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那个腹中空空

《别做那个腹中空空的人》

今天在《十点课堂》读了一句话打动了我“生活中有一种人, 读一本书相当于别人读10本书;而另一种人读10本就像一本 也没读一样。”

我的第一反应马上想知道我属于哪一种人,继续读后,弄清 楚了第一种读书人做法:每读一个概念或书本都会用自己的语 言进行简单的罗列、复述和连接背景知识。(就像星友熊小 帅做的那样)

另一种人读书的做法:给自己定了读书计划,认真执行的也 好,可是读了那么多书,记住的甚少,在回想时靠翻读书笔 记,还不能够用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概括出来。我多半就是 这种情况了。

我有些崩溃,原以为读书只要数量大一定没错,不是古人也 有一句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吗?然而确实有问题! 读书是 要多读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要理解。

少了这关键的一个步骤,就被定为“自嗨式读书”了。这个定 论指,书读的多“没用就没用”,腹中依然空空如也,是浪费 了时间和生命。

什么是自嗨式读书?字面看,就是自己爽而不管别人的感 受。延伸到读书上,指只沉浸在读书的满足感中,并没深入 弄懂其中的意义,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

什么是内化?就是理解其中的内涵,最终与自己的背景知识 连接,从中得到启发和产生感悟。

怎样做才能内化?回答这个问题前,先了解一下知识的类 型,有两种类型的知识: 第一类知识侧重于知道某事物的名称; 第二类知识侧重于了解和认识某事。

这并不是一回事,“知道某事物的名称”只要知道事物表面的 名称,而“了解某事”就需要了解事情的内在联系和事情发生 的前因后果。如费曼教授说的“那个人说他知道自己的想法, 但无法表达,通常人们就无法知道他的想法”。

内化与“了解某事”有关。指读书了解某事时,得能通过分部 分析,弄清各个部分的关系与自己的已知道理发生连接,生 成自己的知识点。费曼教授有一个公式我们读书学习时不妨 学一下:

1.理解 把书中知道的重要概念,在一张白纸上写下来,用足够的词

汇和注意力来理解基本概念和关系,然后像对孩子讲那样,

用简单的语言写出一个孩子可理解的想法。

2.自审 再强迫自己在更深层次上理解这个概念,并简化自己想法之

间的关系。一旦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空白,无法解释清楚,这

暴露了自己能力的极限。再回到源材料重新学习,直到能用

基本话语解释它。

3.组织和简化

把读过的事组织和简化成一个简单的故事,大声说出来,如 果解释不简单或听起来令人困惑,表明理解方面还需要多些 训练。

4.传输 如果你真的想确定你是否理解,就把书中讲述的方法教给另

一个人,这不仅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个不同思维

方式的窗口,可以让你内化思考从头开始重构它们。

喜欢读书的人是力求上进的人,“然上进并举思想深邃更佳 矣”,避免腹中空的办法,即刻注意训练是最好的选择。

链接一篇从粥左罗原创中分化出来的文章,作为本篇的例 子。

我是章子,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努力的向上生长。

真正高情商的人,讲的不是道理,而是情绪

2019-01-14(25赞)

评论区:

吴维杰® : 层层解析,读起来很容易理解。感谢你分享。 章子 : 谢谢你!点赞很高兴。

文文 : 优秀啊

image

章子 : 能得到我心中的咖表扬,顿时觉得我真的“优秀”了,呵呵/::> 谢谢啊!

静水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