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80《跟曾
《跟曾国藩学修身第一天,总结出24字箴言》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国内刮起一股曾国藩热,朋友圈纷纷读 曾国藩,甚至有言: 不懂曾国藩,不足以语大事。为什么 呢?带着好奇我打开了一本讲曾国藩的书。
这不是一个讲生在偏僻农村、世代务农的草根曾国藩如何逆 袭的故事,而是一个讲他如何通过修炼身心从一个普通人变 成一个成大事者的故事。抛开诸多的果不看,在这本谈曾国 藩修身日记的书里,我看到了因。
改变原因,才能创造好的结果;盯着结果,无法解决问题。 跟曾国藩学修身的第一天,我得到了4个重要的收获,这书没 白看:
1、研究义理,理解人性 研究义理之学,也就是儒学经典,反省自身,是曾国藩坚持
一生的功课。虽说现在儒学不是唯一的重要学问,但我们中
国人的血液里流淌着最多的还是儒学,儒家经典可以称之为
我们的文化母体,人心人性皆在其中。
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人,跟人打交道要理解人性。理解人性 的捷径就是研读经典,尤其是与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息息 相关的经典,然后身体力行,学以致用。
2、自律克己,身体力行
修身这事儿一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持续的身体力行。 作为普通人的曾国藩,身上也有各种毛病,诸如抽烟(还反 复戒不掉)、早上起不来(有时还睡到中午)、爱夸夸其谈
(是个话痨)等等,可见他的起点并不高,跟我们大多数人 都差不多。
曾国藩通过记日记的形式来修身(这在当时很流行),一记 就是30多年,用心至诚,甚至还有点用力过猛(有矫枉过正 的毛病),终于养成了自律克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 跟美国的一个伟人富兰克林的做法很相似。
我们听太多的道理,却过不好一生,往往就是因为缺乏身体 力行。如果能把一个道理,践行到极致,往往结果也不会 差。
3、言之有物,行之有恒 这是曾国藩在日记里非常核心的两个体悟。这对应着人性中
的两个通病,即人常常容易说空话废话无用话,也常常容易
不坚持不长久不信守。
想要做到这两点本身是困难的,而通过自律克己做到的人, 结果都不会差。
4、戒浮戒躁,用心专一 情绪浮躁、欲望过多也是人性。曾国藩在日记中经常反省和
告诫自己戒浮戒躁,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专一。一心一意地做
一件事,不去想别的,心思就会单纯,单纯则集中,集中才
有成就。
荀子在《劝学》中讲: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 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 寄托者,用心躁也。我们现在也经常勉励自己:一生做好一 件事。
如果你还是不知道专注做什么,不妨从利他开始,即把利他 当做使命去践行。
小结一下,就是24字箴言:究义理,通人性,多律己,勤践 行,言有物,行有恒,戒浮躁,用心专。
2019-05-28(15赞)
评论区:
link : 前几天看冯唐的《成事》,曾国藩可以说是中国为数不多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儒,唯一的遗憾就是
输给了时代大势
朱小峰 : 我也在看成事,对最近工作有启发
耐下心来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