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加入
大家好,这是我加入星球的第204次分享,请大家多多指教
《99%的人对自己都有这样的误区,你也在内吗?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优势成长》,书里提出了一个
99%的人都有的误区,很颠覆我的认知:
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其实不然。更多 情况是,人们只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
曾有一位优秀的拳击运动员,他屡战屡胜,获得过无数荣 誉,却在一次顶级搏击比赛中,被实力强的对手击败。
落败后,他心里很不服气,并暗自加大训练强度,想让拳头 变得更有威力。不久,他和对手再次在比赛中相遇。他以为 前期的努力可以为自己一雪前耻,可惜未能如愿。
二次战败的他痛定思痛,明白自己真正的优势其实是出快 拳,于是拼命练习,将原有的出拳速度又提高了一大截。
在第三次交手的过程中,他凭借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对 方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最终摘得冠军桂冠。
一个想要击败对手的人,往往会忽视,自身优势,习惯模仿 对手的一举一动,照搬照抄别人的做法,这显然是不对的。
因为走“抄袭”之路的人是根本无法进入别人最为熟悉、也最
具优势的领域的。
这种做法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还会丧失自己原有的优 势。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总想着如何去克服缺点,却忘了怎 样将优点放大。
想要发挥自己的优势,除了要对自己,足够了解,发现自己 的优点之外,还要能不被外界的评论和自己的劣势所干扰。
人生最沮丧的事,就是由期待到等待,由努力到无力,再由 希望到失望。
你有没有曾经努力过,但努力却没有效果? 你有没有学过很多的方法和技巧,但它们还是不能带给你想
要的?
你有没有听过很多道理,但是道理依然没有让你过好目前的 人生?
然后你会自怨自艾地说:我真没用 看完了这本书,我想说,错了,你在一开始就错了 那么普通人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里的精彩内容 一、你要认识自己的才能,也要认识自己的极限
你听了道理,学了方法,也付出了努力,但还是没能达到自 己的目标,问题出在哪里?
一言以蔽之: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但这里所说的“方向”是什么呢? 我们又怎么知道自己的“方向”呢? 有句话说得好,也是“方向”的最佳解释: 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话什么意思呢?
“必有用”,听得人热血沸腾,但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好的是 前半部分“天生我材”。因为它有两个暗示:
第一个暗示是,在发展之前,成长之初,搞清楚自己天生是 哪块料,无比重要。
你要意识到一个事实,铁杵能够磨成针,但木柱就只能磨成 牙签,但只要放对了地方,铁针牙签都有用。
第二个暗示是,有“天生我材”,也必有“天生我不材”。 你有优点,必定也有缺点; 你有长板,必定也有短板; 你有擅长的地方,必定也有不擅长的地方。
丑小鸭之所以能变成白天鹅,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努力,而是 因为它是白天鹅的孩子。你要知道你天生就擅长什么,你要 发现你的天赋,然后顺势而为。
但关键是,做人要现实点。你要改变,就要先面对现实,接 受现实。
书里举了一个例子 之前有个同学,考英语四级第一次没过,来问我怎么办。 我问他:你努力了吗?他说:没有。 然后他回去努力,但第二次还是没过,来问我怎么办。 我问他:你注意方法了吗? 他回去买书学方法,第三次还是没过,来问我怎么办。 我问他:你有背好单词做好真题吗? 他回去听话照做,第四次还是没过,继续来问我怎么办。 我问他:你已经尽全力了吗? 他点点头。我说:你也许不太适合学英语,放弃吧,大学不
只有四级,人生也不只有英语。
他有点不满意,说:你不是英语老师吗,怎么不帮帮我呢? 我心里很纳闷,我已经帮你了,你也已经帮你自己了,于是
说:我是在帮你。
他十分倔强,坚持努力,不断复习,不断去考试,
考四级一直考到大学毕业,一共考了7次,都没有过。 真的是“不努力一点,你都不知道,自己多没用”。虽然表面
上是努力没用,但事实上,他是把“努力”用错了地方。
所有你想尽办法,用尽努力,而又未能达成的事情,原因几 乎都只有一个:
那不是你的天赋之事。 然后,作者又讲了一个故事
这让我想起前些天,一位模特朋友小方,她来问我:帅老 师,我想改变自己,有没有什么书推荐给我学习一下呢?
我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我觉得你,跟别人不一样,千万不要 浪费时间在学习上。
她看起来有点不高兴,结束了对话。 什么是现实?
这就是。 请记住,你是天生有材,你也必有用,但你不是全能。
不接受自己,不面对现实,就无法改变自己。接受,永远是 改变的前提。
什么是真正的改变?
我觉得,改变可以用一句,现在很流行的话来解释,就是“走 出舒适区”。
平时大家的注意力,总是放在“走出”上,但我认为,这句话 真正的重点在:“舒适”两字。
假若你都不舒适,如何有舒适区呢? 如果没有舒适区,又如何走出呢? 所以你发现了吗? 比走出舒适区更重要的是,确认你的舒适区。
简单说,就是找到让自己舒服的区域,先让自己舒服。没有 舒适区,也走不出去;有了舒适区,走出去自然而然。
不然你走来走去,都是在痛苦中徘徊。 不接受,就会难受;
接受,就会享受。
而让自己舒服最快的方式,就是接受发生的一切。你享受当 下,改变就会自然发生。你接纳自己,改变才真正开始。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说遇上了瓶颈,无法突破? 或者很多人觉得自己不能跃迁,无法逆袭?
归根结底,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既不愿意承认,又不愿 意接受一件事:
自己是一个普通人。 我们总觉得自己不普通,总觉得自己会一夜暴富,甚至做了
一件小事,就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在这种自我催眠中,又哪来突破瓶颈、跃迁阶层和人生逆袭 的动力呢?
承认自己无力,比承认自己有力,更需要力量; 承认自己不适合,比承认自己适合,更加重要; 承认自己普通,比承认自己优秀,更需要勇气。 如果工作真那么适合,为什么没有成绩呢? 如果自己真那么优秀,为什么还碌碌无为呢? 比认识自己能力,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的极限。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二、普通人的超能力
时代不断推进,市场不断细分,职场上用人的需求也不断发 生变化
你不必样样皆通,但你必须无可替代。
如何变得无可替代?
关键是,找到自己的“超能力”。 书里举了个例子
我爱看美国英雄类和超能类的影视作品。最近有一部美剧叫
《天赋异禀》,也是可圈可点。
当你看得足够多了,你会发现,这类作品里,通常有三种人 物设定:
已经拥有超能力的异能者,超能力有待开发和释放的潜能 者,没有超能力的普通人。
后两种人,还很可能是同一种人: 他们表面上是普通人,但体内却蕴含着超越常人的力量,或
者,至少有超越常人的一方面。
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普通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他 们身上至少有一项自己独有的技能,如果没有,那只是自己 一直觉得没有,或者未被开发。
根据我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上万例的个案咨询,可以肯定,普 通人身上一定拥有,并可以开发和训练得超越常人的能力有3 个:
专注力,学习力,表达力。 这也是普通人超越同龄人的取胜之道,你可以尽自己所能,
把这3项能力练习到极致。
不信你可以观察一下身边比你强的同龄人,如果说“强”就太 笼统了
我们残酷一点说,观察一下身边,赚得比你多的同龄人,他 们是不是拥有这3个能力中的1个或2个,甚至3个,比你强 呢?
比起别人,要么你专注力不足,要么学习力不够,要么就是 表达能力不好。
你说,我3个都没有。 难怪你是个普通人
当然,做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好,但只要你今天在看这本书, 我就默认你的追求是高一点的,是不仅仅要当个普通人的。 那就看好这本书,用好这本书吧。
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很聪明、有头脑,这种沾沾自喜没有用, 不切实际的幻想更没有用
除非你把你的聪明和头脑,转化为以上的3个能力。 你要是暂时没有方向,不妨沿这3个方向努力把吧。 每个人都有无限潜能,每个人都可以不普通。 三、与其最好,不如不同 成功学书籍和你的亲朋好友,都无一例外地告诉你,人生最
重要的目标,就是:
争做第一名 成为第一,已经是很多人深层的信念。 就像别人问你:世界第一高峰是什么? 你瞬间就能回答,珠穆朗玛峰。 但是世界第二高峰是什么,就很少有人知道。
我们都知道,第一只有一个,想成为第一会很难,但你有没 有想过,如果不做第一,你努力的意义是什么?
或者说,如果你不做第一,你作为一个普通人,你的取胜之 道是什么呢?
有没有办法取胜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举个例子,非洲有一座山,叫乞力马扎罗,它是非洲的最高 峰。但它的海拔放在珠峰面前,简直就是找虐。
而神奇的是,乞力马扎罗每年的游客,是珠穆朗玛峰游客的5 倍。为什么?
因为乞力马扎罗人知道,自己没有世界第一高峰,一辈子也 争不了第一,所以另辟蹊径,开创了一个新品类,把乞力马 扎罗叫作:
人类徒步可登顶的第一高峰。
什么意思? 其他山再高,都要借助缆绳、悬梯、冰镐才能登顶。但只靠
双脚就能走上去的,只有我是全球最高,不服来战。
大家一听,第一反应就是: 我也要去试试
所以乞力马扎罗的游客,至今络绎不绝。
找到自己,其实就是找到自己的天赋,找到自己的不同,并 且,敢于与别人不同。
书里又讲了一个“独眼岛”的故事 我很喜欢“独眼岛”的故事。小镇上有两个年轻人,想不劳而
获发大财,他们听说西方有个独眼岛,岛上的所有居民,都
只有一只眼睛。
有一天年轻人A一拍脑袋,想出一妙计,对年轻人B说:人都 喜欢新奇的东西,我们只要到独眼岛上抓一个人,把他绑回 来做展览,大家都来看怪物,我们就可以卖票赚钱啦
年轻人B十分赞同。 两位年轻人不日出发,几天后,船在独眼岛靠岸。他们从码
头走到街上,看到每一个人都只有一只眼睛
他们兴奋至极,露出贪婪的目光,似乎街上的每一个人,都
是他们发财的机会。
正当他们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突然,两人眼前一黑,他们 被绑走了。他们十分惊恐,不断挣扎,然后被打晕过去。
当两人的头套被摘下来时,他们已经被高高地绑在码头的大 柱子上了。他们的身旁,围满了来看热闹的独眼岛民。
两个独眼岛的年轻人,正在一旁嘶吼着卖票: 来看展览咯!来看怪物咯!这里有长着两只眼睛的怪物! 只有一只眼睛的人,在大家都有两只眼睛的时候,很特别,
很有市场
同样,有两只眼睛的人,在大家都只有一只眼睛的时候,也 很稀奇,很不一样。
这不就是“唯一”的价值吗? 所以,与其最好,不如不同。
每个人都抢第一,你就做唯一。但是,做第一很难,做唯一 却很简单。
世界就是这样,不是因为要做最好,所以选择;而是因为你 选择了,所以才成为了最好。
往往在你成为唯一的时候,你也同时成为某个领域的第一 了。
请永远记住,你不必在意在一百万件事情上输给一百万种
人,你只需要在意,在哪一件事情上,可以赢过全世界。
四、找到你的超能力 如果你说,老师,我想发掘一下,自己身上有别于常人的超
能力,有办法吗?
当然有。 作者曾经帮助过1万人,用咨询的方式,找到了他们的超能
力。那怎么找呢?
但我认为更正确的问题该是,到哪里找? 我们知道,现在我们所拥有的一些能力,由过去的天赋或学
习决定。而我们现在的能力,又会决定未来的能力。
简单来说,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决定未来。 现在是结果,过去是原因。 人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常纠结于结果,却从不找原因。 到哪儿找? 到你的“过去”去寻找,这种方法在催眠里叫作回溯。 那么第二步,找什么呢? 作者发明了一个概念,叫作“儿时能力”。请记住,你的儿时
能力,决定了你的超能力,也决定了你的核心竞争力。
《圣经》说,如果一个人,不恢复到孩童的面貌,他就无法 进入天堂。
你在学业上、职场上也一样,如果你不知道你小时候最擅长 什么,你就难以登堂入室、登峰造极。
因为,在你小时候就展现出来的能力,很有可能就是你的天 赋。
并且,小时候学会的能力,这一辈子都难以忘记, 比如小时候你学会了骑车,哪怕20年不骑了,有点生疏,只
要你今天找一辆小车,坐上去,摇晃两下,找找感觉,10分
钟以后,你就完全恢复这项能力了。
每个人小时候很快能学会的东西不尽相同,有的可能是骑 车,有的是画画,有的是打游戏,有的甚至是做饭。
你之所以能很快学会,不是没有原因的。而原因很有可能 是,这本来就是你的天赋。
所以,鉴别你儿时能力、天赋才能的最终标准是什么呢? 作者给它定义为三个字,分别是:
快,乐,强。 针对这3个字,你需要问自己3个问题:
1.在你小时候(特别是7岁前),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学就会 的?
2.在你小时候(特别是7岁前),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做就开 心的?
3.在你小时候(特别是7岁前),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做就有 成绩的?
简单点说,你要思考,在你儿时,什么事情是学得最快、做 起来让你最快乐、一做就容易出成绩出成果的。
回溯的过程会比较慢,不要光看,拿起笔,慢慢想一下,列 出5件这样的事情,且这5件事情类别越丰富越好,尽量不重 合。
如果还是比较难想起来,你也可以多问自己一个问题: 在你小时候,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做完就会被表扬的? 然后,开始事无巨细地描述这些事情,注意: 光描述,别下定义。 举自己的例子,来告诉你什么是描述,比如: 我在5岁的时候,得到了拼图大赛的冠军。
再比如:
我4岁的时候,就能说很多话,身旁的大人经常会被逗笑,我 也乐在其中。
你会发现,每个描述的背后,都至少有一项能力。
如果你能描述,5个不同类别,又能满足“快,乐,强”标准的 事件,你就至少能发掘自己的5项儿时能力。
比方说,刚才的两个例子,分别对应的两个能力是: 信息检索与重组的能力,表达与共情能力。 你知道拥有“信息检索与重组能力”和“表达与共情能力”,最贴
切的职业是什么吗?有3个:
老师、咨询师、作家。你看,这不就是我正在做,而且都出 过成绩的事吗?
所以,这些提问的本质和最终目的,都是帮你去发掘和审视 你的“儿时能力”。
一旦找到“儿时能力”,请你用它来对比一下你近年来产出的 成绩,你一定会发现,现在容易出成绩的,还是儿时容易出 成绩的那些事。
如果你发现近几年碌碌无为,也没有产生什么成果,你对照 一下你列出的5项儿时能力,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原来你一直 没有做自己天赋的事情。难怪没有出成绩
老祖宗告诉我们,凡事应顺势而为。 真正的顺势而为,就是要去做真正的你自己,做你的天赋之
事,最后成为唯一。
2019-08-10(20赞)
评论区:
闪电焦 : link这篇文章穿插了好几个小故事来论证观点,文中小金句也很多,禁不住想要划线抄重点[偷笑][偷笑] 整篇读下
来十分通畅,并且迫不及待一直往下看。收藏文章了,带来新认知,我7岁前的“快乐强”应该是很快学会各种歌唱给他们
听,逗得家人哈哈大笑,这是我十几岁的时候爸妈和家人常回忆起来说的。 我会再继续发掘,找到天赋,投入时间成为优
势。有一句话我记得最深刻:你不一定要什么事情都做到差不多好,只要有一两件做得比80%的人都好,你就是这个领域
的专家。
不忘初心 : 我记得儿时,大概10岁左右就喜欢画画。记得很清楚,画的是拿破仑。能照着画(就是模仿),而且画的很 像。现在还有保存。
Tim Ting : 找天你唱首歌我聽,看看我会否捧腹大笑。
Tim Ting : 如果我告訴你,我8歲時已懂賣卡通磁性貼紙做生意賺零用錢,及打羽毛球不錯,如何可把做生意的長板擅用出
來呢? 奔三奔四將近,打羽毛球比賽也嫌太老吧。
link : 这就是你的超能力啊,可以试试在绘画方面走一走
link : 以前巴菲特也在你这个年纪卖东西,你可以发掘一下投资的天赋
link : [强][强][强],我觉得你可以把歌声录成音频发到星球上和大家分享,或是在抖音上录制唱歌的短视频,来展现自己的
天赋,做内容不一定要拘泥于文字,音频和短视频都可以尝试
一个悦己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