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豆儿的第16次分
艾豆儿的第16次分享】—《把时间当作朋友》
《慢慢来才是快》
“戒躁”说了千百年,可我们还是很浮躁。我们总在不由自主 地想,如果有速成的办法就好了——可惜,没有,确实没 有。——《把时间当作朋友》
焦虑是现在年轻人的通病。而导致焦虑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 是浮躁。心总是静不下来,做事总是急于求成,整个人由内 而外的浮躁,导致极度焦虑。
不管是学习也好、工作也罢,我们总想找捷径,找快速通 道,不想浪费时间走弯路,期望速成。
事实上,我们越是不想浪费时间走弯路,就越是把时间浪费 在找速成的路,而我们苦苦追寻的捷径压根不存在。
关于期望速成的心里,李笑来老师从微观的角度,讲述了两 个主要原因。
①第一个原因是:人都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 性。
每个人都有无穷无尽的欲望,虽然我们知道,不是所有欲望 都能被满足,但都在追逐尽可能多的欲望。
而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成了大部分人心中诸多愿望之一。每 做一件事,如果收获的可能性很大,最好能马上看到成果, 如果收获的可能性很小,最好马上知道结果。
就拿写作来说吧,很多人在学习一个月后就期望自己能写出 很棒的文章,有的人平时不多多练习,却希望写一篇稿子就 能够赚到稿费,这都是不可能的。无论学习什么,从无到 有;从烂到好,都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速成绝无可能。
最善于利用人类这一天性的大概就属银行和借贷平台了吧, 想住大房子,想买好车,没有钱没关系,我给你办贷款啊。 不着急,贷款可以慢慢还,20年,30年内还清就好了。
这是一个“透支未来“,呼吁提前消费的时代,但是对于不按时 还款的人,银行会对你采取什么行动,她可不会提前告诉 你,也不会对外公开。
想速成,最后也会付出应有的代价。
②第二个原因,也是浮躁的根源,很多人都不懂”有些阶段是 无法一步跨越“这个道理。
所以,很多人才会不现实的想找到一个方法,一条捷径能够 迅速达到目标,获得自己想要的。
可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时间的,回报越大,所需要 的时间就会越长。
除了上面两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宏观的原因也使人们常常不 由自主的奢望速成,哪怕之前已经“醒悟”过。这个宏观上的
原因就是所谓的“现状使然”。
根据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布兰奇弗劳尔的调查结果。大 多数人对其自身的满意程度,从十五岁左右开始持续下降, 这大抵是不再无知无畏造成的。
从那时起,一个人慢慢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是微 不足道的,进而开始在所谓的理想和扭曲的现实中挣扎,直 到45岁左右才渐出苦海。
在这漫长的三十年里,自我满意度持续下降所造成的浮躁形 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 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
总的来说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 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 由自主的期望速成的根源。
出路肯定存在,但只有一个起点,那就是接受现实,告诉自 己,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2019-08-07(18赞)
评论区:
艾豆儿 : 慢慢来才是快
李德鹏 : 艾豆儿同学,我又来“找茬”了[捂脸],不讨论文章的观点,有些错别字和病句,望你斟酌修改。 1“关于期望速成的
心里”中的“里”应为“理”; 2“很多人才会不现实的想找到一个方法”中的“的”应为“地”; 3“常常不由自主的奢望速成”中
的“的”应为“地”; 4“人都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可改为“人都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或者“人都有希
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
link : 看完我想起了巴菲特的一个故事 关于“慢富”的话题,曾经有人问巴菲特:“既然你的投资方法这么好,为什么这么多年
来,学习、复制的人不多呢?”对此,巴菲特笑答:“因为很少有人愿意慢慢变富。”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20多年前,国
人在得知巴菲特将1万美元变成3亿美元的故事时 最初的反应是羡慕与惊愕:“这么多?!”听到需要历时数十年,他们的反
应是遗憾且略带不耐烦:“这么久?!”大多数人想的是:“等老了,有钱还有什么用?”时光流转,近30年过去了,那些当
年这么想的年轻人现在不但年纪大了,而且多半一无是处
闪电焦 : 可以多一点金句摘抄,小故事穿插会更妙
Tim Ting : 對文中觀点很有感受。 我們人性確是想找shortcut, 想跳steps去把事情快速完成,就等於男生追求女生,想盡快追
到手,不是要追3年也追不到。 社会也在講求速度,使我們比以前更容易焦慮。 當下,反而是学懂放慢。某程度上,慢等
於快。
艾豆儿 : 谢谢指正,最近太忙了,都没时间来一一修改。我的语文水平还有待提高,哈哈哈
艾豆儿 : 慢慢来才是快[爱心]
艾豆儿 : 谢谢焦焦意见哦。
Tim Ting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