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源。

李源 : 大家好,我是李源。 这是我加入星球的第一次分享~[玫瑰]

《为什么迟迟不动笔——致想要写作却还在犹豫的你》 正式开始之前我必须得承认,距离上次动笔写文章,已经有

一年了。

这篇文章写给你,也写给曾经那个懦弱的自己。

你是否和我一样,看了许多书,有表达的欲望,却总是怕自 己写的太烂,迟迟没有动笔?

对于网络上充斥的各种哗众取宠的内容有些瞧不上,但自己 的实力又无法产出优质的内容。

总觉得自己储备还不够,时机未到。 嘿、朋友,该醒醒了! 不要再去等待什么最好的契机,如果有,那就是现在。

其实想要开始很简单,就像我写这篇文章,在动笔之前大脑 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要写什么。

但在敲下第一个字之后,接下来顺畅了很多。建立大纲、查 找案例、填充内容……一切都迎刃而解。

就像骑自行车,蹬第一下总是最耗费力气的,后面就轻松多

了。

那为什么我们一直拖着不去写呢? 大多是这几个原因造成的: 1.害怕失败

我们怕的不是拼尽全力,而是怕拼尽全力还是输了。比起承 认自己能力无能,还是承认懒比较容易接受一些。

于是就开始自我设限,给自己找各种理由不去动笔。 心里却还抱着幻想,觉得自己只是选择了不去做而已,如果

去做,一定会如何如何……

2.懒 写过文章的都知道,输出是一件很耗费精力的事情。一篇读

者几分钟就可以看完的文章,背后是作者几个小时的努力。

不仅要逐字逐句的修改,甚至不满意还要推倒重来。你现在 看到的这段文字就写了两遍。

写到一半发现有问题,又重新开始,之前的两千多字全部废 掉。如果没有足够强的内驱力,很难长期写下去。

3.存货有限,难以持续输出 每当动笔时总会发出“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

我的老师说过一句另我印象深刻的话,他谈到“作为老师,想 要讲出一滴水,肚子里需要有一缸水才行。”

写作也一样,想要输出一篇优质的文章,背后需要有庞大的 知识结构来支撑。

就像前段时间左罗哥谈到的,有读者问他写一篇文章需要多 久,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我们看到写作用了三个小时,但我们看不到的是背后几年, 甚至十几年的长期阅读与输出的功底。

4.短期看不到效益 这也是大多人望而却步的一个主要原因。大家都知道写作能

力很关键,优秀的写作能力,可以给自己带来收益。

但是回报周期太久了,而且收益并不确定。 面临这种状况,许多觉得写作能力只是锦上添花的人,就慢

慢放弃了。

那么,既然困难重重,为什么还要坚持写作呢? 1、输出可以强化知识的吸收和掌握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

常规阅读只能吸收大约10%的学习内容。

而通过输出,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他人,则可以将这个比例 提高到90%。

这个过程有利于知识内化,在“教中学”不仅 可以强化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还可以为他人带来新知,何 乐而不为?

2、输出可以检验我们对知识的吸收程度 你有没有觉得读了很多书,回想起来,大脑总是一片空白; 参加了一堆课程,当时觉得醍醐灌顶,没几天发现一个知识

点都回忆不起来;

看文章的时候拍案叫绝,甚至还记了一大堆笔记,感觉自己 收获满满,但不知道该如何运用…

别慌,你不是一个人…… 输入信息之后,我们的大脑会给形成一种“我掌握了它”的错

觉。

但事实是,你仅仅是“知道”,或者更准确的是“见过”而已。大 脑让自己相信,我在学习。

这个时候输出就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方法。 明明觉得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却无法清晰准确的表达出

来。

不要怀疑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是你没有真正吸收内化造成的

虚假学习结果。

3、输出可以倒逼输入 你平时学习是不是先通过阅读、听课等方式输入,再去总结

提炼输出?反正我是……

这个方法是我们最常用的,但缺陷在于比较低效,而且没有 目的性,即使当时学会了,由于长期不去实践,最终大多都 会忘记。

用输出倒逼输入的方法,优势在于有的放矢,用史蒂芬·柯维 的话来讲,这叫做“以终为始”。

怎么做呢? 先制定一个目标,明白自己要干什么。再通过查找各种资

料,采用多种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

这个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可以直接运用,因此会比漫无目的的 被动输入效果好很多,也更不容易忘记。

好了,说了原因,该聊聊怎么干了。 1、千万不要完美主义 得到CEO脱不花有一条鲁莽定律:

先搞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

我们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不管从文笔、结构、还是内容的质 量都会很差,这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先搞起来,去尝试,让读者去评判,得 到反馈后不断调整,再去尝试…

如初循环,才能更高效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 如果一定要达到完美的水平再发出来。

那很抱歉,你永远也别想写出一篇文章。

我们熟悉的软件行业深谙此道,一款软件在推出时,肯定会 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怎么办?

等到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完再上线吗?错! 只要大体上可以运行,就立马上线去试错,让用户发现问

题,然后迅速解决。

小米的MIUI系统,当时就是凭借着一周一次的迭代速度,迅 速占领了市场。

直到今天,MIUI仍不完美,依旧在不断更新,但是并不妨碍 它成为安卓阵营里最好用的系统之一。

你有兴趣可以翻翻滴滴早期在应用商店的评价,会发现很多 有趣的评论:什么破软件,叫了一台车都两个小时了还没 来,卸载!

但就是这样,顶着压力,接受批评,小米和滴滴才成长为如 今的巨头。

不仅仅是它们,所有我们现在觉得比较“完美”的产品,都经 历了这样的成长过程。

2、采用崩溃疗法

这是我在遇到一个恐惧的问题时,最常采用的一个方法:直 接设想一个最坏的结果,看自己是否可以接受。结果,绝大 多数情况下,发现自己都可以接受。

这个方法亲测有效! 我们去试想一下,即使我们写的一塌糊涂,其烂无比,那又

能怎么样呢?会给自己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吗?很明显不

会!

之前看过一个临终采访的资料,当问及这一生有什么遗憾 时,人们绝大多数都说后悔没有做什么事情,极少有人为做 过什么事情而后悔,哪怕结果是失败的。

3、持续输入 想要长期输出,没有持续输入是不可能的。

比较好的方式是给自己固定一个学习时间,可以是早晨,也 可以是晚上,依据个人情况而定。

一旦固定下来,只要到了这个时间,就应该放下其他事情去 学习,雷打不动。

另外,输入内容也很关键,想要学习某一个领域的知识,还 是要去啃一些经典的教科书。

可能你看几十本通俗心理学书籍,都比不上一本《心理学与 生活》的信息密度大。

只有这样长时间高强度的输入,才能为持续输出提供强有力 的支撑。

4、延迟满足 这是今日头条的CEO张一鸣极其推崇的一种能力,但也是大

多数人缺乏的能力。

所以他创立的头条和抖音才能吸引数以亿计的人沉浸其中, 难以自拔。

写作的确短期看不到效益,但我们想一下,哪一个可以让我 们受益颇多的事情可以立马见效?

无论是读书、健身、还是英语,都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带来 收益。当然,坚持下来之后,收益也是巨大的,可以让我们 终生受用。

最后推荐一些写作常用的工具和网站: 排版工具:

秀米: 特点是样式多,比较主流。

操作方便,直接应用模板就可以。

135编辑器: 特点是样式巨多,复制到公众号很方便。 需要注册一个账号。

I排版: 优点在于会提供一些公众号运营经验,能用好这三个排版工 具,就足以编辑出精美的图文了。

优质配图网站推荐:

500PX

号称最出色的摄影社区,图片均由专业摄影师上传。

图片清晰度高,数量大,且采用专业算法对照片进行打分,

便于挑选。

Unsplash 图片分辨率高,清晰度好。图片具有设计感,且可以免版权 和免授权使用。 图片量足够大,搜索功能很精准,可以很方便地将图片收藏

和保存。

一次刷知乎看到一个大V说的一句话深以为然: 最开始不要完美主义,只要你去做,哪怕开始做的像坨屎也

没关系,坚持做,就一定会越做越好!

人常常高估短时间所能带来的改变,而低估了长时间坚持所 能带来的改变。

我写的这么烂都已经动笔了,你什么时候开始呢? 2019-04-13(24赞)

评论区:

张晓双 : 写出了我的心声,写得很全面很好呀 李源 : 谢谢你的认可,一起加油哦

星里浣 : 现在开始写,是为了以后写的更好,加油。

李源 : 先定个小目标,经常分享优质内容。 向优秀的你学习!

若水 : 要坚持日更么?看阅读量上不去,觉得要停下脚步。放松,阅读

李源 : 我觉得需要根据你个人情况来决定。 可以日更,但前提是文章质量要高。 如果强求自己日更,导致文章质量很低,

那就得不偿失了。 想要持续输出,大量高强度的输入是必须的。 尤其是要啃一些信息密度比较高的书籍。 自己觉得需要

停下来,可以先去休息一下。 这是一场马拉松,不必担心和别人差一个身位。 加油

若水 : 嗯嗯,好像老师呀

李源 : 我也是刚刚开始,我们一起加油!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