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步解决读书难题
《3步解决读书难题,提高认知格局》
最近在读《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这本书,第一眼就被作 者古典的“功利学习法”给惊呆了!
功利学习法,即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多最有效的 知识。用古典本人的话说,就是“学得更好,却学得更少。”
01 识别知识的源头 我有一个做传媒的朋友,在我们市最大的报社担任头版编
辑。她跟我说,虽然我做媒体,但我不建议你只看媒体的东
西。
不光传统媒体这样,新媒体也是。因为很多东西都经过了“二 次加工”,甚至更多次的加工。
我们在阅读和吸收这些经过了几层加工之后的东西,就好 像“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一样”,早就没有了原来的味道。
但面对“知识焦虑”,很多人却又静不下心来去深挖一些东 西,也就失去了鉴别一手信息的能力。
但这并不代表深层次的东西不重要。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识别源头信息。
1、基于大量研究,经过逻辑推演得出的信息属于一手信息, 比如一手的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最新数据报告;
2、一些在此基础之上汇编的书或者演讲是二手信息,这种信 息含金量很高,忠实转述,有着清晰的论据和出处;
3、为了传播和简化、极端化的观点的陈述,是三手信息,这 种信息部分有用,但其中的逻辑不一定很准确,论据也不一 定完整;
4、而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的表达则属于四 手信息。
想一想,我们的周围都是被哪些信息所包围?我们在一二三 四手信息里分别花了多长时间?
你在不同的信息领域里花费的时间,最终决定了你的认知效 率和认知层次。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认知能力,应当注重第一手、二手 信息的获取和学习。
02 如何跟随知识源头?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第一手信息对我们来说有些困难,
第二手信息,也就是一些经典的著作和演讲还是可行的。但
如果天天啃原著也是不现实的。
就像这种情况,我们实在来不及看这些内容,该怎么办?
我们可以跟随站在知识源头的人。 因为站在知识源头的人,直接面对源头的知识,而且这种人
通常有着客观理性的认知和比较好的表达能力。
比如我并非经济学出身,但我想了解经济学的知识,可是深 奥的数据、图标、理论分析我又实在看不懂,更提不起兴 趣,于是我就在得到上买了原北大教授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 课,薛老师用通俗易懂话语及一些好理解的事件故事,就可 以帮助我了解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慢慢地在生活中建立起经 济学的思维。
(插播一句:对于知识付费很多人都持反对意见,认为这不 过是一些人在贩卖知识焦虑、割韭菜而已。我想说的是:吃 不到的葡萄永远都是酸的。给你再多再便宜的资源,自己不 去用,不去实践,那就只能被割,或者远离了。)
03 功利读书法 既然知道了知识源头的分类,那如何高效率、高吸收度地读
书?
一、带着目标、问题去读。 很多的讲读书方法论的书籍,都提到这一点,是一个重要与
高效的方法。
当你有了目标导向和关注点的时候,就容易发现书中的答 案。
举个生活中看起来很神奇的例子,你买了一辆某某牌的轿 车,开到大街上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这车出现的频率怎么这么 高?
因此,要带有目标导向地去读。 二、功利地配置阅读资源 也就是对你要读的东西进行明确分类,也就是做“主题阅
读”。
在超级畅销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了“主题阅读”是 第四层次的阅读,是高层次的阅读。
通过主题阅读,合理配置阅读资源,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 解一个领域内的基本知识。
比如提高认知类的书籍:《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反脆弱》
《思考,快与慢》《超越感觉》等;
再比如知识性的阅读《认识商业》《人生设计》《好好学 习》等;
消遣类书籍,主要是一些不需要投入太大心神和精力的书 籍。
无论读什么类型的书记,都不要从第一页开始循规蹈矩地往 后读(原来我读书特别慢就是因为这样读书)
可以先从书的序言、目录、后记等,大体了解本书的内容, 再有针对性地去读。
这也是作者古典提到的:“功利性的读书法在获得阅读奖赏之 前选择了延迟满足——先找到目标,调整好资源,带着问题 进入。就这三步,就让你跑赢了90%的人。”
好的方法,都是反人性的。 但一旦你掌握,效果也是惊人的!
2019-04-30(15赞)
评论区:
Tim Ting : 收藏了, 很棒!
文文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