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孙瑞希:
孙瑞希-生涯咨询师 :
作者 | 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今日头条签约作 者,青云计划外部评审团成员。专注分享成长干货,推动你 的职场进化。
【01】 你所谓的坚持,不过是放不下的执念
今年6月,52岁的四川大叔梁实再次参加高考。从1983年开始 参考,刨除间断的几年,这已经是梁实第23次走入高考考 场。
梁实的目标是一定要上重点大学。这些年,他不是没有机会 读大学,期间有两次他的分数已经过了本科线,但他说什么 也不肯上二本,就放弃了。
6月22日晚上梁实查到他今年的高考成绩为462分,超二本线3
分,距离四川理科一本线还有将近100分的差距。
梁实说,他对这个分数不太满意:“我的目标还是四川大学这 样的一本院校。今年这个成绩真的太让我难过了,我肯定不 能放弃,明年接着考。”
面对“执迷不悟”的梁实,家人曾一度反对。妻子对他既怨怼 又无奈,儿子与他冷战了近4年。
网友们对他参加高考的态度,也从最初的赞扬变成了一片反 对,人们称他为“高考钉子户”。
坚持梦想是令人尊敬的,但是当梦想变成了执念,这种“一根 筋”似的的人生选择多半已经不是当初自己想要的样子了。
其实,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钉子户”。为了圆一个梦,他 们坚信“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在不断死磕中屡战屡 败。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些人偏偏要挑那条最难走的死胡同, 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剧。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坚持。当你的坚持只是一种精神寄托 或执念,那它根本就不值得点赞。
这种错误的坚持不但会浪费你的心智带宽,也会让你离成功 和幸福越来越远。
【02】 为什么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重要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坚持一项任务的能力,是人们成功 的重要因素。但同样有研究表明,坚持也有不好的地方。
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安德烈·史派瑟在一 篇文章中曾经探讨了为什么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重要。
1、在执着于某个目标的同时,意味着你可能会忽视更好的替 代方案
我老家的县城高中曾经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学生,很多人不知 道他的真实姓名,只知道他叫“马抗战”。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呢?因为他连续8年参加高考。
马抗战是理科生,学习成绩不错,他的理想是考入清华大 学。他上学那会儿是先报志愿再出分数,与今天刚好相反。
头一年报志愿,马抗战根据平时模拟考试成绩预估了分数, 结果高考发挥不理想,成绩没过重点线,落榜。
马抗战选择了复读,第二年高考,他的成绩不错,超出重点 线不少分,也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但他非清华大学不 去,又选择复读。
就这样,每年他的分数要么是小幅提升,要么是小幅回落。 总之,去重点院校没问题,就是离清华大学尚有一段距离。
那时高考报考有年龄限制,不能超过25岁。到了第八年,马 抗战的分数还是老样子,这一年要是再不走,他年龄超标, 来年就没有机会报考了。
不得已,马抗战不情不愿地去了一所重点大学,而同类型的 大学,他明明可以在第二次参加高考时就去读。同一个结 果,他耽误了整整6年。
坚持有意义的事情当然很好,但不愿放弃的人,有时候会浪 费自己的才华在那些很难实现的事情上。
2、错误的坚持,就算最后达成了目标,也可能会导致亲密关 系变得糟糕
我做生涯咨询和职业辅导的这些年,接触过很多执拗地坚持 一件事的人,无论这件事做成没做成,他们通常都要面对一 段糟糕的亲密关系。
苏德明是一家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他工作认真负 责,就是人际关系特别糟糕。尽管技术不错,但是由于他总 是不能处理好与项目经理的关系,因此像临时工一样,几乎 每年都要重新找工作。
他把工作的不稳定归因于自己没有一个能“镇”得住公司的硬 件,于是决定考造价工程师。备考过程十分艰苦,中间有一 年为了全心迎战,他辞了职。妻子一人赚钱养活全家,夫妻 关系瞬间紧张,矛盾不断。
苏德明最终并没有考上造价工程师,反倒白白浪费了工作机 会。这段经历引发的家庭矛盾,让他觉得比求职和备考还要 痛苦。
路走不通的时候,不是路到了尽头,而是提醒你该转弯了。 不做无谓的死磕,那是对生命的挥霍! 3、在错误的路上狂奔,挫败感会让你身心受损 很多事情不是坚持一把就能成功,那些没有现实可能性或现
实可能性很小的目标,会让人们在一次次挫败中身心俱疲、
压力山大,严重者会造成抑郁症状。
因此,当你一次次质疑自己要不要坚持的时候,想一想成 本、风险以及现实可能性。
改变不了就去适应,人只有学会融通,才能走得更远。
【03】 怎样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坚持
不深入思考,只知道坚持是不行的。那么,遇到困难和问题 时,该怎样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坚持下去呢?
前谷歌日本公司总裁辻野晃一郎在《》一书中提出:成功就 是要坚持“Why”,而适时舍弃“How”。
辻野晃一郎认为,凡事都分两种场合,一种是“要愚笨地坚持 做到最后”,另一种是“要有勇气中途放弃”。
这二者是否矛盾呢?他说:“愚笨地坚持做到最后非常重要, 放弃也同样重要,而能够有所区分才是最重要的。”
人们可以通过“Why”和“How”来区分是要坚持做到最后还是要 中途放弃。
“Why”是指做一件事的目的,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How”是指做一件事的方法,即“如何能达到这个目的”。
一般来说,属于“Why”的部分应该毫不动摇地、愚笨地坚持做 到最后。属于“How”的部分是实现“Why”的方法,一旦发现用 某种方法不能实现目的,完全可以中途放弃。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说人生的目标是“Why”,那么高考就 属于“How”。
参加高考只不过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一种方法,但是实现人生 目标不只有高考这一种方法。所以,此路不通,可以绕行。
人生中的很多事都是如此。你可以选择在北上广生活,也可 以选择回老家生活;你可以选择进A公司,也可以选择去B公 司。
无论做出什么选择,你选对方法的前提是,首先要有个明确 的目标,这样你才能敏锐地觉察到应该舍弃的东西,而不是 错过时机。
放不下的,叫执念,脱不下的,叫羁绊。 执念生了根,发了芽,便成了魔。执念已久得来的东西,多
半已经不是当初自己想要的样子了。
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 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既然这样,就放 宽心态,顺其自然便好。“52岁四川大叔参加高考23次引热 议”:无谓的死磕,是对生命的挥霍 谷歌的断舍离
2019-06-26(14赞)
评论区:
闪电焦 : 写得真好啊
增雄 : 读后,就反思自己一根筋没
link : 《原则》作者雷·达里奥说目标并不仅仅是“你想要什么”。现实是你想要的东西太多了,不可能全都得到。 一个面对现
实的人必须把“目标( goals)和“渴望( desires)”区别开来。 我渴望一天到晚读小说、渴望多吃美食、渴望写出漂亮的文章还渴
望減肥一一但是我知道这些渴望不可能都满足。所以你必须给你 想要的东西排列一个优先级。 “目标”,就是你愿意放弃其
他、来最终争取的东西。目标是你的价值观决定的。
孙瑞希-生涯咨询师 : 感谢支持哦[握手]
孙瑞希-生涯咨询师 : [憨笑] 美好是经验,糟糕是经历,仅此而已。
孙瑞希-生涯咨询师 : 懂取舍,知进退,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也是一道难题。
静水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