,“最新技术3天破万引爆流 量”商家都能认知这个概念,但是对情绪的推动不大,然而加 上N张流量暴涨数据图,情绪推动就大了,行为发生的概率就 会大大增加。 用户需求萌生的时候已附带了场景,只要我们 呈现的场景无限接近用户期待的场景,当用户看到立马触动 内心“哇,这就是我想要的”,所以我们必须了解用户行为特 征,客户需要的不是你的产品,而是获得你这个产品之后带 来的体验,所以,弄清楚用户用你的产品有什么样的目标, 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甚至用户如何通过你的产品来达到特 定的目的,通过场景的描述呈现出来这是营销的基本功。 任 何一款产品设计初衷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类型的用户某种场景 下的某项需求,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是实现供需匹配,供需 匹配不单指商品或服务需求上的匹配还包括需求时间与满足 时间的匹配。 多关注消费主力军的生活日常,从场景中找新

需求,在需求上融场景。

2018-10-19

评论区:

阿辉(私人号) : 狼哥的总结能力太强了 紫龙℃ : 狼哥真不愧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 言若非 (号满加ya* : 说的太好了

卧龙 : 说的清楚明白,功力深厚[鼓掌]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