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加入

大家好,这是我加入星球的第153次分享,请大家多多指教

《在这个时代,怎样打造个人品牌,才会让自己越来越值 钱?》

今天下午看了一下粥老师的直播分享,其中有关个人品牌的 一段讲的非常好

那些投入在我们脑力、心里的固定资产,我们称之为品牌资 产。

所以,什么能力更保值?品牌能力。 我最近跟一些自媒体朋友聊天,我说我现在不愁一年赚不

多,我愁的是持续。

我现在更看中的不是钱,是持续的影响力积累,否则赚着赚 着钱就死了。

持续的积累影响力,就能把个人品牌建立的更好,你的生命 里就会更强。

这一段我深有感触,今天呢我想跟大家深入的谈一谈,在这 个时代,怎样做个人品牌,才能越来越值钱

一.你真的理解个人品牌吗?

这里指的个人品牌,不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做自媒体,而是 指:

你的名字意味着什么? 当行业里提起你时,别人能够想到些什么? 你有没有发现这一点: 这个时代,许多人做出来的业绩、获得的回报和成功,其中

极大比例并不是自己的功劳,而是平台的。

如果离开了这些平台,如果不再有,平台的投入、资源、团 队、品牌、流程和模式加成,你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是什么?

这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跟自己所绑定的东西。 平台,团队,资源,所有权永远不在你手上。 要知道:在一个庞大的、精密运转的机器面前,绝大多数

人,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不可或缺。

不妨用一个简单的问题来自测: 向别人做自我介绍时,如果完全不提你所效力的公司,你能

如何让别人认识你?

这就是你的个人品牌。 一个有效构建个人品牌的方式,就是写作。 通过写作,你向外界分享你的经验、成长和知识,帮助别人

成长。

这是一种辐射范围最广,又能跟更多人取得共赢的方法,也 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写公众号、写知乎、写微博,实在不 行,你就在星球先写着

不要问现在做是不是太晚了,只要你有持续产出好内容的能 力,就永远不晚。

哪怕你在我们星球里面,多发言,多分享真知灼见,多帮助 别人解决问题,也是在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而你只需要花费一点点诚意、时间和精力,但收获的,可能 是自己的经验,以及别人对你的信任和认可。何乐而不为 呢?

除了写作之外,也可以通过作品和成果,来打造自己的口 碑:

如果你是广告、创意从业者,你有没有什么作品,是圈子里 认可的,讲出来大家都知道的?

如果你是开发工程师,你有没有属于自己的产品和工具? 如果你是销售和业务员,你做出过的业绩、成功拿下的大客

户有哪些?

如果你是品牌、市场营销专家,你独立承担和构筑过什么项 目?

在这里不鼓励你盲目跳槽,更不支持大家自行创业

我要说的是: 如果你身在大公司、大平台里面,那么,不妨好好利用这个

机遇,充分借助和依托平台的力量,去做一些非支撑性、非

协作性的工作,去把握能让你独立发光发热的机会。

比如:负责开拓一个新领域、构建一个新项目、落地一个新 模式、完成内部优化和转型…

无论如何,努力去做出一些能够写进履历里、拿出来向同行 展示的东西。并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公司获得增长。

这是每一位职场人,需要不断去审问自己、反思自己的。 二.你真的理解业务吗? 其实很多在公司的朋友,他们往往有一个共通的问题: 过于专注在自己手头的职位、工作上,不太了解公司的业

务。

实际上,所有的公司都有一个最本质、最底层的需求:活下 去。

活下去,就需要盈利。 那么,一家公司是怎么盈利的? 它能创造什么价值?

提供什么产品?

面向什么人群? 针对什么需求? 如何营造差异点? 通过什么方式传播? 通过什么渠道销售? 如何收回成本? 如何积累口碑和品牌?

它的上游是什么,下游是什么? 大环境是什么? 依托于哪些因素?

整个业务链条如何连接起来,又如何环环相扣地存活、发展 下去?

这些问题,如果你从未思考过、从未去了解过,那么,现在 也不晚。

重点在于什么呢? 你要清楚一件事情:

一切工作和产出,最终都要能够卖出去,能够对别人产生价 值,它才是有效的

否则就只是在浪费时间。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了解,你自己所处的生态位 在这整个系统、整个链条之中的哪一环,占据着什么样的位

置,跟其他的元素、环节如何互动,如何影响和干预最终的

成果

这就是你要做的。 记住:离最终产品和客户越近,你才越重要。 有一个简单的方式,可以帮助你,锻炼业务思维: 不妨,在你产生一个点子,或是创造一个产品时、钻研一项

技术时,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它可以卖给谁? 这个问题会促使你转变视点,从创造者转变为使用者,从用

户和消费者出发,去思考,如何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具体而言: 哪些人可能需要它? 它可以解决他们什么问题?

它跟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是什么?

2.它如何卖出去?

这个问题会促使你去思考它最终的形态。 它可以如何应用到实际中? 可以跟哪些系统相结合? 可以如何碰撞、发挥出新的价值? 如何传递给消费者?

具体而言: 它可以用在哪些场景下? 它的使用方式和流程是怎样的? 如果不使用它,会有什么问题? 3.它可以卖多少钱?

这个问题可以促使你从成本-收益角度,去分析这项产品或技 术的商业前景。

具体而言: 用户可能会花多少钱购买它?

它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多少价值?或者节省多少资源?

它可以通过什么渠道卖出去?

三.你真的理解商业吗? 业务再往上一级,就是商业。 什么是商业?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我的理解很简单:

商业,就是通过把需求和供给,有效地链接起来,来提升全 社会的满意程度和幸福感。

任何行为,只要能够优化这个过程,就是有价值的,你也就 能从中获得回报。

所以,我近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学习心理学和商业。 为什么呢? 因为从整个社会来看,微观到个体,就是一个个人,最好的

研究工具就是心理学

宏观到整体,就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需求与供给的链 接,最好的研究工具就是商业。

这几年,我也观察和学习了几个行业 为了学习和理解这些行业,学着去接触这些行业里形形色色

的需求、痛点、问题和人,从而,找到更长期的扎根、成长

和发展的机会。

对行业观察和思考得越透彻,你就越容易发现潜在的优化机 会。

所以,如果你对商业还比较陌生,不妨从这几个问题,来开 始思考:

1.哪些人有可能成为我的客户? 你所熟悉的群体有哪些? 这些群体存在什么问题? 有哪些点是有可能去优化、满足的? 2.哪些人可能成为我的合作伙伴?

自己从零开始开发产品,是很艰难的一件事,而合作的力量 总是强于个人的。

所以,不妨多接触更多的人,问自己: 他有什么问题是我能够帮忙解决的? 我能够提供哪些资源,跟他已有的东西结合,帮助他做出更

有价值、能帮助更多人的产品?

确保客户第一、伙伴第二、自己第三,这才是能够长期持续 发展下去的模式。

3.哪些东西是我有可能提供的?

这就是你的产品模式。可以跟第一点,结合起来,尝试将自 己的优势外部化、具体化。

4.我能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整体价值? 不要忘记商业的本质: 真正有效、能够长青的商业模式,绝不是赚短期的快钱,而

是能够切实提高整个社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原因非常简单: 就像是教育行业,无论是K12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目的都是

一致的:希望能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提升国人的整体认

知。

这是个很大的愿景,当然也是极难实现的 但我也希望你,能够用这样的心态,去看待自己未来的事

业。

这样,你的事业根基才会更加牢固。 四.你能对人施加什么影响? 前面讲的内容,或许都比较宏观,但实际上,你一定也意识

到了:

它们最终的落地点都在哪儿呢?人。 写作,你需要理解受众,知道他们的困惑和问题在哪儿,如

何帮助他们成长。

业务,你需要理解客户,知道需求是什么,有多强烈,如何 挖掘他们的愿望和动力。

商业,你需要理解人性,知道人与人之间是如何交互的,不 同群体的特征,是什么,需要什么,具备什么,如何连 接……

更别说,你需要跟读者沟通,跟客户沟通,跟伙伴沟通,跟 各利益干系人沟通

等等,不一列举。 但许多人都有同一个问题:

过于注重对事的能力,而忽略了对人的能力。 对于许多内向的朋友,尤为明显。 实际上,你不可能完全不跟别人打交道。

哪怕你不直接对客户、只钻研产品,你也需要跟团队沟通, 跟合作伙伴沟通,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你更好地实现目 标。

另一点:人工智能可以替代大多数工作,但有一个方面是难 以替代的:

就是直接跟人产生联系、人性化的领域。 所以,这一点,是你必须要去面对和解决的。

我把对人的能力,大体上分成这几类:

理解:你能否理解对方的心理,需求,想法,期望,从对方 的视角,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

沟通:你能否基于对方的特征和思考框架,明确、有效地传 达信息,干预对方的决策和行为?

激励:你能否理解对方的长处和劣势,调动、激励、激发对 方的热情,去达到你所希望的目标?

亲和:你能否聆听、包容、接纳对方,给予对方心理上的信 任和依赖感?

成长:你能否提供资源、创造条件,帮助对方获得成长、获 取回报?

领导:你是否拥有强烈的人格特征和魅力,能够洞察某个群 体的渴望、动机,把他们紧密地团结起来?

不同的事业,需要的能力是不同的。 除了做科研,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领域,是不需要任何对人

的能力的。

你不必非去学心理学不可,也没有必要,重要的是什么呢? 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要止步于,对自己的控制,尝试着去

引导、培养、干预和团结他人。

去把各种松散的节点连接起来,凝聚成更强有力的系统,涌

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这并不是特别难 有一个重点是:不要把人当成工具,而是当成目的。 这个世界存在一个着黄金法则: 你为客户提供价值,客户会回报给你信任和支持; 你帮助团队成长,团队会回馈给你力量; 你帮伙伴获得回报,伙伴会反馈给你机会、资源和可能性。 慢慢的,你所提供、给予他人的价值,最终会反馈和汇聚于

你自己身上

而它们又会进一步构成你的支撑和积累,推动着你不断前 进,形成飞轮效应。

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也是我一直在尝试、探索的方式, 与你共勉。

2019-06-18(26赞)

评论区:

link : 首先,在这里欢迎一下,新来的小伙伴来到星球,在这里你将和7000个优秀的星友一起同行,也欢迎你把自己的成长

心法分享给大家,粥老师每周都会打赏,我已经拿到1000+了 其次跟大家分享一下作为一个新媒体人,这个618如何选购知

识星球 1.你看到我写的这一步,就可以证明你的眼光了,恭喜你选择了粥老师的星球,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2推荐一下小

马宋老师的《小马宋商业观察》,小马宋老师就不过多介绍了,星球的内容非常好,我刷了一下午,在这你可以极大的提

升商业的认知和格局,并且这个星球是买一次是永久的相当良心的 3《新媒体图书馆》,前几天刚买了,池聘老师的《新

媒体行业地图》,这几天一直盯着他的这个星球,就等618活动,内容全是海量的干货 4《每日运营案例库》,鉴峰老师我

以前也听过他不少课,这次看到活动,果断出手了,案例分析非常的细腻

吉水 : 记得之前看文文姐写过一篇《我害怕粥左罗再给我涨工资》,也有类似的观点。关于个人IP,我们首先要思考:离

开了平台,我们能拿的出手的实力是什么。如果没有,就要借助已有的平台,努力工作,不断学习。并感激公司的培养,

感激平台赋能。

link : [强][强][强]

丹儿 : 真棒 ,能被打赏1000+,真的为星球贡献了很多精华,坚持每天更新本就不容易,连每天更新的内容都很用心。

618我也进入了一个旁友圈星球,关于制作ppt的也不错,还买了樊登读书会的会员,以前促销买衣服,现在促销买知识[捂

脸]

星里浣 : 哇,好羡慕啊,居然拿到1000多打赏了!认知科普达人说的就是你啦。

Tim Ting : 恭喜賺到打賞1000+, 文中有很多思考問題, 內容豐富。 如果一方面有一堆思考問題, 另一方面可偶爾加插更多真實

商業案例例子說明, 讀者收到的價值及記憶可更深刻。

柒月 : 能被打赏1000+,重要的是你用心输出啦,并且一直坚持呀[愉快]

辉 : 辛苦了,你的付出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野!感恩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