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在星
space : 大家好,这是我在星球分享的第二篇原创。
资历越老,等于能力越强吗?
昨天,读到粥左罗老师一则关于资历的分享,受到启发,突 然萌发分享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的想法。
资历,从来不等于能力,能力也不是靠熬资历就能得到的。 没有成长性思维,资历再老,也不可能获得太强的能力。
今年入职另一家建筑公司,做项目会计。在总部办完入职手 续后,搭项目领导曾总的顺风车去项目部报道。
在途中,我和曾总聊天,了解到他已经在公司工作15年。从 一开始的小白建筑师,成长为如今公司战略性人才。
这15年,没有一天是白费,走的每一步都算数。白天上工地 指挥安排施工,挥汗如雨,晚上还要学习精进,考建筑师, 学项目管理。结果会说话,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在月薪3 万,加上奖金、补贴,年薪50W+。
最让我敬佩的是,已经五十多岁的他,还在学习新的东西。 岁月催人老,却唯独催不了他年轻的心,改变不了他追求不 断成长的思维。
到了项目部后,领导去忙了,接待我的是同属于财务部的女 同事。聊天中,知道她是元老级员工,在公司做了二十多年 的出纳了,除了项目经理,整个项目部的人都叫她“珍姐”。
这让我很诧异,也很好奇。因为一般来说,一个人从参加工 作做到会计岗位,3~5年就可以了。她竟然在出纳这样最底 层岗位,一做就是二十多年,每月领着4000多块的工资。
资历和项目经理差不多,成就却天壤之别。 后来,随着对她了解更多,我明白了,形成这巨大差距的原
因。
做会计,需要考证,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要将理论应用于 会计实操,二者缺一不可。二十多年来,她从不考证,学习 会计知识;工作当中,固守自己出纳的一亩三分地,不主动 去做会计做的事。结果是,二十多年,还在原地踏步。
没有成长性思维的人,资历老和年纪大,没有太大区别。 我们叫项目领导“曾总”,不仅是因为他年纪比较大,资历
老,更是因为他级别高能力强;我们叫她“珍姐”,仅仅是因
为她年纪比我们大,资历比我们老,没有别的。
资历,谁都能熬出来,但能力是熬不出来的。拥有成长性思 维,时间就是你能力的放大器;也才能让你有资历,更有能 力。
2019-07-15(16赞)
评论区:
Tim Ting : 這二類人我也接觸過。 幸運我的領導屬於成長性思維的人, 已經四十多歲近五十但依然非常好学及開放性思維。
補充一点, 留意到个可怕地方是當人普遍年紀過了35到40歲後若仍是固有思維的, 往後也只維持固有思維, 身邊認識很多朋友
也是。
辛十三郎 : 很不错,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Tim Ting : 還有一点剛想到. 在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一書比喻, 固有性與成長性思維就好比有錢人的想法與窮人的想法般,
絕大多數人只是多與少的比例, 包括我們。 所以, 不要以為自己能夠像杯水100%腦子充滿著成長性思維, 某程度上我們要学
会把腦子裏尚餘的固有性思維做分解, 分解越多進步空間越大。
space : 又get到重要的一点,谢谢你!
space : 谢谢你的鼓励!这会化为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space : 哇,考虑的深入全面,又涨知识了,向你学习。谢谢你用心的评论!
张金丽 : 前者永远不会油腻,后者永远没有青春。 愿咱们群里的都是前者。 你功成名就,我名满华夏。
space : 精彩的评论!谢谢你诚挚的祝福!愿我们永远都是小伙伴。
link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