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加入
大家好,这是我加入星球的第171次分享,请大家多多指教
【半佛仙人,参上!(增长逻辑篇)】 二.半佛仙人高速增长的底层逻辑 1.天时 我们先来看一下,半佛仙人的增长曲线
在 2019 年 1 月 1 日- 2.4 日这一个月,由于干货产出频率很
高,粉丝量达到了 15000 人。
在 2.4 - 4.20 这接近 3 个月时间里,仙人开启了火箭般的增长
模式,粉丝量攀升到 30 万。
这当然要归功于 5 篇 10w+ 的文章 , 相信大家都看过「咳血 的独角兽」系列。
在 4.20 - 4.27 这一周,他又通过数篇 10w+ 斩获 2 万粉丝,总 粉丝量高达 32w。
由此可见,半佛仙人增长最快的时间,是从2月份到4月末 在这个时间段,他的涨粉速度非常惊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真的是红包发的多吗?
大家先思考一下,2月到4月,社会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没错,想必你已经猜到了 这2个月,国家加强了对金融的监管力度 同时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互联网金融,破产跑路的报告 在2019年的政府报告里,有这么一段 要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长期积累的诸多风险隐患必须加以化解 但要遵循规律,讲究方式方法,按照坚定、可控、有序、适
度要求,在发展中逐步化解,坚决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
风险。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出台政策和工作举措要有 利于稳预期、稳增长、调结构
防控风险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防止紧缩效应叠加放大,决 不能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
同时,也不能只顾眼前,采取损害长期发展的短期强刺激政 策,产生新的风险隐患。
同时,据统计,金融这个热词,在报告中出现高达20次 这是历届政府报告里,没有的
政府报告里指出
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金融运行总体平
稳。
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依然不少。 既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又要灵活运用
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保持流动性合
理充裕
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 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这说明什么? 之前金融领域的风险,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了 而互联网金融,更是这一块的重灾区 由于社会上大多数人,缺乏必要的金融常识,加上很多公司
刻意,利用人性贪婪的弱点,故意夸大了过高的利率
很多人就踩了雷区,被割了韭菜 单单是,p2p金融爆雷这一块,已经让很多家庭损失惨重 有的甚至倾家荡产
而对于互联网金融,这样一个黑匣子
社会上的很多人,形成了既好奇又恐惧的情绪
简单的说 在这个时段,互联网金融是,社会上一个非常大的内容热
点,而且持续时间相当的久
我相信,半佛仙人在金融行业待了这么久,凭他的职业嗅 觉,肯定想到了这一点
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先发影响力》中说: 想吸引用户注意力开关,第一是性,第二是危险,第三是之
前讲到的与自己相关。
他大火的那几篇,都是关于,互联网金融内幕的 内容相当密集,而且干货十足 既满足了人们对这个行业的好奇 同时又通过揭露行业的黑幕,不仅消解了人们对互联网金融
的恐惧心理
而且跟引发出读者的强烈情绪,非常容易形成大规模的转发 营销人叶茂中有句话:
要劈开大脑,发现冲突。 愤怒、恐惧和担忧能唤醒用户情绪,引起关注和行动。
而樊登在2018新榜大会上,做分享的时候
谈如何唤醒用户的“转发”情绪时,他把用户情绪分成4类: 一类是正面高唤醒(崇高、自豪) 一类是正面低唤醒(舒适、惬意) 一类叫负面高唤醒(担忧、恐惧) 一类叫负面低唤醒(伤心、难过)。 毫无疑问,半佛仙人的爆款,带来的是负面高唤醒
2.地利 个人认为,半佛仙人能取得,这么快的涨粉速度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他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
(1).生态位的含义 在开始正题之前,跟大家说一说生态位的含义 生态位这个概念最初提出的时候,其实是一个空间概念:
有个生态学家,发现一种鸟分别在一棵树的树梢、树冠、树 冠中部、树冠下部、树干接近于树根的地方捕食虫子
这导致了这种鸟形成了五个亚种,它们所处的位置就叫“生态 位”。
但在吴伯凡老师的眼里
说到“生态位”,我们往往想到的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位置 你生活在这个位置上,他生活在那个位置上…而“生态位”的
本质其实是“生存的要素”。
有一个很著名的环保故事: 在缅甸的某个山区,生态学家发现一种很珍贵的树种正处于
灭绝的状态
原因是:它们虽然也结果实,但这些果子掉到地上之后,没办 法长出小树。
生态学家一开始以为,是这种树失去了生殖能力 或者说,这个果实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现了某种变异而导致
没办法发芽,长出新的树苗来。
后来,经过反复研究发现,问题不是出在果子上,而是出在 森林里的另外一种要素
这种要素的缺失,导致这种树没办法再繁殖。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缺失的这种要素是一一猴子。 这个树林里本来有很多猴子,因为它们长得特别萌、特别可
爱,深得城里人的喜爱
当地人就把猴子捉起来拿去卖,导致森林里的猴子就没有
了。
而这种猴子,的主要食物就是,吃这种树的果子 树籽经过猴子的肠道,借助于,粪便的肥力发酵,然后オ能
发芽。
所以没有了猴子,这种珍贵的树种也就要灭绝了。 当然,最后重新把这些猴子弄回来,就又长出小树了 这个例子说明 某种能量供给的特性,导致了一个生态位,然后因为这种生
态位,又可能出现一种新物种
紧接着,吴伯凡老师,讲了一个富士康的故事 郭台铭刚来大陆的时候,很多人都让他,赶紧办厂赶紧开工 但郭台铭说,“要把一件事情真正做成、做大,必须从根子上
做”。
他在山西晋城办了两所“特殊“的学校,专门招收老企业里的老 工
这些老工人的共同特点是: 对零件的差别有非常敏锐的感知,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螺丝。 这时吴伯凡老师想到了,瑞士做手表的人:
瑞士的手表工人一般都是从学徒工做起的,大概在十四五岁 的年纪,就进到手表工厂或者作坊里。
瑞士多山冬天ー下雪就会封山,这些学徒工也没有地方去, 只能和手表零件接触。
据说,他们的手指,跟零件接触的时候,能够产生一种特别 的敏感
可以说,这种“特别的敏感"是,从事精密制造业人士的核心 竞争力。
我们知道,苹果公司的前CEO乔布斯是极其挑剔的人 他对产品的挑剔程度,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只有那些真正做到,精益求精,能感受到最微妙误差的人,
才能让他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的产品。
所以十几年前,郭台铭告诉我,乔布斯让他生产iphone的原因 就是:
只有他能做。 富士康的核心能力是“开模能力”,他们有一句口号"亲近铁
块“:
在普通人眼里,铁块就是冷冰块,亳无感觉, 但是对开模的工人来说,那是活生生的,就像母亲摸自己孩
子的头
体温稍有变化,她们都能感知到
这些人形成了富士康的核心竞争力。 吴伯凡老师进一步讲到 而对于前面提到的瑞士手表工人,和富士康模具工人来说 他们的感知能力能进化到,如此精密的程度是因为:
他们生存在一种有着,巨大压力和极其严格的监督和评估的 环境里。
我们再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都非常敏感,敏感到我们明眼人觉得
不可思议的地步,
这是因为明眼人不需要惜助于,听觉和触觉去感知周围的信 息
我们的认知方式主要靠视觉,所以我们的触觉和听觉没有选 择压
没有选择压就没有进化,没有进化,就没法拥有那种不可思 议的感知和生存能力。
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经常说 这个人很卓越,“那个人很优秀或者,那个人很平凡” 这些都只是,一种表面的评述,如果你仔细去观察不同品质
的人,就会发现:
越是卓越的人,他越可能有一种特殊的生态位 而平庸的人,往往是生态位不明晰的人,或者
是没有选择压的人
在平庸的人所处的,那个环境的生态位里,他具备和不具备 某种能力,和他的生存没有太大关联
既然他能够活下来,那也就活下来了。 之后吴伯凡老师又举了一关于戴尔的例子 戴尔公司在ーニ十年前,是一家“神一样的企业,当然,它后
来衰落了。
但在当时,戴尔的模式 神到整个PC行业,普遍只有1.5%到2%之间的纯利,而它能
够达到8.5%,相当于同行企业的5倍”。
戴尔的规模增长惊人,导致很多企业都想去学它的模式,但 没有一家学会的。
惠普当时花了200多亿美金,收购康柏成为了行业老大。 但是这个规模优势持续不到一年,就又被戴尔超过了。 很多人觉得,戴尔的这个模式“太神奇了 1.没有资金成本ーー用的钱都是用户的预付款
2.按需定制一一没有存货,同时也就没有仓储压力
3.没有元器件积压ー一不会出现产品,还没有生产就已经贬值 的现象
但吴伯凡老师表示 如果你了解戴尔的创业史,就不会奇怪,它的创始人迈克尔·
戴尔( Michael S.Dell)是,怎么发现这种商业模式的了。
戴尔这种神奇的商业模式,跟迈克尔戴尔本身的生态位密切 相关
他是一个在大学宿舍里,给同学攒电脑的人。 同学需要什么电脑,先把钱给他,让他去市场上采购元器
件,然后给同学组装一台电脑。
不需要资金,也不需要仓储的情况下,迈克尔戴尔就能够获 利。
而且,他攒出来的电脑,更符合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价格 还远比,品牌厂商生产出来的电脑便宜。
可以说,戴尔成为“财富500强”的商业模式, 是诞生于迈克尔戴尔,在大学宿舍攒电脑的时候自然采取的
商业模式
这并不是他坐在宿舍里想出来的。
这也就是吴伯凡老师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观点:
生态位決定智商和认知,而不是先有了一种认知,再凭着这 种认知选择了一个生态位。
好说到这,想必你已经,对生态位这个概念已经有了深入的 了解
(2)半佛仙人的生态位 下面我们说回半佛仙人 他的生态位,我们分2个方面来说 一个是金融上的,一个是内容上的 先说金融 我们简单回顾下他的工作经历 首先是担保公司的业务,用他的话说 没脸没皮地,去和企业斗智斗勇
随着业务水平地精进,不断抓出了各类贷款企业,和我司领 导间的各种乱七八糟的猫腻
然后到了银行 他在政策性银行,中资银行,外资银行都工作过,基本经历
过所有的基层岗位
离开银行前,业务岗做到了主任级。
我身边有着几百个,在银行工作的同学朋友,覆盖从政策性 银行到农信社
还有一点,他的父母是银行30年的老员工 最后,他来到了互金公司,而且还兼职过其他业务 业余酷爱捞偏门,从正经的炒股,炒房,炒期货(期货赔成
了傻逼),炒外汇,炒黄金
到性质中立的过桥款,赎楼款,票据贴现,贴息存款 再到不太正经的YY兼职组织,P2P薅羊毛,借贷宝赚利差,
网贷中介,乃至部分后来公认的庞氏骗局产品,皆沾。
而且,他还亲自操刀过项目 我曾帮助过,几家学生贷款公司,设计过风控流程和贷后管
理流程(当然他们后来觉得这么正经来钱慢,要玩大的)
也曾作为“某业内知情人士”,接受过几家媒体的匿名采访, 对于学生贷款和裸条,可以算是真正的懂行人。
正是他在金融行业长时间的能量供给,加上长期处于巨大压 力和恶劣环境之下,他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态位
由此产生了对金融深刻而又独特的认知 在很多人眼中,金融专业=赚钱专业,做金融的就是赚钱。
这是搞错了因果。
不是学了金融才有钱,而是有钱人喜欢让自己孩子学金融, 金融可以合法,把家里的优势资源变现。
那些真正高大上的投行,银行核心部门,你看看每年招的都 是什么人,我告诉你就2种人。
一种是有钱有资源的人的后代,因为金融行业本质上就是一 个吃资源的行业,一个能带来大量业务的人,就是再差也 要。
这些人不需要干活,只需要提供资源,就可以了 仔细去查一查金融行业的各类丑闻,潜规则,乱来的男女关
系,多数都是这些人。
如果你查的再仔细一些,能发现金融行业很多人出事之后很 多时候都没有然后了,无非是换一家公司继续逍遥,而且下 家都争着抢着要这些人。
这些人最后要是实在不够牛逼就只能回去继承家产了,真 惨。
还有一种就是特别特别牛逼的学霸,对学历要求特别高,只 要清北复交浙以及央财上财,不过不限制是不是金融类专 业,只看学校。
因为即使是金融类专业,学校里教的东西在工作中基本完全 用不到,反正都是重新教,那就只要最聪明的,所以会出现 很多金融精英都不是金融出身。
这些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帮高富帅们干活,并且干的大多数还 是算账和整理资料这种没有太多核心竞争力和个人提升的 活。
这就是这个行业最高端岗位的真相。 至于普通岗位,那就是银行保险证券的前台类和部分营运类
后台岗位
钱也不多,工作很累,收入和互联网甚至完全没法比 这里面销售才是你的主要任务,知道金融民工们被销售任务
压,成什么SB样子,什么鬼东西都要推销么?
而且如果再仔细研究一下,就能发现这里面的人更是学什么 专业的都有。
再次强调,金融对有钱人而言是资源变现的好专业,对于大 多数普通人而言,并不具备鲤跃龙门的能力
而在内容上,他的生态位同样独特 大家有没有,看过其他财经自媒体的东西? 没看过也不要紧,我来告诉你,都是什么内容 一种是罗列各种数据,然后告诉你发展趋势是什么,要对什
么提前建仓
一种是告诉你,光有死工资是无法致富的,你得学会配置资 产
这2种还算正常的,另外还有一种
那种人只提供一种信息 某股票在什么时段涨到什么点,精确到数字 简单点说,就是教你如何理财,怎么发财 但是半佛仙人跟他们不一样,他的爆款文章没有理财发财这
一说
他只讲一件事,就是避坑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独特的内容生态位呢? 我认为,和他工作中的2段经历有关 第一段,是他第一份工作的时候 是我在一家某地龙头制造业,发现了严重的造假行为,被对
方收拾了一顿
自己一瘸一拐地,开着破车去最近的村里的卫生所,然后村 里治不了
又瘸着开车去了县里的医院 当我缓过来,向总部回报的时候
发现他们,其实是和我们公司高层以及银行领导串通在一起 的
我的报告永远不会被人看到,并且若是乱说还得饭碗不保。
我躺在县里医院的床上,身边没有人 自己看了2天天花板,在思考自己,是在做什么,有什么意
义。
这一次,埋下了今天内容的种子 还有一段,应该是他在银行工作的时候 其中有一个老奶奶,令我从业至今,都难以释怀。 她很有钱,是我们私人银行的大客户,受教育程度很高,英
文比我厉害多了。
她的儿女都在国外,老伴已经去世,自己一个人守在杭州的 大房子里。
我很喜欢她,因为每次去例行拜访的时候她都会给我做点吃 的聊聊天,偶尔有业务需要她也很爽快的帮忙
长时间地相处下来,我已经不把,她当成单纯的客户了,当 成是一个亲人,一有空就去拜访她
哪怕帮她打扫下房子,尽管,她家定期有人清洁。 她什么都有,就是孤单。 她也有属于她自己的那份骄傲,绝不流露自己的软弱,虽然
我能感受到她很希望我能经常去找她,但是她从没主动提
过。
我的工作确实很忙,客户也有很多,不可能把所有时间都给 她,我也有我的生活。
后来她遇到了一个很年轻的女孩子 某线下P2P的理财顾问,嘴很甜,一口一个奶奶,各种哄。 这个女孩子天天都粘着她,她从一开始的不耐烦,变成了接
受,又变成了喜爱。
发自真心的喜爱。 然后女孩子撒娇奶奶,我的业绩完不成了,她就掏钱去买她
们公司的理财,女孩子可以获得不菲的提点(百分之2.5的提
点)。
女孩子知道她有钱,也知道她孤单,使出了浑身解数伺候她 她把这个女孩当亲孙女宠爱,各种礼物,各种红包..........各种
理财产品。
我发现这件事的时候,是那个女孩陪着她到我们银行来,提 前赎回一笔理财,这笔钱要拿去买她们公司的产品。
我感觉事情不对,就质问,那个女孩子公司资质,投资产品 的具体投资标的,收益计算,担保状况等细节问题
女孩子什么都答不上来,被我问急了,就只会抱着她撒娇 我说,这些公司根本不靠谱
不太高兴,不许我凶那个女孩子,老实办业务就行
我说今天系统有问题。 之后致电了她远在国外的儿子(她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说明了情况,担心她被骗。
然他儿子打电话给她,两人大吵了一架。 她也打电话我这里,骂了我一顿 说你们这些人都忙,只有XX(卖理财的)才关心,你们这些
人眼里只有钱没有我。
我竟无话可说。 后来她分批提走了,一些到期的理财产品(到期产品网银就
可直接操作,不需要临柜),买了女孩的理财。
再之后,听说了那家线下理财公司跑路,那个女孩再也没有 出现。
我很担心她,去她家找她 她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痛苦又绝望的气息,我似乎闻到了棺
材板的味道。
我想安慰她,但说不出什么话,只能抱抱她。 她在我怀里什么都没说,低声地哭,只有肩膀不停地抖。 抖,抖,抖,抽搐,抖,抖,抖,抽搐,抖,抖,抖.............
而我想杀人。
怕她出意外,我通知了她的孩子,然后翘班陪了她三天。 这三天她要么不说话,要么哭。 不说话的时候,比哭还难看。 第三天晚上她儿子到了,对我表达了感谢,我也礼貌地道别
走了。
再后来她也被接到了国外,再之后断了联系。 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忘不掉这件事,忘不掉这个人,忘不
掉这三天。
那三天,是我从业以来,最艰难的三天 我很难想象那三天他经历了什么,但是我能感觉到,今天内
容的种子已然发芽
他在后面的文章写道 这三天,让我对整个涉及非法集资的行业,产生了刻骨铭心
的仇恨。
之前那篇短时间爆红,又突然消失的《带血的庞氏,P2P消亡 简史》(或许你在网络上还能找到)
是我怀着恨意写的
因为那段时间,他儿子突然联系到我
跟我说她走了,临走时给让他给我带一句话,说对不起我。 说什么呢,明明是我对不起她。 我后来做的一切,不过是在还那欠了,她一生的一句抱歉。 对不起。
三.人和 在一篇文章里,半佛仙人谈到了自己增长快的原因 我觉得自己增速比较快的原因,其实只有一点。
就是大家已经看烂了,标题党和流水线化的文章,期望看到 一些相对比较深度的东西。
在信息碎片化的年代,深度的文章反而更有价值。 这也是我的机会。 而深度之余,我更想突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一些人们目光
并未所及的领域,让人读过后能有所触动和思考,这才是文
章的价值。
尤其是作为接触过,太多肮脏事情的风控,很多在我看来的 常识,对很多人而言是一无所知,我觉得我可以做很多
同时表示
这些文章在帮助更多人刷新认知的同时,也会为我带来一系 列的问题。
大规模删稿就是问题的爆发。 在读者看来,这一篇篇文章带来的是认知的刷新,是值得与
他人分享的好内容。
但在那些,被我揭露的人眼中,这是利益的威胁。 而威胁,需要被清除。 我并不是软柿子,实际上我薄有积蓄,并且有一定的社会关
系,所以我不删。
不删,就要应对压力。 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有这样的压力。 这些压力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的,总有利益方在手
脚不干净,被我断了几只手之后,又来,又来。
他还谈到了,接广告的原则 我接广告,有固定的原则。 首先是不接任何可能会害人的东西
例如P2P,投机品,外汇,期货之类,会让人倾家荡产的事 这些东西的报价往往非常夸张,但我从来没有接过。
我想你们也看到,很多超级大号,给P2P站台吧
就一个团贷网,多少人被收买? 多少人信任这些个大号,最后落得资产雪崩的下场?
我接的所有广告 要么是简单的品牌宣传 要么是非常直接的消费品硬广
要么是保险课程这种,有需要自己来选择的东西。
这一切的特点就是,选择权在读者手中,有需要的就去了 解,不需要的抽个奖就走也挺好。
每一篇广告,读者都看的出来是广告 如果不是我自己主笔原创的广告,发布人也会明确写【特约
发布】,一眼就能看明白。
读者开心也好,骂我也好,都没关系,这是大家的表达自由 我只能说自己不害人不骗人,挨骂也是光明正大的挨骂。 我能接到广告,本质上,还是靠大家的支持和捧场 所以每一篇广告后的原创(有的广告不让我在广告里插红
包,所以放在下一篇里),都会带上大红包
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理所应当和大家一起分享。
接广告的直接目的很简单,要钱。 要钱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更大的表达自由。 我不是理想主义的人,我非常现实主义 职场上,商场上,我都是面慈心冷下手无情著称的 这么多年我爬的,比身边所有人都快,不是靠理想的。 很多人关注我,是因为我写出了,很多深度的文章,或者说
出了,很多别人不敢说的事实。
有互联网公司的暗面 有高利贷和P2P的骗局 有外人不所知的黑产攻防 有风控视角对于时事和互联网的认知 有职场和工作的阴招损招
有对世界荒谬的沙雕吐槽(我超爱沙雕吐槽,就是图不好 找)
也有金融征信投资的知识。 但是这些深度文章背后,除了与我本身的职业履历和专业素
养有一定关联
更多的是得益于,我个人的经济条件还可以, 所以敢写,敢写了不删,敢在威胁和利诱下硬抗。 写这些深度的东西,写每一篇,被大家叫好转发,刷新认知
的东西
都会得罪大量的利益方,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有很多担心我 的读者。
我的一些怼文,或者揭露文,都有PR出大钱让我删,比广告 收费高起码10倍
但我宁可去拿明明白白的钱,明明白白的标注是广告,挨读 者明明白白的骂
也不拿,这种所谓安全的钱,这属于我的价值观。 一个贪财好色,恨不得把要钱挂在脸上,但也有所不卖的真
小人所坚持的价值观。
这应该才是半佛仙人增长的底层逻辑,与红包没有一毛钱的 关系
以上就是我,关于半佛仙人增长的研究成果,感谢大家耐心 的看到这里
2019-07-07(23赞)
评论区:
link : 因星球限制,文章只能分开发,这一篇是他的增长逻辑,成长经历的那篇在对面
六弦 : 写的很棒!这世上哪有什么天才,不过是“惨不忍睹地成长经历+十年一剑地写作功底。”
云台梦(风子) : 牛[强][强][强]
Tim Ting : 相信你花不少時間日夜咀嚼內化, 才寫得出這文章, 佩服。
link : [抱拳][抱拳][抱拳]
link : [抱拳][抱拳][抱拳]
wish : 啊!真想知道星友写作时在想什么?是心流状态?还是信手沾来? 看到过唐韧的分享,进入心流状态只有两段时
间,一段是之前做程序员时大半夜里写代码,其次是现在写作时;若不被打扰半个小时可以写出2000字的文章。 也看到过
小说家蔡骏对于写作的看法:写作不是让你去每天都要写做少字,而是不让你写也能写出很多东西。不要相信那些说,写作
是多么有价值的事;而是没价值我也会爱上写作。
link : 我还没到信手拈来的程度,这篇文章的准备工作上星期就开始了,收集素材的时间大概加起来有接近三天吧,这星期
我写废了2搞,才确定了现在的框架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