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加入

大家好,这是我加入星球的第172次分享,请大家多多指教

《什么才是真正的木桶原理?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昨天晚上看星球,有位星友写了一篇关于木桶原理的文章 成就你的不是弥补短板,而是成就长板 我在下面的评论里提了一下,木桶原理的终极解释 有不少的星友,表示想进一步了解一下 那好吧,今天我们就有请古典老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木桶原理 我想,这应该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歌手李健,在节目《开讲了》谈及到自己如何走上音乐之 路:

“我们宿舍有六个人,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 我的上铺是一个对哲学很感兴趣的人,他大一的时候就看黑

格尔。

另外一个室友是不停地学语言,学英语、学日语、学法语、 学德语。

也有获得奥林匹克数学金牌、物理金牌的 他们总是不费什么力量,就总能考到97、98分。 但对我来讲不一样,我可以通过努力、通过勤奋,考到六七

十分、顶多八十分算不错了。

但是我参加的一些歌唱比赛,基本上都是第一名。” 李健毕业后依据专业选择了广电总局,但并没有感受到工作

的成就感

直到几年后卢庚戌点醒他,并邀请他共同创立水木年华,他 才开始走上音乐人的道路。

我并不准备说:

“如果你有一个音乐梦想就要去实现”

这样的鸡血,李健的成功是多因素的综合。但是我想指出的 是

许多人和李健一样,很早就以各种方式接触过自己的天赋, 但却一直没有真正上心

一直到自己,被生活或者,其他天赋运用者打击,或者被 人“踹”了一脚

才开始真正思考自己的优势,并围绕自己的天赋和优势设计

自己的人生。

我们大部分人,都在荒废自己的天赋和优势。 如果不是被卢庚戌这个朋友“踹”一脚,李健也许不会走上这

条音乐人之路。

我们这一次,就准备“踹”(try)你一脚。 一.关于优势的3个误区 今天,人人都在谈论优势、长板原理,每个人也都知道应该

发挥自己的优势。

但是你真的问他: “你的优势是什么?” 很多人就答不上来,说不清楚

即使有些人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但又总是羡慕,别人身 上“含金量”更高的优势

即使知道、也欣赏自己的优势 也很少有人(估计不超过10%)真正投入,足够多的精力 甚至是以优势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彼得·德鲁克看得明白: “多数人都以为,他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其实不然,更多的情况是,人们只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

即便在这一点上,也往往认识不清。” 我们先从常见的几个误区开始入手,谈谈关于优势的一些观

念。

1.持续纠错,就能成功? 如果你能纠正一个弱点,你会变得好一些 所以我们很自然地认为 只要可以纠正所有的弱点,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其实纠错顶多能让你得70分。 以写文章为例,如果拼写和句法准确无误,你的文章就能得

优吗?

三年级也许可以,但是以后就不能了 因为不出错,只是个基础要求。 反过来,如果优势足够强大,有弱点也无所谓

海明威就是个,以拼写和句法错误而闻名的作家。 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

毕竟写作的真谛,在于真知灼见

何况还有一堆编辑兜着呢。 事实上,真正让你达到100甚至120分的 是你的才干加努力。 就像李健遇到的,在中学成绩,稍微对付下就能进前几名

但是到了清华,高手林立,只有聚焦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才有机会胜出。

你也许会说 这个我都知道

不过即使这样,大部分人对于扬长的投入还是不够。

2.你还是扬长不够。 有没有发现平时哪都能打到车,可一下雨,出租车总是特别

不好打?

更加恼火的是,好不容易遇上一个,人家又说要收工 雨天司机收工也特别早。

有学者研究过这个现象

他们发现,司机倾向于,通过每天“要赚多少才能不亏”的方 式来计算自己的工作时间

比如一天拉500块,一旦赚够了,他就停止工作。

雨天打车人多,加价多 所以收工早,而平时活不多,他们的工作时间则加长。 其实真正聪明的做法是: 在雨天(单位时间收入高)的时候多干 在晴天(没活的时候)早点回家休息。 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对此的解释是 我们对于“多赚”与“少得”的敏感程度,不一样

我们对于让自己“不亏”的心理动力,远远高于让自己“多赚”的 心理动力。

为了不亏,我们弥补弱势的时间,远远胜于发挥强势的时间 我们查缺补漏的热情远远高于我们关注优点的热情 为了不亏,我们在自己的“晴天”领域 那些乏善可陈的领域,要了亲命地干 在我们本可以,收获更多的“雨天”领域,则随便划拉几下对

付。

显然,这种宁愿不赚,也别亏的想法,已经让我们放弃成为

强者的机会

大部分人,已经变成了庸人。 另一个思路,也让我们投入不足 当我们看到,有人擅长做某件事 无论是销售、解数学题,还是室内设计 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这些人天生就这么牛的。 所以我们也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

优势不需要自己照看,就是上天给的,不如查查漏好啦。 这不就是上学时,经常听老师对我们说的: 你的数学成绩已经够好了,你得在英语和化学上狠下功夫。 我们来看一个著名的实验。

为了解教授,快速阅读的最好方法,美国一所大学曾做了一 个为期3年的研究:

研究人员对,1000多名读者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进行了 测试。

最后获得了一个戏剧性的结果

第一次, 在没有教授任何方法的前提下,一般读者每分钟读

90个字

而优秀读者每分钟读350个字。 已经拉出差距了,对吗?

第二次,在教授了快速阅读的方法之后,一般读者,增加到 了150个字,增加了近2倍。

但是你猜之前,读了350个字的优秀读者增加到多少? 答案是每分钟2900个字,增加了近10倍。 这个结果使最有经验的研究人员们,都大吃一惊 因为一开始几乎所有人都认定,水平较差的读者的进步会更

大。

事实上,在有天赋的领域的投入回报率,才是最大的。 如果把你的不同能力,比作股票的话 优势才是,那个会持续涨停板的股票 而其他非优势领域,则是业绩稳定增长的优质股。 投资一般技能能让你活得不错,但投资优势有可能让你走上

财富自由之路 。

二.木桶原理终极版。

关于长板、短板,我来出一个古氏终极解释:

a.短板已死 补短板的个人成长策略在今天已经失效。

(1)互联网时代交互和分工非常简单、精细,很容易形成长 板原理。

(2)当年管理学家提出短板原理 也强调的是一个组织的能力,他取决于最短的板,并不是个

体。

组织补短板的方式,恰恰是应用个人的长板而不是相反。 b.发展长板 找到长板、发展长板,以长板为核心整合出一整套的技能组

以这套组合为核心,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大部分人在上面花的时间都不够。 长板要好到,让大家足以忽略或者忍受你的短板。 多年来,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范围内是横着走的。 2000年,当时的中国国家乒乓球队,主教练蔡振华,在接受

采访时说过一段对话:

记者: “能否介绍一下中国队的训练? ”

蔡振华:“我们每天训练8小时,专练我们擅长的打法。 我们的哲学是: 如果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所长,你的优势就会,大的足以

淹没一切弱点。

我们的赢球手只打正拍。 尽管他不善于打反拍,但他的正拍势不可挡,所以仍能稳操

胜券。”

盖洛普公司(Gallup) 在全球掀起过一场优势运动: 用40年的时间,对全世界200万人进行了关于优势的开放性研

究,他们发现:

世界上最成功的个体,都是通过将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不是 通过弥补弱点来获得成功的;

世界上最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一直都在遵循一个理念,来管 理团队

刻意寻找和培养具备特殊优势的人才,通过优势为团队创造 价值。

所以,组织可以谈短板原理,但是个人一定要把优势发挥到 极致。

c. 底板挺重要的

如果没有底板,多少水都是白装。 底板越大,长板能装的水也越多。 什么是底板 在任何能力之下的底层能力

学习能力、思考分析能力、练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共情 能力

所以说,大家一定要做好自我管理,把基础打牢 d.别忘了桶箍 木板并不是,就这么直接立起来的,桶子之间还有桶箍,把

木板紧紧并在一起。

如果没有这个箍,木板之间会有水流下去,成篮子了。 那什么是箍?

就是技能与技能之间的联系 你懂心理、懂表达,能不能把两者结合,变成复合型人才? 你的各种能力、资源之间如何统合成为一个整体? 这就是整合能力。

所以最好的策略应该是:

投资长板、管理短板、扩大底板、加强桶箍

2019-07-09(22赞)

评论区:

Chao : 深受启发,坚定不移的通过持续学习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张金丽 : 要在长板上凸显出来,变得很难替代,然后把短板弥补到正常人的水平,不让它成为自己的妨碍。

天下无双张无忌 : 条理清晰,非常有启发,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交流下我的有偏见哈,还请多多指导 无论对人还是对组织,

短板通常更多,而长板较少。把有限资源投入短板看起来就好像不理智,但或许并不绝对。生存和发展贯穿一个人或组织

的生命周期始终,当短板威胁生存时,全力弥补短板,生存威胁解除时,则全力发展长板。举个蹩脚的例子就是,到国外

留学,第一要务是全力学溜当地语言,是谓为了生存而弥补短板,当语言不成障碍后则将注意力转向长板。 大概是想表达

这样的意思,也不知道自己说清楚了没[害羞]

Tim Ting : 更重要的是, 很多人只了解自己的短板在哪裡, 郤不知道或深入了解自己的長板在哪裡。這可解釋為何在社會中大

部分人努力好多年依然是基層。

星里浣 : 粥老师的一期小音频也分享过,与其想着怎么弥补自己的短板,不如集中精力去增强自己的长板。贝克汉姆的黄

金右脚就是一个例子。

link : [抱拳][抱拳][抱拳]

link : 总结的很好[强][强][强]

link : 这个是得看实际情况

李胜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