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加入

大家好,这是我加入星球的第83次分享,请大家多多指教

《张泉灵:你连个助理都当不好,还想要成功?》

今天看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内容其实很简单,张泉灵 老师手把手教你当助理。

其实在职场中助理这个职位很看个人能力,有很强的可塑 性。你如果在公司,连助理都干不好,那就别想成功了

张泉灵是紫牛基金联合创始人、前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现 任少年得到董事长。

她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不要用职业的天花板来限制自己, 而是要用个人能量来定义事业的大小。

下面我跟大家来分享一下这篇的精彩内容,从一个怎么当助 理的故事开始。

张泉灵老师说自己交给助理两个工作,一个是每天收集一些 行业动态,发到工作群里。

另一个,看看年底了,给基金的出资人和合作伙伴们送点礼 物。

姑娘挺勤奋,马上开始选礼物,让基金每个员工报自己的合 作机构名单。

行业动态第二天就出现在了工作群里,大家纷纷点赞。姑娘 也挺兴奋。

当然,有些事情习惯了就热情不高了。一方面,过了几天, 发在工作群里的行业日报成了惯例,扔下来,水花都没有一 个。

于是,行业动态也开始有一搭没一搭。 关键是,没一搭的时候,也没人有异议。另一方面,第一批

礼物很快送出去了。

又过了几天,姑娘表达了一些担心,因为助理这工作听上去 职业门槛不高,天花板挺低,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于是,张泉灵老师召集大家开了个会。说说她怎么看待助理 这个工作。

助理可以做成打杂,也可以做成全公司的资源拥有者,就看 自己怎么想。

先来说说行业动态日报吧。 其实,这是一个要求相当高的工作。 从哪里收集?为什么是这几条?为什么觉得代表了行业趋

势?要想做好,其实要求有行业的敏感度和判断力。

比如一条A公司收购B公司的日报里,涉及了收购案的标的、 价格、业务、时机。

不管别人看不看,自己坚持每天做,一定会比大多数人看得 多,对行业的理解更深。而投资本来就是个靠信息和判断力 吃饭的事情。

但是,这对个人成长来说,还只是开始。 既然要做行业动态,肯定要接触大量的科技和投资圈媒体 在每天摘编的过程中,有没有去尝试判断它们的价值? 有没有试图和有影响力的媒体建立联系? 又有没有试图去寻找那些质量不错又用户偏少的媒体,认识

他们的编辑?

为什么要找质量不错用户又偏少的媒体呢? 因为,既然每天要摘编精华 为什么只给基金那几个人看呢?

为什么不转到我们的投资公司群里,作为一种投后服务呢?

再扩大一点,在投资也要做市场的今天,为什么不利用我们 的公众号,或者我和傅盛的公众号去做更多的传播呢?

既可以影响更多的创业者,又帮那些科技媒体做了再传播, 那么媒体关系是不是就更好相处呢?

一旦和编辑们建立了工作上的惺惺相惜和私交上的互相帮 忙,你说,摘抄还只是摘抄吗?

再说说送礼。送礼从来都是学问,涉及到送谁,送什么。

送谁,让基金的每个人把各自要送的名单收集齐了,是不是 等于也把整个基金的协作关系理清了?哪里有缺失是不是也 一目了然?

送什么,我们自己投资的公司的产品是不是更好,既帮助创 业公司打开市场,又让我们的协作关系出资人看到了我们的 投资成果。

同时,也等于对投资公司做了一次检验。 另外,除了礼物本身,要不要一个小的心意卡?上面写什

么,怎么表达感谢?

这礼物多送几次,是不是整个公司的资源,你都了如指掌? 助理,真心是个想象力空间很大的职业,就看你怎么想。 张泉灵老师表示:其实,她也当过助理,在她已经是所谓的

知名主持人之后。

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她被中央台的新闻中心安排 在国际传播中心采访所有的奥运冠军们,特好的活儿吧,露 脸还不算累。

但是,当时有证件能够进入国际传播中心的央视新闻中心的 员工,连她只有3个,任务真的很重,根本忙不过来。

张泉灵老师就主动当上了助理,买咖啡买饭,查资料问行 家。直到今天,她在体育界的人脉大多来自那两周的助理工 作。

她从央视离职当投资人,很多人问她,你为什么不当主持 人,来做一只一亿多的小基金,从收益看,似乎不划算。

张泉灵老师说,你不能静态地去看一件事情和一个职业。静 态地看,助理只是助理。

我要看的是,平台有多大价值,我能学到什么。 她一转身,就去了一个一群大佬支撑的基金 她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多少商学院永不会有的东西,何况他们

还放手让她折腾,能在实战中学习。

这不是最好的机会是什么? 张泉灵老师说她真心感激。 同样的,做天使投资,也不能静态去看一个企业。

她一直在寻找那种当助理也能掌握住全公司资源的创业者

他们注定在用自己的能量定义事业的大小,而不是用职业的 天花板来计算自己的付出与得到,他们注定不一般。

今天跟大家分享张泉灵老师的故事,其实就想说一点,公司 里职位的价值,很多时候不是由领导决定的,而是由你决定 的。

你的思考和努力决定了你日后的成长和发展, 现在大家可以思考下,你现在在公司的职位,能深挖出什么 样的东西?

2019-03-28(25赞)

评论区:

JC : 用自己的能量定义事业的大小,而不是用职业的天花板来计算自己的付出与得到;不管别人看不看,坚持每天做,一 定会比大多数人看得多,对行业的理解更深。 谢谢分享

link : 加油↖(^ω^)↗

植少姻 : 2019.03.27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