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在忙碌的时候

《越是在忙碌的时候,越要空出时间处理突发状况》

忙得团团转的一天,下班时抬手一看,已经将近8点。有没有 想过加班的原因?

这个问题以前我不敢想,只会埋头苦干把事情做完,下班时 早已筋疲力尽,回到家洗个澡刷一下朋友圈就可以准备睡觉 了,第二天又以此恶性循环。

今天我认真想了一下,加班的情况往回分析,无非是因为临 时安排忽然增多,又需要马上解决,比如客人没有预约忽然 到店或者是一个电话打进来询问新的活动情况,需要马上做 报价书跟进反馈。这样一来,我们原本的待办事项只能被搁 置在一边,到下午六点多时客人下班了,我们才有时间继续 完成任务清单。

这其中有一个问题:我们大多数人的时间已经被日常工作和 即时需求占据,无暇思考我们是否把精力放在了正确的事情 上。 今天看到一个故事,关于忙中空出一段自由时间的案例,看 完触动很大。

有一家医院的病房资源十分有限。由于手术室全部排满,所 以当有急诊时,医院只能把手术计划往后拖延。这样导致医 务人员深夜还在做手术,其他工作人员也需要常常加班。医 院也由此形成了一个低效又高压的工作氛围。

医院为此苦恼不已,从外部聘请了一位顾问。他提出了一个

令人惊讶的解决方式:空出一间手术室来专门应对急诊病 人。医院管理者们纷纷抱怨:已经这样忙了,还要空出一间 手术室?太过分了!可是,自从这个手术室空出来以后,医 务人员能更有效地处理一些紧急的病例,不用一直重新规划 日程。他们的加班时间减少了,手术效率也提高了。

你看,越是在忙碌的时候,越需要空出一些时间留给突发情 况。回归到刚才加班的例子,下班时我看了一眼笔记上全部 完成的清单,在我排满的工作日程上边,本可以安排两三项 在明天一早完成,这样我一天工作时间里就有两个小时能灵 活用在突发情况上边,如果没有突发事情,还可以换成高效 休息,继而换来更高效的工作。

我们耳熟能详的番茄钟工作法,其实其实操性不强,因为这 个工作法没有考虑到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一旦有临时活 动,所有计划都被打乱,25分钟马上中断。星友link分享如 下:

————————————————

身边时间管理做得好的人(包括我自己),基本不用番茄 钟。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十分死板。

人的精力曲线波动是非常频繁的,会根据时间和任务而异。 每次要求集中精力25分钟,带来两个常见后果:坐立不安, 心烦意乱,明明做不下去,但是又不能分心;好不容易进入 心流状态,正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闹钟立刻把思绪打乱 了。

——————————————

延伸思考:当我们的时间都被工作占满时,是否要想办法空 出时间学习其他技能?是否要在每天工作后做一个小结,今 天的时间用在了哪些地方比较高效,而又在哪些地方浪费

了?

很多人沉浸在每天的忙碌工作中,早上八点出门,晚上十点 多回家,累得洗漱完倒头就睡,明天有这样,日复一日。这 也是以前的我。

可怕的是,我们还觉得自己每天都干了很多活,每一天都特 别充实。但是我们需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在过去半年、 一年,我们进步了吗?进步了多少?

一个人慢慢废掉最隐蔽的表现,就是忙到没时间学习。越是 忙碌得没有时间思考,越要高度警惕起来,这样的情况一定 存在问题。真的那么忙吗?如果发生了什么突发状况,比如 忽然生一场大病,是否真的没时间暂停下来?

2019-08-20(17赞)

评论区:

蕾 : 即时需求真的很多,平时你可能正在聚焦做一件需要特别细心的工作。突然有电话进来,或者是有人找你问事

情,你又不能不回答,也不能要求比别人在你规定的时间里打来。怎么解决呢?

闪电焦 : 有意识地培养别人的提问能力和问题概括性,如“你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帮助,你认为我能在哪方面帮得到你”。

守候流星雨 : 忙碌的大多是处理紧急不重要的事(工作、日常琐事),给重要不紧急的事(长期目标)预留点时间,多投

资自己的未来,忙到没时间思考,表面很勤劳,实际麻木了自我。 很喜欢《奇葩说》杨奇函每晚自问 “今天你比昨天更博

学了吗?” 你进步了吗?

求知者(≧ω≦) : 曾经我很喜欢一个词“机械式工作”

image

一次心: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