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杀猪”了》
这是我第98次分享,希望我的每次努力都有效,使自己进步 一点点,更希望读的朋友获得一点共鸣。
今天学习了彭小六老师的文章《像杀猪一样学习写作》,很 受启发。他提醒我们:别再傻傻地坚持什么100天写作计划了, 你需要的是刻意训练。
怎么做才叫刻意训练? 就是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自己按顺序去完成,这些小任务
通过反复练习,最后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
要求自己的思想高度集中。
写到这儿,我突然想起粥老师初进入新媒体时就是沉下心来 刻意训练了自己好久一段的时间。粥老师现在成了大佬,他 走过的艰辛路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走?
粥老师告诉我们:写作,人人都可以写,可是写出的东西为什 么有天壤之别呢?原因是写作能力不仅仅是文字组合、表达 技巧和遣词造句,还有更内核的东西 思考。
但你知道了写作的内核是思考还不完整,因为拉开思考水平 的还有个核心 你的输入。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模块,你系统 中的任何一个节点出现了薄弱,都会使你陷入系统困境里,
造成无效努力的结果。
既然输入是内核中的核心,那一定得加强输入环节的训练, 今天向彭小六老师学习的就是输入端的关键点 拆解。
猪年学“杀猪”,残忍了点,但是目的是想知道好文章是怎么 构成的,(可得到所需)就不管那么多了。怎么动手呢?先 拆解后分类,最后学习、思考。下面试着拆解《像杀猪一样 学习写作》权当练习和记录下拆解的套路。
1.文章的主题(中心观点)是:像杀猪一样摸清作者的思路、 和观点。删除文章的修饰部分:目的是减少信息。
2.摸骨架(结构)分段标题就是结构(即骨架)理清文章的框 架(就像导图的枝干)
3.剔骨,大骨架就相当于作者最核心的观点(文章的标题)小 骨架就是作者的结构观点,(用几个小观点支撑他的核心观 点)
4.小观点的支撑就是举例子、讲故事。所以案例、故事或小例 子就是文章的血肉。我们得从骨架上一点点将这些血肉都理 出来,归类存放。
5.当我们把一篇文章的皮、骨、肉切割完了,了解的任务完成 了,只是一下信息还没成我们的知识,我们需要对这些“皮骨 肉”的信息做整理和内化,才能变成我们的知识。
内化过程: 一,皮(图片)可用否?排版可借鉴否?
二,骨,看作者的主题和分论点,学习作者发表观点的思 路,从哪儿开始到哪儿收尾。学他的思维框架。
三,肉,故事和案例,学习和收集起来,学习作者的收集、 搜集和运用。
6.贴标签,把理出的图片、文字片段案例分类,可让一个信息 设有多个身份标识,方便用时找的到。
正常的写作步骤:想法 框架 补充材料 修饰,但拆解文 章是反向进行,用的是逆向思维。
学习写作需要刻意训练,尤其得做个会解剖的庖丁,才能学 的别人的技能为己所用。
星友即朋友,点赞见友情。谢谢鼓励和支持!
2019-02-26(16赞)
评论区:
smallNIfan* : 看得出,友友是认真思考了 章子 : 谢谢你的认可、理解。
懂先生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