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训练写作能力

《刻意训练写作能力的几个核心》

今天星友晓峰提问:“还记得粥左罗写作课上讲的写作三个核心 吗?”我们好几个人竟然一时语噻答不上来。课的内容很熟 悉,为什么答不出,结论是:觉得会了,其实学的不扎实,吃 得(理解)不透彻。今夜恶补以示惩罚。以下是我的体会。

一.刻意打磨文字,做文字的驾驭者 写作就是文字表达。记得当学生的时候,老师叫我们多进行

课外阅读,学习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站在讲台上讲故事让

我们把细节讲详细,学会使文字使话语透出画面感。

记得严歌苓讲她在国外学写作时:老师让一个学生出一个名 词,让另一个学生接一个动词,目的是用你想到的任何一个 最独特的动词让这个名词动起来。

这种训练告诉你什么能使文章变得有活力,有动态。文字训 练、词汇运用的多了,对文字的敏感力就会强起来。

严歌苓还讲,她的老师教学很有独到之处,老师会在桌上放 一个物体,有时是微小的、微不足道的东西,然后让他们构 思故事,如果你编不出故事,老师就让你用脑子里的那双眼 睛盯着物体看。

直到看见它,调动你所有的感官把故事编出来。这时文字被 刻意的激活了,写出的场景才有质感;写出的人物才有生 气;写出的故事才有画面感。咱们要不要试试看感受一下 呢?

二.刻意训练自己的思考力 思考力被定义为写作能力三核心中的中心是有依据的。粥左

罗老师讲:思考能力决定你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决定你的判 断力,判断力决定你的选择,选择决定你的一生。思考力这

么重要怎么训练呢?

1.想象自己是诸葛亮马上得想出得到箭的方法 有时我们要思考问题却不能立刻进入状态,思绪凌乱不能集

中,怎么办?不妨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熟悉他本领的名人或一

名要上课的老师强使自己进入状态进行思考:

我这节课要讲生命的价值,怎么讲比较好?先讲什么,再讲 什么,最后讲什么,举哪些例子有说服力,能打动学生?进 入状态后取一个节点再转换到眼前想要思考的问题上来。

2.提前准备好有序列有组合的问题 思考过程不能让它有了碎片化,否则想完一个再定下一个会

中断思考,思想极容易开小差。如果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

组的思考,然后用导图的方式把思考过程使用关键的概念词

记下来,既完整又不容易忘记。

三.输入时,刻意训练自己拆解、归纳和获取的能力 写作是需要素材的,作家们把素材比作文章的血肉,如果一

篇文章材料不充分,就被视为发育不良。所以我们获取材 料、丰富思想的方法要像吃饭那样,每天摄入新鲜东西肚里 才有货,才有营养。

我们每天选择阅读优秀的文章,但光读不记等于撒气,放下 书隔一段时间会忘的一个二净。最好的办法就是读拆两步走:

1.先读一遍,解决三个问题: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观点? 他的思路是怎样的?最打动你的是哪一点?

2.弄清思路后,再来拆一拆。就如小朋友拆玩具那样,把里边 的结构弄明白,用本子记账式记下来,最后来个创意、改 造、加减看行不行,发现它们的作用,找到每个段落安排的 意图,每个事例证明的支撑点,就完胜。

四.输出时,刻意模仿和创新 前面说了拆解,重点不在拆,主要在解上,解的目的是寻找

答案,从答案中获得要学的精华,精华学到了归归类看从中

体现的规律是什么,这个规律性的东西正是我们要淘得宝

贝。

一个有名的老师告诉我:“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排列组合就 是创新”,那么来吧,拆解后看哪些可取得,哪些可变通,修 改内容,重新组合。

这样做只是一个刻意训练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汲取作者经 验,摸到写作规律,打造自己的风格。

2019-03-03(24赞)

评论区:

朱小峰 : 小峰来了[呲牙]

image

章子 :

image

image

梓瑶-_-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