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五项最基本
《读书:五项最基本的日常写作建议》
我是争青泊。--遇强则强。争做优秀80后,与自己死磕到底。 这是我在星球连续写作的第53篇。
写作,是从输入-思考-输出的过程转化而来,就像《粥左罗教 你从零开始学写作》的课程提到的那样,即便是你写上一年 半载,都会出现难于起笔、中途弃笔等情况,使我们在写作 过程中备受煎熬。
有的人在练习写作时,愿意对一门课程反复琢磨以求进步; 而有的则是广泛学习写作的方法,以求在诸多内容中,加深 对基础和细节的全面了解,从“数量中”萃取“质量”。也是可以 得到提升的。
我属于后者,今天跟大家分享日本知名教育家斋藤孝曾写的 一本书《写作全技术》,书中提到五项日常写作的建议,以 此加深自己写作时的掌握:
01 写作的基本流程 构建文章的流程分为三个步骤: 1.找出想写的主题(你的发现、主张、观点等)
2.由主题创造出三个关键点,就是你“想说的事情”,等同于文 章的小标题。
3.将以上所描述的事情联接起来,构建文章。
从基本流程中,我了解到,凡是写作都需要在纸上先按步骤 去“打草稿”,写出基本框架。因为,直接上手写时,脑袋里 的这些发现、主张都是零散的,初学写作时,是不能做到直 接构建文章的。
02 文章必须含有你的新视角、新发现 我们在读文章时,也会时常发现作者的新视角,比如前段时
间,网上较火的有一篇文章《微信之父张小龙演讲时不曾用
过这些词》,作者本身的主张、观点就与很多写张小龙的文
章出发点不同,立意鲜明,使读者眼前一亮。可以说,这就
是一篇“可读性”文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和新发现,只是不曾写作的我们对这 点不够敏感。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优美旋律的歌曲时,被 深深打动。在这种情绪的触动下,你会特别想将这首歌曲分 享给你的身边人,还想把自己觉得好听的理由和打动你的原 因,写成文章给对方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就是一种契 机,利用这个契机,将打动你记录下来,即使你的感受与大 部分人相同,那对自己来说也是宝贵的。
03 首先应该掌握写10页稿纸的写作能力 书中有句话是这样的:若把讲话比作行走,“写作”则近似奔
跑。走路不经过训练,也能走很远,就像我们没有经过训
练,也能“说”很长时间一样。
那要是“跑起来”就另当别论了,让一个不经常跑步的人,一 下跑10公里是不可能做到的,写作也是一样,没有经过特殊
训练,一下写出2000字是很困难的。
斋藤孝建议我们,在开始练习写作时,训练是很必要的,而 且不同阶段,训练程度要有所增加,比如,刚写时写出500字 不费力,不用练你也能写出来,那800字、1000字、2000字 等,就不容易了,写出10篇稿纸就必须在动笔前做好笔记和 摘要,构建文章的框架,所以,必须要经过一定程度的练习 才行。
04 创意秘诀 灵感的跃出可以说是转瞬即逝的,刻意去记录灵感是写作时
的必要准备,多动笔或是使用软件,像幕布这款软件制成的
思维导图就很好,而我自己常用的是印象笔记,将“灵感”一 一记录,然后将他们全部分类,然后进行思考,找到核心的
观点,有时需要重复,这样文章的基本框架就形成了。
05 写出透明度高的文章 透明度高,就是能被读者读懂。这就需要具备透明度高的文
章写作能力。回看自己刚开始写过的文章,重点都找不到。
最简单的方式是,先明确时间顺序,然后在说明某人怎么做
的时候,讲清楚主语和谓语,尽量要用简洁的文字表明。
比如谁做了什么,过程如何,结果怎样。用这样的方式写 作,能把你要传达的内容正确的传递出去,读者一看也能很 容易的读懂。
写作的方法看上去很多,单点突破如果有困难,多接触些方 法,也许对你之前掌握的会有巩固作用。
2019-01-29(21赞)
评论区:
懂先生 : 都总结出方法论了,真是越来越厉害[强]
争青泊® : 试着总结,学习过程中[奋斗] 骏 : 我在800-1500之间徘徊[捂脸] 争青泊® : [偷笑]都一样
朱浩彬 : [强]我也用印象笔记来记录类似灵感的琐碎观点,但没有进行分类,请问你是如何将“灵感”分类的呢?
争青泊® : 有了灵感就记录,记得多了为了便于自己查找,挑出来分类建立笔记,比如生活的,读书的,职场的。多了你自
然就分了
朱浩彬 : 好的,谢谢~
懂先生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