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真正优秀的
标题:《真正优秀的人,都不着急》
01 越着急,越焦虑 一个小和尚问得道的师傅:“您得道前后有没有什么变化?” 老和尚说:“变化很大。” “那具体有哪些变化呢?”小和尚问。 老和尚告诉小和尚:“在得道之前,我每天砍柴、挑水、做
饭。得道之后,我每天砍柴、挑水、做饭。”
小和尚很不解:“师傅,这不是一样吗?” 老和尚说:“不一样,在得道之前,我每天砍柴的时候想着挑
水,挑水的时候想着做饭,做饭的时候又想着砍柴。得道之
后,我每天砍柴的时候只想着砍柴,挑水的时候只想着挑
水,做饭的时候只想着做饭。”
同样的事,心态和处事不同,修炼出的心境也截然不同。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出现了一种浮躁不安的态
度,总是像得道前的老和尚那般,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
的,生怕迟一步,就没有自己的份了。
但往往,越着急,越焦虑。
身边有位朋友,很喜欢在聚会时抱怨自己工作上的种种艰 难。一会说工资低,工作很没劲;一会儿又说老板不近人 情,他明明很辛苦,却不给加薪。
我们就问:你做了哪些努力呢?你得让自己的努力被老板看 到呀。
他却答道:工资都没得加,我凭什么要多付出? 就这样,他毕业5年了,工作换了n家公司,不仅工资停留在
原地,能力也没得到提升,随着年龄的上升,竞争越来越
大,人也越来越迷失。
李嘉诚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付出就想马上有回报,适合做钟点工;
期望能按月得到报酬,适合做打工族;
耐心按年度领取收入,是职业经理人;
能耐心等待三到五年,适合当投资家;
用一生的眼光去权衡,才是人生赢家。
任何时候,成功不会从天而降,也着急不来,唯有持续付出 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迭代,才能一点点看到希望的曙 光,从而达到理想的目标。
要知道,心态和过程决定着结果,在我们着急要结果前,先 问问内心:准备好了吗?是否够格?
02 越简单,越幸福
人为什么会焦虑?因为总是着急要的太多,行动得太少。
真正会生活的人,不会着急索取,更不会一味给人生做加 法,而是会遵从内心的需要,适时地做减法,勇于断舍离。
认真看那些成功人士的生活轨迹,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 点:会在百忙之中,慢下来。
读过汪曾祺作品的人都知道,他是作家里面的美食家,美食 家里的生活哲学家,是真正懂生活,有滋有味的人。
他说:“生活是很好玩的”,所以他常常会在劳作之余给自己 留点玩的时间。
作家贾平凹曾说,读汪曾祺的文章可以心地释然,他的可贵 之处在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对生活都保有一种热枕 和洒脱,不紧不慢,悠然自得。
学会慢下来,才能让你拥有属于自己的时光。 富兰克林曾提出过这样一个“五小时原则”,就是在周一至周
五,每天给自己留一小时,即使再繁忙,仍然坚持给自己留
白的时间。
正是因为这些看似“偷懒”的时间,让他保持精力充沛,高效 工作,成就一番了不起的事业。
奥巴马无论再忙,他也会想办法抽时间打球,陪家人吃饭, 哄女儿睡觉。
他说:“这些跟工作无关的事情,对我弥足珍贵,能让我慢下 来,我不好说它们是否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总统,但可以
说,它们让我在这些年保持了平衡。”
闲暇之余,奥巴马也多了一个新的身份:写作者。 我们的生活就像一部手机,是有容量的,内存会有限制,如
果你一直只会往里储存东西,却不懂得定期删除一些你不需
要的,总有一天,你的手机会显示“内存不足”,无法正常使
用。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直做加法,很多时候,适时的做 减法,多听从内心的声音,专注于当下要做的事,越简单, 越幸福。
03 越精进,越优秀 木心先生在《从前慢》里说:“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
句。”
学技能,也是如此:踏踏实实,做一件,是一件。越精进, 越优秀。
在这个人人都能写作的时代,很多人都希望培养自己的写作 力,实现写作变现。但很多人,连写作的大门都还没正式踏 入,就着急去投稿,渴望变现,结果被拒稿是常态,渐渐 的,内心遭受打击,也就放弃写了。
曾跟我一起报名写作课的小伙伴,写着写着,很多就半途而 废了,问及原因,总是大同小异:看不到希望,没有回报, 坚持也没意义。
我自打学写作以来,就坚信,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所以
尽管没有实现马上变现,却也愿意在此“浪费时间”。
2018年,我从零起步,通过坚持练习写作,学习新媒体知 识,成功走入新媒体行业。
2019年,经过一年多的积累,选择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 让当下的自己,能做想做的事,看喜欢的书,写喜欢的文 字。
这一切,并非凭空而来,而是背后持续努力付出争取而来 的。
当下,我还不够优秀,依旧在精进的路上。在坚持向书本和 榜样学习的路上,我不再局限于过去,而是在不断提升的过 程中,敢于去试错,从而看到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有句话叫,在想到和得到之间,还隔着一个做到。 不管当下的你幻想拥有怎样一个未来,不空想,去行动,才
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很多人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但并不是说,只要付出这样 的时间,就一定能成功,更多的需要你在掌握方法的过程 中,持续精进,刻意练习。
比如说比尔·盖茨,他13岁时就开始接触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 批电脑终端机,学习计算机编程,等他20岁创建微软公司 时,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之久。
没有背后的刻意练习,不断的试错、取舍,就不会有厚积薄 发的一天。
生活就像拔萝卜和拧罐头盖子。你会发现,前面99%的时 间,萝卜和罐头盖看上去都是纹丝不动的,在最后一秒才会 破土和松动。
如果中间你沉不住气,急于求成,那结果一定是:铁锹铲起 萝卜带一嘴泥,摔碎罐子吃一嘴玻璃。
有时候,你不是不优秀,而是太着急。真正优秀的人,都不 着急,会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里持续精进,才能有朝一日出 类拨萃,一鸣惊人。
2019-06-07(36赞)
评论区:
闪电焦 : 写得特别好,清晰简洁有力
谭娟 : 写得特别好,被圈粉了
阿诺 : 被圈粉咯
Nan : 好文
太阳暖暖 : 功底很深
一次心 : 深度好文,深受启发,非常感谢
一路向前 : 有理有据有节,受教
李飞霞 : 谢谢鼓励[愉快]
link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