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加入

大家好,这是我加入星球的第152次分享,请大家多多指教

《你最应该维系的,是有效社交》 今天下午看了一下粥老师的新文章,最后的结尾写的很好 社交断舍离的精髓是什么? 不是不社交,而是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更有价值的社交和

关系上。

同时,你自己也要做一个能提供养分的人: 你在一个社群里,在朋友圈里,在饭局上,在聊天中,在一

段关系里,尽可能的做一个能提供养分给别人的人,不要做

垃圾人,否则你也成了大多人朋友要断舍离的对象。

人无时无刻不在建立环境,又无时不刻不被自己建立的所塑 造,你希望它是一个负循环呢?还是成为一个正循环呢?你 自己说了算。

粥老师在文章中,讲了如何在社交中去出,今天呢,我想跟 大家谈谈怎么进

具体来说,就是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社交管理,维系 有效社交

今天的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步,带你认识三个重要数字,它们构成你社交管理的基 本认知框架

然后,给你两个标准,帮你判断什么是有效社交 最重要的是,跟你分享社交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社交管理的三个数字 一个人,想要优质高效的社交圈,一定要掌握三个数字,它

们分别是150,5和6。

第一个数字:“150” 这个数字是牛津大学人类学家邓巴提出来的,也被称为“邓巴

数”。

邓巴指出,人的大脑认知能力有限,我们负担不了那么频繁 的社交活动,能稳定维持关系的人,大约在150左右。

所以,哪怕你手机里有五千人,相交满天下,但你真正能维 系,也只需维系,150人左右。

但是如果你的交往范围非常窄,线上线下频繁交往的人不足

150人

那就说明你的圈子太窄了,同样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你就得 想办法扩充这个数。

我要提醒你注意,150的数差不多是固定的,但组成它的人要

有变动,甚至应该学会有意识变动,不能十几年,几十年没 变化。

别相信那种什么40岁以后,就很难交到新朋友的鬼话,一个 人,可能有少数几个一辈子的朋友,但即便到老,都有交新 朋友的必要。

第二个数字:“5” 美国成功学的创始人吉姆·罗恩,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 “你是与你相处时间里,最多的五个人的平均值”。 后人将它称为“五人定律”。 你的性格、爱好、价值观、审美会和你最亲密的五个人越来

越像

在150个人的圈子里,你需要圈出最重要、你最欣赏、最希望 成为的五个人,重点和他们发展关系。

同时,5这个数字,也可以分领域。 家庭的你,最想来往的五个亲友是谁? 社会身份的你,最想结交的,五个业内同行是谁? 私密的你,最想学习、最有话说的五个人都是谁? 把他们圈出来,你要管理的对象就有重点了。 第三个数字:“6”

只有150人,觉得人脉不够广?

还有第三个数字:6,六度分隔空间。 这世界看着很大,但你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遇到一个完全陌生

的人,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找到和眼前这位陌生人之间

的交集。

六度,还是针对大城市,完全陌生的人说的; 中国是个熟人社会,实际上,人和人的距离比6要更少,可能

拐两个弯,最多三四个弯,你就能打听到一个人,别人也能

打听到你。

这个理论意味着,虽然你把核心社交圈,控制在150人左右, 但圈子里的每个人都是你辐射向整个行业、整个社会、整个 世界的线。

通过他们,任何人都可能得到你的信息,影响和你发生的各 种联系。

所以,牢记150、5、6三个数字,量化自己的社交关系,分别 亲疏

现在,你是不是感觉社交难度已经降低了? 二、有效社交的两个标准 便于记忆,我把它概括为:或者高兴,或者推进。 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你面前站着一个人,他拦住你,要和你谈谈,这可能 会占用你一个小时。

或者,你接到一通电话,是邀请你参加一个聚会,这会占用 你一个晚上。

谈还是不谈,去还是不去? 判断标准很简单:或者推进,或者高兴。

1. 所谓推进,就是你面前的这个人,在这个聚会,能让你手 上处理的事儿往前进一步

哪怕会对你的心情有一点影响,但只要不是太为难,你仍然 要去。

相反,如果对事没有推进,你要勇敢的去学会说不。 这一点,说说容易,我们普通人,却往往不容易做到。 能够没有负担地拒绝别人,名人普遍比我们做得好,这也恰

恰是我们,活得比较累的原因。

但不会说不,你就没法对,自己的社交生活有主动权。

2. 第二个标准,叫做高兴。 你面前的这个人,或是你要参加的聚会,虽然没有什么实质

性、短时间能见到的效用

但只要也没耽误事儿,最重要的是能让你开怀大笑了。

在交谈中、聚会中,一句、两句话提点了你,让你得到精神 滋养

或郁闷时,想起来,因此得到抚慰。 这也是有效社交。

我们能从这类社交中,也能够获得很多幸福感和满足感。

或者高兴,或者推进,是衡量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一件事 值不值得去做的标准

二者符合其一,就行。 三、社交管理的基本方法

我们每天要面对的人和事那么多,千头万绪怎么理? 下面我就来跟你说说社交管理的具体方法。 分三步走,第一确立目标,第二分析目标,第三付诸行动。

首先,确立对象:要以学会以自己的人生角色为中心,圈出 社交对象。

咱们前面说了,150人的邓巴数,那么问题来了,选谁进入你 的150名单呢?

要记住,以你自己的人生角色设定为中心。 你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谁?”

也就是说,你的人生角色有哪些?

拿一张白纸,写下来,用直觉,为自己画个像 社会身份的你: 你是上司,你是下属,你是前台,你是理财师,你是医生 家庭身份的你:你是子女,是父母,是配偶,是晚辈,是兄

属于自我的你:你是朋友,是知己,是电影迷,是健身狂, 是写作者,是资深驴友

职业的你,家庭的你,自我的你,这三类,是一个人最主要 的角色定位。

把这些列清楚,你会发现,每一个身份的你, 都有对应要管理的对象,以这个对象为核,再逐步扩大,就

是你的社交圈。

作为职业的你,要管理的社交对象 包括你的领导、同事、竞争对手,也包括和你发生关系的外

部工作对象。

你依靠谁、拥护谁、反对谁,能向谁求助,要得到谁的支 持,都在你画的这个圈子里。

作为家庭的你,比如,你是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他最好的

小伙伴,他小伙伴的父母,就是你要重点管理的社交对象

作为自我的你,谁是你的好友、你某个问题上的老师、谁的 话你隔一段时间就想听听,谁是你的人生评委

这么多社交对象,或许,你现在感觉有些乱。 记得回到上面说的那三个数,150,5,6,学会抓重点。 第二步,需要分析目标。 亲近的家人、熟悉的朋友和同事,这些人相处多,你对他们

比较了解。

知道他们的喜好和禁忌,就能让你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 想要有效社交,对于不太熟悉的人,无论是打算维护关系,

还是发展感情

你作为一个有思考能力的成年人,都要在开口前,交往时, 脑子里过一遍,对他有所了解。

可以事先调查下对方的境况,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如果是 一个稍微有名气的人,不妨搜索一下他的背景资料,看看他 的微博、个人公众号。

即使是普通人,加了他的微信,先看一下他的朋友圈 其实你一划拉手机,就大概知道他的身份背景喜好,还可以

问问你们之间有交集的那个人。

第三步,付诸行动。

正因为一个人时间精力有限,所以你的人际关系是分层的, 维护它的方式也是分层的。

你要学会去衡量每一个社交对象,你可以付出的时间、精 力、金钱,同时针对他规划行动。

规划哪些东西?

1.规划你自己的社交形象。 比如出现在老人为主角的家族聚会中,就不能戴白色头饰,

显得丧气、犯忌。

出现在职业、专业的场合,就不能穿休闲装、露脚趾的凉 鞋,显得不正式、不够严肃。

2. 规划你的言论。 你就是你自己的媒体,哪怕只是发朋友圈。 3. 规划你动作的时间间隔。

想清楚一个人你多长时间问候一次合适,还是根本不打扰, 就是最好的维护?

4. 规划付出的金钱成本。 想清楚每次见面该送什么礼物?平时在微信上发多少红包合

适?

最后,希望大家用好社交断舍离,和今天的社交管理方法,

去拥有一个真正高质量的社交和关系

2019-06-17(33赞)

评论区:

柒月 : 社交也是要有用的,没用的社交很费精力哒

郭嘉欣 : 很受启发!

闪电焦 : 受教哈,想跟link建立有效社交

Tim Ting : 感覺師兄寫這篇文章比之前的簡潔了。 个人覺得你的強項是搜集素材能力及filing比一般人強, 所以能夠做到每天

日更而每篇字數超過3000-4000, 超乎大部分星友。 雖然整体行文也長, 但懂得用3个數字幫助讀者記憶及減輕腦袋負擔, 贊

呀 。

佩燕 : 每隔一段时间,想过来仔细阅读您的文章,受益匪浅,谢谢分享。

link : 嗯,管理好社交很重要

link : [抱拳][抱拳][抱拳]

link : 活学活用,私信你了

橙橙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