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81《为什么

《为什么你的目标总是完成不了?》

今年1月1日,我和几位小伙伴了联合发起了日更写作精进行 动,从2019年的第一天一路走来,面对过年放假这个阶段, 大家心理上有了松弛,考虑是不是应该停更几天,养精蓄锐 一番。

有人认为一旦中断会有破窗效应,年后再次启动要付出更大 的努力才行;有人则认为可以适当放松一下。

现在结合我对目标和习惯的理解,谈谈我的看法。 日更写作刚喊出来的时候,是作为2019年一个需要努力达成

的目标出现的,尤其是在头100天找节奏的阶段,随时都可能

被中断。既然是目标,就意味着目前还没有达到,因此也很

容易中途放弃,不管是过年期间,还是偶尔生病、应酬、状

态不佳等等。

换句话说,目标在心理上天然存在着由此及彼的落差,需要 更大的外在驱动,才更容易达成。

相比之下,习惯更倾向于自我驱动,达成目标往往需要消耗 意志力,而习惯直接就是具体的动作,尤其微习惯的理念提 出后,更变得贴近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

比如说日更写作吧,以目标的方式提出:每天都要日更,持 续365天;以习惯的方式提出:每天固定花30分钟到60分钟写

点东西,不管写什么内容,写多少字。这么看,区别可能还 不够明显,再换个例子。

我们想花更多时间和家人一起,我们可以设定目标,每周花7 个小时与家人相处;也可以培养习惯,每天晚上和家人一起 吃晚饭。

看出区别了吗? 目标往往会带来心理压力,似乎你是被逼迫着做什么;而习

惯更像是一个具体的行为,没有过多的心理负担,直接去做

就行了,不知不觉就达成了背后的目标。

所以,多关注具体行动,不要想太多,许多焦虑和担心都是 自己脑补出来的。启动习惯养成机制,让行动变简单,从而 最终实现目标。

再深入一步,我们应该把坚持和毅力这样的词汇放下,多思 考一下意义和价值。

当我们把坚持和毅力当做达成目标的必要手段时,不知不觉 已消耗了过多的心力;如果我们为所做的事赋予更多的意义 和价值时,你的内心会被激发,从而壮大。

李笑来在一篇名为《为什么你总是半途而废》的文章里讲 到,你认为坚持才能做到的事情,骨子里其实是不愿意做 的,所以重点不是强迫自己坚持,而是培养自己的意愿,当 意愿变成无意识了,那不就是习惯嘛!

同时,他也给出了培养行动意愿的3个技巧。 第一,赋予事情重大的正面意义;

第二,思考清楚不做这件事,会有哪些负面意义; 第三,通过社交的方式来行动。

如此看来,知道停止日更会导致破窗,就是发现了可能的风 险和负面意义;那日更写作的正面意义是什么呢?

可能是复利效应。相信复利公式的威力,对未来有期待。 可能是人设要求。1000天持续行动者,对成长有执念。 也可能是现实需求。如果不拿出时间来写作,那这段时间就

用来干别的了,比如刷手机、集五福。

……

最后,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思考。

————

希望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也欢迎你加我(15154245800)来

进一步交流。

2019-01-31(18赞)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