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加入

大家好,这是我加入星球的第181次分享,请大家多多指教

《你为什么做不到持续的努力?谈一谈执行力的问题》 今天下午看了一下粥老师公众号的新推送,讲的是华仔的故

事,最后是这么写的

持续努力不需要每天都拼命努力,而是保持高频而稳定的努 力。

把持续努力与习惯结合,与爱好绑定,把目标拆解成一件件 可以完成的小事,坚持做好每件小事。光是坚持,你就能超 过90%的人。

而你做的所有努力,时间都看在眼里,必会给你超乎想象的 回报。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在平时,你应该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提前设置好了目标,却总是等到前一天才开始动手; 整理了一堆待办事项,却每天都看着,它们在过期里面发

呆;

明明告诉自己,今天有一堆事情要做,到了晚上,却发现这 一天什么都没干;

终于开始干活了,却管不住自己的手,过一会就打开了知 乎、微博、朋友圈

不过没关系,你不用太过自责,这并不是你的错。 实际上,这样的问题,许多人都会遇到。 所以,经常会有人感慨: 要是我的执行力,能有规划能力的一半,早就成功了。 想一想,你每天真正用在,执行上面的时间有多少?70%?

50%?

对很多人来说,这个数字也许还要更低。 世上许多成就斐然的人,未必比你我聪明,也未必比你我勤

奋,更多时候,只是因为他们自我控制的能力更强,能够把

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执行上罢了。

那么如何才能像他们一样,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呢? 我们下面一起来看看

1. 分解,再分解,你真的明白你要做什么吗? 很多时候,我们的执行力低,其实是一开始就出了问题 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并不真的明白自己想做到什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

每天背单词;

每天用30分钟背单词; 每天用30分钟,通过某单词 APP ,背50个单词; 这三种计划,哪一种更好些?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同样,每天健身1小时就比不上每天用1小时,无氧运动4组, 每组5分钟,再慢跑半小时。

更具体一点,你还可以列出每一组无氧运动的类型(俯卧 撑、深蹲……),最好是每一组应该做到多少下,等等。

简而言之,计划要分解到基本步骤,达到看到计划,不用动 脑就能立刻执行,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举个例子 如果我想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写每天阅读英语30分钟,可以

吗?不够好。

因为我们的选择太多了。 选择《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还是《经济学人》? 阅读国际版、中国版还是经济频道? 阅读长文章还是短文章?

是深入阅读、摘出所有不懂的单词并搞懂,还是泛泛读一 遍?

你看,我们还可以再细分下去。 当你开始执行的时候,如果还要费劲去思考这些问题,执行

效率怎么可能高?

许多时候,正是这些无谓的操作步骤和思考过程,大大地降 低了我们执行计划的动力。

对于我们来说,思考和行动,对大脑来说是两套截然不同的 工作。

当我们准备行动时,我们的大脑会为行动做好准备,这时, 如果让思考横插一脚,就相当于被迫脱离行动状态,重新回 到思考状态,然后再调整回来。

显然,这会大大影响我们的专注。 好的计划应该是这样的:

你在规划阶段,做好详尽而细致的安排,保证执行时,无论 处于什么情况,都可以立刻着手操作,无需再进行任何思 考。这样才能确保每次执行的高效。

另一方面,将计划分解到基本步骤,减少执行过程大脑的加 工参与,让它成为一个下意识的行动,也可以起到另一个作 用:

减少我们,对不确定预期的焦虑感。

我们总是很容易感到焦虑。

其实,焦虑是怎么来的? 正是由于对预期不确定,而自己又没有方法可以减少这种不

确定,这才导致了焦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在执行计划的时候,总是容易走神,担心自己做不好、无缘

无故出错、走弯路、拖延太多时间。

这些,都是焦虑的体现。 如果放任这些念头不管,它们就会对整个执行过程造成干

扰。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规划的时候,把一切都准备好,这样,

等到执行时,就可以直接行动,不需要再进行思考、分析、

安排,也就大大减少了让自己产生焦虑和杂念的机会,变得

更加专注。

所以,下一次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可以这样检测一下: 你的计划够不够明确?

具体到每一个详细步骤了吗? 每一次执行是否可以重复,还是要重新设置?

如果遇到问题可以怎么办?

把这些都考虑好,作出详细的描述,写下来。这才是一个真 正有可行性的计划。

2. 触手可及,离你的目标再近一些 对于一些重复性的任务,如果很难坚持下去,该怎么办呢? 传统的想法,是利用意志力,强迫自己坚持执行。 但这样做,很容易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最终的结果,就是

将你对这件事情的兴趣消磨殆尽。

更好的方式,是顺应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同时营造一个良好 的条件环境:

当你产生意愿时,可以毫无阻力,立刻着手去行动。 为什么这样说呢?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看作,动力和阻力的角力 当一件事情的动力,超过了阻力,我们就会去做;反之,我

们就倾向于不去做。

动力包括哪些呢? 物质奖励,精神上的满足感,成就感,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权

力感,对不良状态(比如挂科)的规避,对预期的乐观信念

和强烈需求。

阻力包括什么?

自己的体力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投入,其他事情的即时反 馈、感官愉悦,等等。

当阻力超过动力,我们就很容易裹足不前。这时,即使用意 志力强迫自己去行动,也多半会事倍功半。

所以,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尽最大可能减少阻力,以期当我 们的状态位于高点时,可以用最短的路径去进入状态。

简单来说,当你做好计划之后,想一想: 按照这个计划操作时,需要经过,什么样的步骤,需要用到

什么材料?

这其中,有哪些步骤可以提前准备好,哪些材料可以放在最 顺手的地方?

尽量把这部分工作在规划的时候搞定。 这样一来,当你准备行动的时候,你随手就可以拿到需要的

东西,立刻开工,杜绝一切不必要的拖延和低效。

举个例子: 如果你突然之间,产生兴趣想去跑步,二只跑鞋、运动服、

腰包放在衣柜里,你需要打开衣柜,从旧衣服里把它们翻出

来,是不是就感觉没那么有动力了?

而如果它们就挂在门口的衣架上,挑逗着你的视线,结果是 不是会完全不一样?

如果你喜欢读书,你就应该把书放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随 时可以抓起一本来看。节省去书架上翻找的时间。

如果你想锻炼写作,就找一个运行最流畅的软件,放在桌面 最显眼的位置。这样节省找到软件、打开的时间。

不要小看这几秒钟,很多时候,正是这不起眼的几秒钟,导 致了这样一个简单的念头:

下次吧。 而反复多次的下次,如果积累起来,就是质的区别。 简化一切操作的步骤,让自己可以第一时间、下意识地进行

行动,是培养良好习惯最核心的方法。

3. 问自己一个问题,再试着解决它 问题导向是我在工作中,经常向团队的伙伴普及的一个思维

方式。

如果你的计划是学习一个新领域,但却不知道从何入手,那 么,给自己设立一个问题,再试着想办法搞懂它,是一个行 之有效的方法。

举个例子 比如你计划,在三个月内,初步弄懂西方艺术史,但是你对

此一无所知,怎么入手呢?

如果从最基本的通史和概论翻起,也许很容易就会失去兴

趣,难以坚持下去。

这个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设定几个问题: 如何正确地鉴赏一幅画? 印象派的历史、风格、特点和地位是什么? 什么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 以兴趣为原则,提出问题之后,再自己去请教别人、搜索资

料、进行对比阅读、提炼观点,最后归纳整理,试着给出一

个自己的回答。

在这个过程中,你势必会碰到许多不理解的名词和术语,尽 力去把它们弄懂。

由于有一个问题作为引导,而这个问题又是自己感兴趣的, 那么,你的兴趣,会被一直调动着,也会有更多的动力去攻 克这些疑难。

当你解决这个问题之后,你会发现,你通过弄懂这个问题, 实际上揭开了,整个西方艺术史的一部分

尽管可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也足够使你打下根基了。下 一步,就是继续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继续攻克下一个问 题。

无论学习什么领域,这个方法都是适用的。 同样,在执行计划时,你也可以不断地向自己发问:

这样的流程规范吗?

这样的操作高效吗? 这样的解决方案合理吗,有没有更好的可能性? 这样的结论全面吗?有没有反例?有没有特殊例子? 本质上,这是利用好奇心和内在驱动力,推动自己向目标前

进。这样一来,执行效率和续航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

升。

这个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心气太高。 不用着急,慢慢来,循序渐进。一旦制订好了计划,就不要

轻易地去变动它。

采用问题导向的思路,根据问题来组织目标,制订规划,你 会发现,原本觉得难以入手的计划,突然就变得简单了许 多。

4. 先设立一个小目标,然后完成它 开始之前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 使我们对工作产生兴趣,并且乐在其中的,是什么呢?是工

资吗?

其实并不是,工资只是一个保健因素: 它可以使我们不讨厌工作,但没法使我们热爱工作。

真正使我们对工作产生热情的,是成就感。

成就感会让你强化自己的存在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意 义。

对我们的大脑来说,成就感,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激励方式。 在计划的执行中,我们也可以依此照办。 如果你的目标过大,计划过于长远,那么,很容易令人产生

畏惧和抗拒,因为会有一种,再怎么做也望不到头的不确定

感,从而产生巨大的焦虑。

这个时候,你可以试着把计划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目标之 间环环相扣、彼此递进,完成一个小目标后,就激活下一个 小目标,继续攻克它。

这样一来,每一次完成一个小目标,都是对自己的一个正反 馈。它会激活大脑的奖赏机制,从而使我们充满动力和热 情。

学过编程的朋友都知道,任何一个,编程的教程,都不会机 械地,向你灌输代码知识,而是通过一个个实际案例:

这周完成一个简单的小程序,下周加上一个功能,下下周实 现更复杂的功能,下下下周再把UI完善

直至程序全部实现,这些知识也已经牢牢地烙印在了你的记 忆里。

这就是利用好成就感和s目标的机制,不断地催发我们对执行 计划的兴趣和热情。

每一个新功能的实现,既是,一个小目标的完成,又让我们 获得了充盈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想进一步探索的渴 望。

这些小目标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

1. 目标的频次,设定在 1 - 2 周。既不会太频繁,又能有效看 到成果。

2. 目标的难度,应该是稍稍高于你的正常能力,这样一来, 才能激发你付出更多的努力。

3. 目标之间,应该是有关联的,最好是依次递进。 合理运用目标的分解进行激励,你会更容易进入心流,让计

划的执行变得再无障碍。

5. 内在驱动力,这真的是我想做的事情吗? 其实,我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的心态: 这真的是你,发自内心想去做的事情吗? 无论你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最有效的内在驱动力,是你自己

的渴望。只有你真正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你才会有更强的动

力去完成。

所以,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以此为基础设定目标和计划,并 且在其中找到长远的意义,这才是提高执行力最好的方法。

不要太在意外界的影响,重要的,是直问自己的内心:

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2019-07-18(24赞)

评论区:

flora : 这篇分享太棒太及时了,让我找到了自己的问题

link : [抱拳][抱拳][抱拳]同样感谢你的点赞和打赏

柒月 : 我感觉能持续努力的人,都很有目标

link : [抱拳][抱拳][抱拳]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