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加入
大家好,这是我加入星球的第104次分享,请大家多多指教
《怎样最大化的提供职场感知度?学会这5种方法就好了》 今天下午看了一下粥老师老师的文章,讲的是可感知度,其
中有一段写的很好:
人在职场也是如此,你创造了价值和别人能否很好的感知到 你创造的价值,是两码事。同样是认真做事,能力相当,有 的员工在公司就存在感很弱,有的员工就存在感很强,其实 两个人创造的价值可能差不多,只不过后者提供了更多的可 感知性。
既然可感知度在职场这么重要,那么有没有办法让我们在职 场里为自己打造出聚光灯,持续发光发亮呢?
下面我们有请汤均建老师,为我们分享一下,打造职场可感 知度的五种方法
在老板的视角里,没有能见度基本就等同于认为这个员工没 有影响力,企业对于他未来晋升后可以创造更多价值这件 事,是没信心的。
而且,你的能力,不能得到公认,企业就要承担舆论的压 力。
同时,你个人就像一个品牌,也需要有品牌定位、营销渠道
等等,不能只把自己的影响力,停留在公司,甚至部门内 部。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你可以从五个方面去提升自己的职场可感知度: 一、让你的名字与一个正面能力相挂钩; 二、参加跨部门合作的公司级项目,让更多同事认识你; 三、找到职场导师;
四、穿得更高一级; 五、营销自己的业绩。
第一个方法,让你的名字与一个正面能力相挂钩。
你要想获得晋升,首先得让你的名字被影响者、评估者、决 策者们记住,尤其是被决策者记住。
很多员工,我称之为职场“小黄牛”:兢兢业业工作,结果到 头来干了一两年,大老板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同事对你也 非常陌生。
如果是这样,你基本上就和晋升绝缘了。 我这里说的“记住名字”,不是简简单单地说,知道你叫什
么,而是指,知道你擅长做什么。光被记住名字,是远远不
够的。
人的记忆特点,是喜欢把 两样东西关联在一起,这样才记得 牢。
在职场中,总有一个你相对得心应手的领域或能力,我管这 个叫: “统治区域”。
把你的名字,与这个“统治区域”里的正面能力相挂钩,是提 升你在大家脑海中印象的好方法。
例如:PPT做得好、口才特别好、数字敏感度特别好、执行力 特别强等等;在这个区域,你的同事都不如你。
如果你还没有发现自己的“统治区域”,我建议你可以向自己 的上级,或者是有关系近的同事,请教他们对你的反馈,听 听看在他们心中,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你也可以先找几个大家对你反馈不错的优点,然后逐步地去 尝试,看看到底哪一个是自己真正最擅长的。
一旦找到这个“统治区域”之后,你就应该有意无意地,在职 场建立起,自己与这个能力之间的关联;去争取与这个能力 相关的项目。
甚至你的朋友圈,也应该多转发跟这个能力相关的文章。 做到让别人一遇到相关的问题,就能想到你。 下面,我就拿我自己举例子。 虽然我刚进职场时,主要工作是营销,但我对人才培训非常
痴迷。
公司内部一有培训新人的机会,我就义务去参加;锻炼的机 会多了,自然培训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反过来又提升了我 的自信和积极性。
以至于公司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和培训相关的项目,同事们总 是第一时间想到我
而培训这件事本身,又大大地加强了我在公司内部的曝光机 会。
这样,“培训”就成为了我的一个“个人品牌定位”,而且也非常 方便我的朋友们在需要的时候想到我。
这里我还要提醒你注意, 不要自己给自己打上负面的标签。 我举个例子,有的同事,Excel可能使用得没有那么熟练,在
请教完其他同事的时候,总喜欢谦虚地说:“你看,我Excel这
块还真是不行。”
这样自己给自己贴负面标签的行为,哪怕只是“Excel这种小 事”,也是对自己这个品牌不负责任的表现。
如果你要表示谢意,你直接告诉对方:
“哎呀,小红,你的Excel真是厉害”,或者“小红,我发现你特 别会教别人”,是不是比“说自己不行”要好一些?
在职场上, “永远不要说自己不行”。 说完了第一种方法,“把自己的名字与一个正面能力相挂
钩”,我再来和你说说, 用“跨部门合作的项目”提升自己的职
场能见度。
在公司内部,经常会出现和你的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公司级 项目”。
比如,年会的节目表演、公司的运动会、支援新员工的培 训、参加新项目的测试,或者到大学去做宣讲会招聘学弟学 妹等等。
很多人一听到老板要布置这一类的项目,第一反应是“老板又 来找免费劳动力了”,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
其实,这些看似对你本职工作没有帮助的事情,却可以让你 有机会,走出你的部门,和许多部门外的同事、领导一起工 作,这对提升你的“职场能见度”有非常大的帮助。
尤其是像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招聘”“培训”这一类工作,可以 让你了解很多管理方面的细节,对于你走上管理岗位也是有 很大帮助的。
就拿支援人力资源部进行校园招聘这件事来说,很多公司都 会到学校去进行新员工的招聘,这基本上是人力资源部一年 一度最重要的项目。
如果有机会加入这种项目,一来,可以近距离接触到人力资 源部的同事;
二来,你可以有机会从公司用人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能 力、价值观与公司的契合度;
三来,你可以有机会观察到一次大型的跨部门协作是如何发 生的。
像这类的好事,应该抢着做才是。
当然,还是那句话,只有你把本职工作做好,参加这些提升 能见度的项目,对你才有意义。
第三种方法,找到职场导师。 有句俗语:“首先,你得行!第二,得有人说你行!第三,说
你行的人得行!”
那么如何能够找到这样的导师呢? 有的公司,有现成的导师制度,那相对比较容易;
如果你的公司,没有成熟的导师制度,也没有关系,不用搞 得那么严肃,非要有一个“导师”的名头。
你通过积极参加公司级别的活动,一定有机会认识大量的高 级别的管理人员。
或者,你可以请你的上级,或者公司的老员工帮忙推荐认 识。
你还可以参加行业沙龙,在相关论坛保持一定的活跃度等 等。
我个人最推荐的办法是多参加权威的培训,其实工作之后, 书本上的东西能够带给你的能力提升,已经非常有限了,参 加这些培训,更重要的是有机会接触到行业内的高手。
你也许会说,遇到了这些大人物,可是,如何请他们来帮助 自己呢?
最好的办法,是 通过具体事情,寻求他们的帮助, 建立实实 在在的合作,而不是仅仅去吃个饭。
这里和你分享一个能向“大咖”们寻求帮助的心得,那就是 说 清楚“你自己想做什么+遇到的困难”。
即使对方再乐于助人,如果你开始上去就问人家:“请问我该 不该去参加我们公司的合规项目呢?”
这种让人搞不清状况的问题,别人想帮都帮不了你。 我有一个师弟,他刚刚转行到新媒体营销的时候,他就遇到
自己人脉不够、经验不足的问题。他是这么寻求大咖们的帮
助的,他对这些营销界的前辈们说:
“您好,我希望能够把我们这个城市里,负责新媒体的职场新 人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学习小组,一起学习新媒体运营的前 沿知识。
但是我们非常需要行业前辈做我们的导师,和我们一起分享 经验,希望您能来我们的学习小组,进行一个简短的分享。”
你看,这样是不是比上来就问“我该不该”“我能不能”“你可不 可以”这种没有目标、没有思考过程的问题,要更方便别人帮 助你呢?
接下来,第四个方法。
那就是通过 “穿得更高一级”, 来提升你的“领导范”,也就是 你的形象。
当然,穿着首先要考虑公司的大环境。
如果你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整天西装领带,肯定不合适 反过来,你在一家传统企业,整天穿着拖鞋大裤衩,那也不
对。这样就会和整个组织格格不入,这种形象也是非常糟糕
的。
不过,通常而言,级别越高的人,在职场上的着装越是正 式。
仔细观察你们公司的领导是怎么穿着的,向他们靠拢;而不 是向级别比你低的同事靠拢。
第五个办法,叫 “营销”自己的业绩。 我们的传统的教育,告诉我们要“谦虚”要“低调”,所以也许你
听到“营销”自己的时候,会觉得抵触。其实,“营销”自己的业
绩,也有“聪明的”办法。
具体来说,就是 “分享经验而不是炫耀成绩;教会同事而不是 卖弄技巧”。
公司对于某个员工,取得了成绩,最重视的,不仅仅是成绩 本身;
而是这种成绩的获得,是否是可持续的、可复制的。 如果员工能够分享他是如何做到的,并且带领周围的同事一
起进步,这是上级更看重的。
因此,“营销”的重点,不是在于“炫耀自己的成绩”
而是利用“经验总结会”“内部邮件分享”“与同事一起工作”等等 场合,把你的经验和心得,分享出去。
利用外部曝光窗口 最后,除了内部的“职场能见度”,我还要提醒你,注意外部
的曝光窗口。
比如: 如果你是程序员,多上Github这种论坛,认识大牛,发表作
品;
如果你是一个运营,试着自己运营一个私人公众号,对自己 的作品、运营心得进行传播;
如果你是HR,多参加一些你们所在行业的论坛、峰会,既可 以帮你认识更多的人,也可以让你提升专业知识,等等。
千万不要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唯一”,要记住,你只是公司 的“之一”。
当然,我不鼓励过度跳槽,或者“身在曹营心在汉”。但扩大 你的外部视野,既可以反过来提升你在公司内的价值,也可 以帮助你找到新机会。
你在行业有影响力以后,反而会让公司更加珍惜你的 市场价 值。
以上就是汤均建老师提供的,五种能提高自身职场感知度的 五种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04-30(14赞)
牧心微笔记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