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看什么#新认
杨同学 : #我在看什么#新认知思考#高效学习法
《把握文章的逻辑,看法制节目来告诉你》 如果你想学习写作,万事万物都可以学习。--题记 最近回家,发现我妈迷上了手机短视频。她关注的内容有两
个:广场舞和法制破案故事。
每当她手机里传出破案那紧张急促又熟悉的BGM(背景音 乐)时,我总是说:这有些是骗人的(不是事实)。
而我妈非是不听,就要看就要看! 后来,我也禁不住那BGM和主持人的叙述诱惑,和我妈一
起,一惊一乍看了起来…
看了几个破案故事后,我的天呐,原来这样的叙述方式和写 作逻辑真是如出一辙,这样的方式运用到写作逻辑上,那还 真是十分GOOD!
〖破案故事-结果先行〗 我相信大伙也或多或少看过一些法制破案故事。 一般都是,有一天,王某在钓鱼的时候,突然发现河边漂浮
着一个包裹,打开一看…(⊙o⊙)哇!
(这时候,背景音乐悬疑感要有,让后王某受到惊吓『你可 以脑补惊吓程度』去报警)
这就是进入场景结果先行,这下主持人会引导观众,这是哪 位死者?又是哪个如此丧心病狂痛下杀手…
看到这里,我想问你,已经被带入场景的你,是不是也想跟 随主持人的思路,毫无悬念地想知道结果看下去,看下去, 看下去…
〖破案故事-延伸故事进展〗 接下来,警察开始介入,排查锁定范围,最终确定受害者的
归属家庭。然后根据受害人生前最后时间的信息开始抽丝剥
茧,确定嫌疑人(隔壁张某最近有些反常,警察一来受害人
家,他就不见了)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发现故事有进展了,由此破案延伸出了 新的人物故事,新的疑点又出来了-张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 是不是就是嫌疑人呢?由此故事开始随着时间,程度的推 进…
〖破案故事-出现转折〗 这时候,顺理成章,警察开始聚焦张某,一般出现两个情
况:
1.看似嫌疑的张某,排查最后却跟他没关系,于是破案陷入僵 局,再次寻找新的疑点,新的疑点产生(受害人手机生前的 微信,电话还有一个刘某…)
2.排查结果嫌疑人就是张某,于是张某发现警察抓他,他开始 到处逃,警察分析他的逃离情况实施抓捕计划…
这个时候,故事进入了转折点,节奏和程度都加快加深。继 续看下去是你想要知道故事结果的必经之路。
写作的时候,你是不是也需要达到文中的巅峰时刻,亮点核 心点聚焦在这一块〖“峰终”中的峰值体验不要忘〗
〖破案故事-故事开始牵出故事〗 警察经过艰难险阻,最后将张某或者刘某缉拿归案。接下
来,进入审讯环节(他或者很直白召了,他或者一直不肯
召,于是审讯人找到他的情感弱点进行攻击,最终他对于犯
罪事实供认不讳…)
由此又引发出了犯罪嫌疑人与受害者的故事…(从认识到造 成悲剧,各种起承转合…)
法官终审判决如下…受害者家人情绪激动,被告者留下忏悔 的泪水…
故事就这样有了结果,作为观众的你随着故事的进展开始情 绪波动,不胜唏嘘…但是还没完。
〖破案故事-总结反思〗 故事结束了,主持人开始总结这起法制故事,针对教育,针
对感情,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不让悲剧重演。 主持人的话让你的思考也进入反思和共鸣。
这个法制故事就到此结束了,但是它的创造的社交币还在延 续:我妈跟我探讨这个故事中的一些细节,和感到可惜。我 妈跟街坊坐一起乘凉聊天的时候,又会谈到看的这个法制故 事…
接下来,我们回头想想,这样的叙述方式是不是和写作方式 很相似。
1.开始的结果先行,制造好奇点。
2.故事开始随着时间进展,延伸其他人出来,进展程度越来越 深,依然出现疑点。
3.破案过程中出现转折,开始让故事更有看点,观众印象也深 刻起来。
4.故事开始有了社交原力。
粥老师在谈写作的“作者逻辑和读者逻辑”时谈到,作者是由 内而外去展现,读者是由外进入读者的内心,中间的媒介是 文字。
所以粥老师在谈到写作逻辑时说:“用逻辑的方式去推理整篇 文章的脉络,用归纳的方式去叙述呈现”。
看法制故事,你会发现它的逻辑紧密到让你不看下去心里难 受。这种心理性想看的冲动,不断出现的疑点让你欲罢不
能。
仔细再想想,一部电视剧,一部好电影,一个综艺节目。都 会有这样的逻辑看点,“峰终定律”贯穿其中。尤其是电视 剧,看多了你就知道,一集电视剧中进展到看点时,插播广 告时刻就到了,正看到兴奋时,结束了,下集预告出现了…
我们稍微转换一下,哇哈哈,这些都可以是写作的知识点。 只要你留心,万事万物都可以看到写作的知识点和思路。
【后记】 这篇之前有一个构思,准备理清楚了再写。发现还真是不能
等想清楚了再写,因为始终是想不清楚的。于是动笔,就写
出来了。快马加鞭,拖延再见!
2019-08-25(23赞)
评论区:
章子 : 很巧的是你妈妈的着迷点和我的爱好相同。[调皮]
杨同学 : 哈哈…法制节目,除非不看,一看就根本停不下来
章子 : 甚至忘了做饭有没有?
杨同学 : 有一次,她把绿豆汤煮成了黑豆汤,煮糊了…哈哈
章子 : 我就不好意思说了,不知为发生这样的事,看过“别人”多少次黑脸了。哈哈哈…竟然找到了知音~知己,奥~
不,“同类”。哈哈哈
杨同学 : 哈哈…电饭锅的钢筋锅都乌黑乌黑的了
静妍 : 分析的很透彻
杨同学 : 这个评价有点高啊,不过很开心!
Tim Ting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