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关于《亲密
张金丽 : 这篇文章 关于《亲密关系》这本书,关于梵高的人生。 希望可以治愈你。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看《亲密关系》一书颠覆了我的一些认知,在婚姻关系中, 我们往往觉得是两个人的事。所以当你做出改变的时候往往 要求别人也做出改变。这是最艰难的事情。
所以哪怕你做出了100分的努力,你也只能得到50分的满意 感,因为对方没有满足你的要求。
我们从《亲密关系》的婚姻关系中拓宽一下,放到友情也 好、工作、自我成长,你会发现这都是适用的,所有的一切 终究都只是一场自己的修行。
你和整个世界之间,也是这样一种关系,你能掌控的只有你 自己。
一、向日葵终究还是没有变成太阳。 画家文森特.梵高很悲伤,你可能从来在他的脸上都看不到笑
容,但在27岁那年,他拿着一封信,走向邮局。嘴角有掩盖
不住的笑意。
邻居看到了,诧异的压低声音谈论梵高的异常。
但梵高丝毫也不在意别人的私下议论,因为他要去给自己的 弟弟提奥邮递一封家书,信里写着:我决定要做一名画家, 虽然我已经27岁了。
自从决定做画家以后,梵高每天高兴的像个孩子,他画田里 的麦田,画邻居的生活,画农妇劳作,他兴奋的想要记录他 生活中的一切。
有一天他在野外写生,天气突变,暴雨来袭,梵高本来准备 躲雨,又突然停下脚步:他想等等,等天晴,画下那晴朗的 天空。
他跪在地上忘我的画着,丝毫没有在意地上的泥巴沾满了全 身。
人一旦有了理想,每天就有了能量。 他最爱的还是画向日葵,他说:“盛夏的向日葵像是太阳,可
以照亮他的悲伤。”
在那段时光里,梵高成功的掌控了自己的生活,一起都朝着 美好的方向走着。
二、你不是一个替代品,你是老大。 要从哪里说起呢?文森特.梵高是家里的老大,但又不是。他
有一个哥哥,也叫文森特.梵高。
是的,他的哥哥刚出生就夭折了,在梵高降临后,母亲为了 纪念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给梵高起了哥哥的名字。
在梵高很小的时候,记忆中母亲就常常带着梵高去墓地祭奠 死去的哥哥。
梵高开始陷入了自我的怀疑当中,我是哥哥的替代品吗?妈 妈并不爱我,她爱的是哥哥。
后来梵高的弟弟妹妹出生了,母亲的爱又分了一部分给他 们。梵高更加感觉到自己的无关紧要。
于是他叛逆的做一切出格的事情,甚至工作也是家里人帮忙 安排的。
弟弟提奥是个成功画商,梵高只是一个街头的小混混。梵高 生活的一切开支都来自于弟弟的救济,这形成了鲜明的对 比。
为了博取母亲的注意,他叛逆,他偏激,他总是爱上比自己 年长的女人:有孩子的西恩,表姐,鲁林夫人,金奴克斯夫 人。他从这些中年妇女身上,找寻自己缺失的母爱。
甚至父母曾经一度想要把他送往精神病院。 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
幸运的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
梵高毫无疑问属于前者,爱的匮乏造就了他终身的悲剧。 如果我们是后者,那么,感谢命运,并将这份幸运传递下
去。
如果我们是前者,那么,放过自己,从现在开始,放下那么 过不去的过去。
三、友情里,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除了弟弟提奥,梵高还有一个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画家高 更。他最好的朋友,也是间接导致他失去左耳的人。
梵高办了一个艺术家社区,邀请喜欢艺术的人一起居住。说 是社区,其实只有一个人接受了邀请,他就是画家高更。
为了迎接高更的到来,梵高把房子刷成了黄色,像是要把太 阳刷在墙上。他还把家里打扫的焕然一新,在家里添置各种 物件。
能够感觉到,孤独的他多么渴望有人来走进他的生活。 可是他却忘了,只有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吸引什么样的
人。孤独的他,怎么可能吸引到不孤独的灵魂呢?或者那个
不孤独的人终究也会忍受不了吧。
很遗憾,高更的到来并没有解救出梵高先生的孤独。 起初,日子过得很安逸,他们两个一起画画,甚至梵高画了
高更,高更画了梵高。他们一起交流心得,探讨色彩的晕
染,笔触的手法。
随着日子推进,他们开始了吵架。 高更总是生气梵高把东西弄得乱七八糟,梵高让他别干涉自
己的生活。
这应该也是源自于梵高童年时代的生活,他的家庭孩子众 多,东西摆放的凌乱没有秩序,没有人理会梵高的混乱。
还有就是画的同一个事物,两个人画出来的感觉截然不同。 同样是一个便利店的妇女,两个人的画作有着巨大差异,梵 高和高更总想说服对方。
可能越是不被肯定的人,越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吧。 有一天他们俩爆发式的吵架了,那一天,高更画了一张画。 梵高觉得画里的那个人的脸很像自己,但是他认为高更把那
个人画的像一个疯子。
然后他们俩就吵架起来了,高更带着行李要离开,梵高无法 阻止高更的出走,愤怒的梵高用剃须刀把自己的左耳朵都刮 掉了。这让他成为了一个笑柄,他更加抑郁了。后来他被送 进了精神病院。
梵高为什么会如此敏感呢?平常人看一副画怕也不会联想自 己。既然是好朋友,我们应该不会认为好朋友在讽刺自己是 疯子吧?
这一切来源于他的父亲。 在梵高眼里,父亲冷漠,固执,不可理喻经常用言语刺激
他,甚至是打骂他。这些让梵高形成了孤独、敏感、爱猜忌
的性格特点。
梵高总是把一切往最坏的方向想。他小的时候出去玩,回来 把看到的美景画下来。父亲表扬了他,他认为那是讽刺,生 气的把画撕碎了。
这种渴望认同,又不敢接受的感觉伴随着他。所以当他敏感
的认为高更厌烦自己,又敏感的认为高更的画作里的疯子是 自己。
其实是一种缺爱的表现。他渴望高更说“不”,两个人激烈的 争吵,梵高没有得到想得的“认同感”,反而在高更推门而出 时,坚定了自己是“被嫌弃”的感觉。
在友情里,如果你总是把自己的归属感建立在别人身上,那 么你多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友谊的。
你渴望别人的救赎,反而可能会让对方逃脱。 四、你可知道,有很多人在哀悼你。 梵高生前曾经写信的时候说过一段文字,大意就是说:“大多
数人是怎么样看待自己的?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一个坏人,
还是一个难以相处的人呢?可能我就是一个在社会上毫无立
足之地,比世界上最卑贱的人还要落魄的无名小卒吧!”
你看这是不是就是他骨子里的自卑感,所以他认为高更的画 里的疯子,像自己。
梵高在精神病院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年仅37 岁。
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很多艺术家给提奥写信表达了自己的惊 讶和哀悼。
提奥说:“如果梵高知道有这么多人在思念自己,他肯定不会 想要自杀了。”
高更说:“我没有感觉到特别的悲痛,死亡对于他反而是好
事,不必再折磨自己,不必再与自己的疯狂苦苦挣扎。”
亲如手足的弟弟,朝夕相处的好友,这两个男人是懂他的。 懂他脆弱的灵魂,懂他绝望的挣扎。可惜他们两个都没能拯 救梵高。
如果你遇到了梵高,希望你可以给予他一些摆渡,不要看着 他坠入深渊。
如果你现在是梵高,希望你和自己对话,心疼的抱一抱这个 瘦弱的自己。
亲爱的,如果你暂时无法摆脱黑暗的折磨,和我聊聊吧。让 我来做你的向日葵吧。
2019-07-30(16赞)
评论区:
张金丽 : 如果你暂时无法摆脱黑暗的折磨。和我聊聊吧,让我做你的向日葵。
李德鹏 : 你说你是向日葵, 可是向日葵并不能发光, 别忘了, 令黑暗幽灵恐惧的, 其实是太阳。 如果心窗紧闭, 即便是
太阳, 也照不进去, 哪怕是一缕阳光。 孤独的心啊, 上着一把反锁。 窗外的人啊, 你不要破窗, 请你倾听, 或者歌
唱, 让窗内的人啊, 重新向往阳光。
张金丽 : 我想做你的树洞。 我想为你唱首歌。
李德鹏 : 确定不是树獭?
一东 : 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 幸运的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
求知者(≧ω≦) : 唉,如果买个时候互联网发达就好了,梵高就不会死了
张金丽 : 也不一定,因为我们也不一定认识他,就算认识他,咱们也不一定能帮到他。 只是希望后来的我们,能好好的。
张金丽 : 幸好我是后者。
丹儿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