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加入
大家好,这是我加入星球的第72次分享,请大家多多指教
《那些底线低的创业者,心里都住着一个吓坏了的孩子》
今天看了一下粥老师的分享,他在开头提到这样的一个话 题:
为什么有些创业者既不愿意分钱又不愿分权,有的创业者做 了四五年身边三四个合伙人,而有的仍旧孤身一人,有的创 业者赚很多钱,却不舍得给精兵悍将多分一些。
看的时候我很纳闷,为什么成功的创业者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呢?
一般来说,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往往具备很多优秀的特质,比 如灵活机动、敢想敢干、亲力亲为等等。
但是你相信么,假如缺少强大的内心,这些特质有一天或许 会变成阻碍公司发展的掣肘。
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管理学者肖知兴,就发表了这样一个 观点,他认为,当企业实现重大突破,一般是营业额超过10 亿人民币的时候,创始人所有的长处都会反噬,成为企业成 长最大的障碍。
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创业者自身的创业动力发生系统出 了问题。
创业动力发生系统,也就是创业的原动力
在西方,企业家们秉承清教徒传统,在他们看来,创业是一 种实现人生救赎的手段,不止是单纯的赚钱或者追求成就 感。
但在中国,由于缺乏宗教传统,不重视心灵生活,这就使得 创业的原动力,局限在现实的物质层面,这也就不难解释, 为什么很多创业者一旦赚到钱,就会选择小富即安的道路。
肖知兴特别指出,一旦创业者的动力系统出现问题,就很容 易被心魔所困。
所谓的心魔,就是创业者早年缺失的东西,它们会成为一颗 危机的种子,在事业小有所成、创业原动力减弱的时候发 作。
对此,肖知兴用了一个贴切的比喻,他说,我们心里都住着 一个被吓坏的孩子。
比如贫穷,创业者出身贫寒,留下心理欠债。 早年太穷的人,很容易对财富产生一种不可遏制的、完全非
理性的占有欲。
赚钱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对金钱的渴望也是人之常情,但 是,当企业大到一定程度,假如还把钱和股权看得那么重, 甚至比自己的事业还重,那就肯定是有问题了。
肖知兴认为,企业的优秀程度,很多时候和一把手的股权比 例成反比
比如华为,任正非只给自己留1.4%的股权,还有万科、腾 讯、阿里巴巴等等,一把手也都没有把股权当成全部。
再比如情感缺失,也就是创业者早年情感冷落,导致的过度 补偿。
很多出身寒微的企业家,都是在残破不全的家庭里长大的, 甚至从来没有得到过亲人的关怀。
这就使得他们很自然地把情感寄托在兄弟情义上,非常讲义 气。
即使创业老臣不出业绩、不守规矩、蛮不讲理的时候,创始 人也会一次又一次,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结果就是企业制 定的各种规则,从价值观到战略,从制度到流程,全部形同 虚设,成为笑话。
还有的创业者,内心极度缺乏认同感,因为早年被轻视,导 致对赞美过度渴望。
一些出身不好的企业家,从小被人看不起,很容易在创业成 功后,过分在意行业、政府和社会的评价
所以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做各类协会主席、参加各种评奖、峰 会,被各级领导接见,等等。这些事情一旦上瘾,就会非常 地费时费力,对公司的业务,往往也就难以顾及了。
还有小时候被权力欺凌的,创业成功之后喜欢结交权贵,甚 至和权力勾结。
小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创业后喜欢事无巨细,控制一
切。小时候被欺骗的,长大之后也没法和别人建立长期的信 任关系等等。
所有这些,都会给企业埋下危机的种子。 这些心魔,随便哪个都能把一个企业搞垮,何况很多企业家
心里,还同时住着好几个心魔,轮番上阵。
那么,创业者该如何克制这些心魔呢? 肖知兴认为,对于这一代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来说,重要的是
要克服自己的出身,克服自己内心的各种匮乏感,努力让自
己高贵起来。
这种高贵,和财富无关,而是和担当、责任、贡献、牺牲、 自制、谦逊等美德紧紧联系在一起。
只有和过去的不幸经历和解,我们才能克服各种匮乏感,恢 复好自己的动力系统,并且在源源不断、绵绵不绝的内心动 力的支持下,把企业带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克 服心魔,努力让自己高贵起来,做一个底线高的人
2019-03-17(30赞)
评论区:
培培 : 写的棒棒哒!支持,粥老师发完文章,很多人可能就是看看,然后觉得很赞同,你马上就能从反面写出这么多,真 的很钦佩。想知道平时是做什么的?文字功底都这么好?
link : 我谢谢你的鼓励,我现在在教育行业,其实我感觉文章写的好不一定非要文字功底好,最关键的是要想清楚,思考远 比落笔重要
程先生的太太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