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从小最能打架
《那个从小最能打架的人,公司估值1个亿:思考,是你通往 自由的必经之路》
你打过架吗? 男生,这个答案应该没悬念。女生的话,至少打过男生或者
看见过男生打架,搞不好他们还是为了你打起来的,hhh。
虽说打架不对,但在青春期,打架是一门必修课。鲜衣怒马 的少年们,总怀着仗剑走天涯的梦,只不过校规国法禁止携 带管制刀具,便只好诉诸赤手空拳。
然而,同样是打架,大部分人顶多把别人打进医务室,或者 把自己打进医务室。可有的人就比较厉害了,不仅能把人打 进医务室,还能打出一套逆袭人生、改变命运的方法来......
这个“有的人”,叫李靖(现在大家都叫他李叫兽),90后, 小时候是学校里最能打架的熊孩子之一。
不过,这个熊孩子后来并没有实现“仗拳走天涯”的江湖梦, 而是走了一条“年少有为”的高速公路:
大学读的是武汉大学,毕业即被保研到清华;读研期间做了 个公众号「李叫兽」,一周写一篇,写到50万用户(现在肯 定不止这个数了),顺便创办了一家公司;2016年年底,李 叫兽的公司被百度估值1个亿收购,他也成了百度最年轻的副 总裁,年仅25岁。
(2018年4月,李叫兽从百度离职,现已开启新的人生)
人生履历如此华丽,堪称踩了狗屎运...... 从“最能打架的熊孩子”到“百度最年轻副总裁”的距离,可以说
隔着一整条银河。到底是什么让他们相遇在光年之外?为什
么又说思考是一条通往自由的必经之路?
故事的小黄花,还得飘回2005年的那个夏天......
01✉
最能打架的孩子是怎么练成的?
那一年的夏天,《魔兽世界》在中国大陆正式开始商业运 营,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上市,而我们的李叫兽,在山 东莱芜的街头整天跟人打架。
一般来说,打架嘛,谁拳头硬谁就最厉害,「弱肉强食」是 亘古不变的丛林法则。但这个世界总有些不甘心的人,尽管 他们身板不如别人高,力气不如别人大,但好胜心比谁都 强,总想着把别人打趴下,自己当大哥。
李叫兽就是这样的人。 可不甘心归不甘心,14岁的李叫兽只是个干瘦少年,论打
架,体力体形都不占任何优势,经常被揍得够呛。
每被揍一次,他心里的不甘便多一分,直到某天,命运的转 机出现了。
李叫兽开始思考打架之道...... 究竟如何才能取得打架的胜利? 很快,李叫兽惊讶地发现,大多数少年无非都是在靠体力和
勇猛争取打架的胜利,却从来没有想过额外做点什么。包括
班上那些打架排前几名的同学,他们基本都是脾气一上来就
跟人打起来了
这些喜欢"无脑上"的少年,像极了今天召唤师峡谷里那群"一 生全靠浪"的召唤师。
但李叫兽不喜欢"浪",他想成为一个顺风飞翔的强者。 他要顺的那股风,叫:实力不够,套路来凑。 他买来了诸如《散打套路》《截拳道秘籍》《中国武警擒拿
术揭秘》之类的书开始学习,成了所有孩子当中唯一一个研
究打架套路的人。
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打架的孩 子当中,却没有一个像李叫兽。
别的孩子都把打架当成一场“勇敢者的游戏”,只知道挥舞拳 头,李叫兽却学会了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策略指导行动。
从街边小贩那里买来各种研究打架方法的书之后,李叫兽用 一个小本把各种流派打架的技法和策略都记录了下来,然后 将有冲突的删去,相同的总结出来,再寻找最简单,最易学
易会的套路去练习。
比如打架前怎么消耗对方体力?怎么才能让自己占据优势? 侧踢应该怎么踢?怎么踢更有效?搞懂了这些思路之后,接 下来就是不断刻意练习。
很快,这些套路就开始发挥威力,不高不壮的李叫兽,已经 能打趴很多比他更高更壮的孩子了。
理论→实战→继续学→继续练,李叫兽成功进入"顺风",打架 水平和江湖地位"扶摇直上九万里",很快成了学校打架界 的"至尊宝",男生对他敬而远之,女生对他心神往之。
李叫兽的这段打架往事,算是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知识改 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同时也宣告了「思考者的 胜利」:蛮干不如巧取。
直到后来的某一天,他成了"百度最年轻副总裁",当初参悟的 打架之道,仍在为他的前行发挥着余力。
02✉ “百度最年轻副总裁"的来路
大哲学家罗素说过,很多人宁愿死都不愿意思考。而李叫兽 恰恰相反,他“宁愿死”也要思考。
比如说,小学的自然课堂上,老师说皮球是有弹性的,但桌 子是没有弹性的,同学们都说对。李叫兽就会马上站起来反
驳:“不对。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所有东西都是有弹性的, 只是弹性大和弹性小的区别。”
比如说,老师问同学们有几个太阳,大家都说一个。李叫兽 就不服:“不对。其实有很多太阳,宇宙中每个地方都有恒 星,我们认为只有一个太阳,只不过因为其他恒星离我们太 远或者被挡住了。”
有李叫兽在的课堂,老师们都很恼火,但又拿他没办法(毕 竟人家说的是对的),于是就以"扰乱课堂秩序"为由把他给禁 言了......
严格来说,李叫兽的这两段课堂发言并不能算是在思考问 题,毕竟他已经知道了问题答案。但这绝对是他爱思考的有 力证据,一个不喜欢思考的人,根本就不会在乎桌子有没有 弹性、宇宙里有几个太阳,更不用说站出来反驳老师了。
很多人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根本懒得去想对不对,为什 么,但李叫兽凡事都会想对不对,为什么,如果想不通、弄 不懂,他就通过看书和各种方法找答案,直到彻底明白是怎 么回事。
那时候,李叫兽还很年轻,但他已经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 礼物,都早已经在暗中标注了方向。
或许,正因为从小超乎常人的思考欲望,才让李叫兽在以后 取得了常人所不能及的成就。
小时候,李叫兽还只会凭着「思考者的骄傲」跟老师"怼簿公 堂",长大后,李叫兽就学会了用「思考者的策略」把竞争 者"调虎离山"。
在武汉大学读市场营销专业时,李叫兽想保研到清华,可跟 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很多同学,竞争非常激烈。
更可怕的是,清华的每个专业,在武大都只招一名研究生。 也就是说,一个专业每多一个人报,被录取的几率就得打 折。所有的学生都噤若寒蝉,封起了嘴巴,对报考的方向严 格保密。
李叫兽就开始思考,既然他们都这样遮遮掩掩,那我就反着 来,高调宣布我要考的就是清华的营销专业,而且是一定能 考上的那种,你们看着办吧。
于是,所有学生都知道李叫兽要死磕营销专业了,为了避免 被这个疯子"拉下水",他们都避开了李叫兽报考的那个专业, 去选择其他胜算更大的专业。
后来的结果就是,李叫兽根本不需要和其他人竞争,因为压 根就没人来和他抢名额,它只要和分数线竞争就可以了。
就这样,李叫兽成功保研清华。 保研清华成功后,整个大四几乎就没啥事做了,于是他开始
思考自己的未来。
当时的李叫兽,想找个实习机会锻炼一下自己,可处处碰 壁,虽然他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和知识,却没人认可。然后他 就想,一定要突破这个怪圈,一定要想办法让别人认可自己 的知识和能力。
在思考梳理的过程中,李叫兽发现如果要突破这个怪圈,必 须要获得人脉,必须要得到一些更牛的人的认可,这是一个 必要条件。
那怎么办呢?
一个没有任何建树又不善交际的年轻人,要怎么得到更多、 更牛的人的认可?
不得不说,思路确实决定出路。 通过分析,李叫兽发现,其实获取人脉,意味着你要对别人
施加影响,而施加影响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通过关系施加影响,比如朋友间就更容易办成事;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输出某些东西来施加影响,比如你写一篇
文章或者拍一个视频,可能会被很多人看到,然后别人就认
识了你。
对李叫兽来说,通过关系施加影响,是劣势,通过输出施加 影响,则是优势。基于扬长避短的策略,他应该选择第二 种。分析来分析去,李叫兽发现做自媒体是个最佳方案。
于是,公众号「李叫兽」诞生了,李叫兽开始写作,并不断 思考优化自己的文章。
由于「李叫兽」持续在文案写作、策略、营销方面输出有价 值的方法、观点,在清华读研一的时候,李叫兽就已经是360 等公司的顾问。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又成为了插座学院、馒 头商学院等机构的授课讲师。大量的品牌开始找他合作,这 使得李叫兽在研二的时候就创办了自己的营销咨询公司。
至于后来的故事,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走上人生巅峰”—— 李叫兽的公司在2016年年底被百度估值1个亿收购,成为百度
最年轻的副总裁。
这,就是"百度最年轻副总裁"的来路,一条叫「思考」的来 路。
通过这条多数人不愿意走的路,李叫兽实现了少数人才能拥 有的精神自由:凡事有主见,凡事有办法。以及更少数人才 能拥有的财务自由,"挣了它一个亿"。
当然,故事总是很励志,道理总是很鸡汤,成功总是难看 清,李叫兽的成功,也充满偶然和不可复制性。
可谁的成功不是偶然,谁的成功又能轻易复制?
「质疑一切成功,怀疑一切美好」,这对我们没有任何好 处。我们应该明白,偶然的成功,也存在着必然的因素。不 可复制的成功,也有着可以学习的方法啊。
所以,我把我从李叫兽的故事里发现的必然因素和可以学习 的方法,总结成了这一句话:
03✉
思考 是你通往自由的必经之路
现在,让我们暂且忘了李叫兽,来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自
由?」
休个小长假,到大理洱海边找一个靠海民宿住下,把原来城 市中的同事、客户、早晚高峰等烦恼都切断,没人来打扰 你,你也无需服务任何人,这是自由吗?
周末在家宅着,不工作也不学习,想几点睡就几点睡,想几 点起就几点起,想干嘛就干嘛,这是自由吗?
这不是自由。这是自在。 自由和自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自在的本质是尽量避
免和周围的环境或人产生联系,无论你是在洱海边的民宿
里,还是宅在家里,都是希望和之前的生活尽量减少联系。
而自由,恰恰需要你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 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则需要你去思考。 因为真正的自由,是你可以以自由的意志,去支配某些事
物,而不是逃开它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拥有一个你
说了算的人生。
回到李叫兽身上,回顾他的成长史,你会发现,指引他走向 自由的,是「思考」。是思考,让他过上了「我说了算的人 生」
我们再来看看李叫兽靠「思考」实现的3个自由。
☆第一个是「打架自由」 尽管我们不能断定「思考」和「打架自由」有必然的因果关
系,但至少,他围绕打架这件事进行的思考,和他打架水平 的提高是相关的。
如果他没有去想如何取得打架的胜利,没有去看讲打架技巧 的书,没有去总结自己的打架策略,那他很有可能还是会被 那些"大块头"胖揍,说不定就不会形成他标志性的策略思维, 也成不了后来的李叫兽。
☆第二个是「精神自由」 所谓精神自由,就是「凡事有主见,凡事有方法」。 从李叫兽小时候怼老师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思考带给他的
主见。他能想到通过使用方法和策略成为打架高手、减少保
研资格的竞争者,这也是思考带给他的主见。
有了主见,人就会自己去找方法解决问题,而不会只想着把 希望寄托在其他方面。
比如,李叫兽在保研资格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他会通过方法 和策略去提高被录取的几率,而不是陷入充满不确定性的泥 潭里,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在自己籍籍无名的时候,他会 分析自己的优劣,通过做自媒体来让更多人认识自己,而不 是只知道随大流去"多交一些朋友"。
☆第三个是「财富自由」 不得不说,「李叫兽」这个公众号,是李叫兽的公司日后能
被百度以估值1个亿收购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帮他通往财富
自由之路的一艘快船,而让他去创立这个号的,是他的思
考。
如果李叫兽没有创立「李叫兽」,他大概率不会成为今天的 李叫兽,至少不会有今天这么大的影响力和成就。
总得来说,「思考」在李叫兽的人生里,扮演着一个引路人 的角色。
小时候,思考让他通过打架套路放大自己的力量,通过掌握 更多知识来证明自己。
长大后,思考帮他提高主见,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发 现人生的"捷径",拥有“我说了算的能力”。
所以,我想把「思考,是通往自由的必经之路」作为李叫兽 的成长带来的启示,送给你。
最后,是我从李叫兽的「通往自由之路」上找到的3个前进路 标,希望能帮你更好地去思考,帮你过上一个「我说了算的 人生」。
04✉
如何通过「思考」 拥有一个「我说了算的人生」?
☆第一:凡事向下三层
电影《教父》中有这样一句话: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
质的人,注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每个人都想成为“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可这种“花 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洞察力不是白来的,是需要通过大 量刻意思考追问的练习来获得。
洞察力就像人的肌肉,你得花力气去练,它才会有,才会越 来越强。
李叫兽能成为一个“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就是长 时间“凡事向下想三层”的结果。
举个例子。 有一次,李叫兽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吃饭,他们走进街边的
一家餐馆,看见了一份超级长的菜单,同行的朋友都不知道
怎么点菜,但他们都让老板推荐了几个菜之后就开始吃起
来,忘记了刚刚“不舒服”的选择过程。
但李叫兽无法容忍这种模糊的感觉,希望探究一下背后的道 理。
他就开始思考,然后发现这种现象可以用心理学上一个叫
「决策瘫痪」的概念来解释:
在选择过多的情况下,人们会因为对比选项耗费的过多精力 而直接放弃做决定。
找到了菜单存在的问题还不算完,李叫兽又继续找生活中的 现象来验证自己的思考。
比如,肯德基的菜单只有20多道菜,而且很多还是套餐,这 是为了简化消费者的选择,促使其更快下单而设计的。比如 很多互联网手机公司现在越来越喜欢搞“单品爆款”而不是“机 海战术”,也是为了避免因为「决策瘫痪」损失掉客户。
正是因为经常思考这些平常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和规律,李 叫兽才练就了“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很多别 人觉得一筹莫展的问题,他都能一针见血地找到原因并给出 解决方案。
比如有一次,清华搞一个募捐活动,一开始,募捐的文 案:“有一个XXX公益项目,请支持一下,捐一些钱吧,多少 都行。”募捐效果非常不好,大家都一筹莫展。
李叫兽就想到了上次在餐馆思考过的「决策瘫痪」,他知 道,很多人并不是不愿意捐钱,而是不知道捐多少钱合适, 五块十块好像太少,五十一百又有点多,所以干脆就不捐 了。于是,李叫兽建议他们把募捐的文案改为:“帮帮这些孩 子,捐10块钱吧。”结果募到的钱大幅度上涨。
坚持「凡事向下想三层」的习惯,是「凡事都有好办法」的 前提。
而「凡事都有好办法」,是「我说了算」的前提。
☆第二:习惯建立知识间的连接
很多人想不出办法或者看不清问题(我把这个称之为“我说了 不算”),原因并不是缺乏知识,而是到了某个时刻想不起来 应该用什么知识,也就是没有建立知识体系。
如何建立知识体系?李叫兽分享过他的一段的“学习经历”: 他说他有一次在书上看到一句话: “人的爬行脑(控制人欲望的那部分大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信
息。”
一般人看到这句话“哦”的一声就过去了,但他足足研究了1个 多小时,至少找出了生活中的5个现象,验证了这个理论:
iPod的“把1000首歌放进口袋” 努比亚手机的“能拍星星的手机” M&M巧克力豆的“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雷军的那句“在风口上,猪也会飞” 谚语“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
总之,他看到知识就会问自己: 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还有呢?还有呢?...... 把一个知识验证后,他又会问自己:
这个知识可以用在哪些地方?还有呢?还有呢?......
比如李叫兽学到“大脑更喜欢视觉化信息·”这个知识后,居然 还想到了以后求婚的时候不应该说“我想和你永远在一起”, 而要说“我希望有一天我们都70岁了,仍然能手牵手走在XX 沙滩上”(更加视觉化)。
建立知识的连接,就是当你学到了一个新的知识,一定要 想:
这个知识会如何改变我的行为? 将来我可能怎么会用它? 为什么呢?
☆第三: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
“小时候你看到天空是蓝的,你会问:妈妈,天空为什么是蓝 的啊?所以你一直在进步、一直在理解这个世界。
直到后来,你开始对所有事情习以为常,失去了对世界的好 奇心,也就渐渐失去了洞察力。
当你开始觉得,天是蓝的是因为它一直是蓝的,公司有这个 规定是因为它一直是这样做的,某个偏方有效是因为一千多 年来一直是这样的,那么你就失去了洞察力。”
拥有“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洞察力,构建出完善的知 识体系,并不是单纯多看书多接触世界就行了,而是要有好 奇心,总是想“建立联系”,想用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想
问“为什么?”
一项针对哈佛商学院学生的跟踪研究表明,取得伟大成就
(可以“我说了算”)和取得一般成就(经常“我说了不算”)的
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两点:
第一点,他们相信自己,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些什么; 第二点,他们喜欢问为什么,无法容忍一知半解的模糊性,
一直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
好奇心这个东西,看似无用,但潜移默化的会影响你整个人 的思想。
思想一变,行动就变,行动一变,习惯就变,习惯一变,性 格就变,性格一变,命运就变。
好了,到这里,「通往自由之路」的3个路标搬运完毕,我们 继续回到「思考的路上」。
当然,这条路不好走,因为思考真的太辛苦了。就像我写这 篇文章,翻了无数遍书和手机,想了N个主题和框架,脑子都 快炸了,但我还是把这篇文章写出来了。
尽管这篇文章肯定存在不少问题,但它是我目前写得最长、 最用心,我相信也是最好的一篇文章。而且它带给了我满满 的成就感,因为我终于又可以实现一次「推送自由」了!
思考的过程虽然痛苦,但自由的感觉真的很爽。 你应该去思考,让思考帮你:
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
找到生命的确定性, 实现各种自由, 过上一个「我说了算的人生」。
2019-06-14(44赞)
评论区:
LeoBing : 标题乍一眼没看懂[偷笑],得多看两眼
Dimple : 我没打过架,你信不[呲牙]
南雪 : 已关注公号[耶]
闪电焦 : 李叫兽的360度无死角VR
Tim Ting : 寫得不錯, 與往年比較, 明顯看出你文筆的進步。
星里浣 : 哈哈,嗯,还好,就是这篇文章写得比较长,比较散。。会继续加油的
星里浣 : 我也没打过架[呲牙]
星里浣 : 欢迎你来~
吉水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