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看什么#新认
杨同学 : #我在看什么#新认知思考
《到底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看了他们的故事,我忽然有些 明白了》
前几天看一篇文章,谈及公众号势头不在,很多之前的大咖 开始转战短视频,条漫之类的转型计划。
关于公众号红利殆尽的说法,其实这两年都冬风似的一阵过 一阵吹。微信公众号写作真的红利殆尽了吗?
而当我看到『卢克文』和『半佛仙人』的故事后,忽然对写 作有了新的看法:写作到底是红海还是蓝海,取决于你可以 用心到什么程度?
〖2019年才起步的卢克文公号成长故事〗 其实卢克文2015年10月就注册了公共号,当时由于发了文章
无人问津,这个号就搁浅了。
直到2018年12月,他喜欢在朋友圈发文和人辩论,在好友的 怂恿下又发表了一篇文章,这次阅读7000+。
而他的第一篇10万+文章《中国货运30年》是在憋了9天后才 写出来的。这时候,已经是2019年2月,在此之前他已经写了 31篇了,拥有7000多粉丝。
随后2019年3月,他的一篇百万级文章产生,为他增粉25万。
就在刚不久的8月14日,他又写出一篇百万级流量文章, 光“在看”就有4.3万,这篇为他增粉30万。
他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之前朋友圈疯传的竹子生长的故事: 头三年竹子只生长15厘米,而到第四年开始每年会长两三 米。
而看了他的公号成长时间轴,好像红利殆尽的说法有点脆 弱。他也是实力风化了时间的限制。
〖2018年底才摸清公号推送的半佛仙人写作故事〗
2018年最后一天,半佛仙人立下目标:2019年涨粉5万,而他
3个月就完成了目标,又5个月后,他的粉丝数已是目标的10
倍。
半佛仙人的文章纯内容,结合自己的方式将公号运营得风生 水起。
而当我打开他们的号看文章时,发现,他们基本没在乎什么 排版技巧类,卢克文的文章基本都是2万字左右的长文。可读 者进入他的公众号不知不觉就三四个小时没了。
〖关于一篇文章,你花了多少功夫的积淀〗 但你知道吗?
卢克文的每篇文章查阅的文献资料基本在100-400万字,而他
每周都要啃掉三四本大部头书。
以前对于爱研究歌词的我来说,老是不理解《中国味道》和
《蜀绣》这样的诗一样的歌词,为什么创作者要写半个月甚
至更长的时间。
因为我一直觉得一篇诗词写出来,充其量也就几个小时时 间。而当我发现《中国味道》词曲人丁于在想创作这首歌的 时候,去翻阅中国食文化资料就记录了满满一笔记本,而且 还不断去尝试各种菜肴寻找灵感。
这让我明白了,一部创作,不仅仅是表面文字功夫,更是背 后的精髓文化在做支撑。
我记得粥老师在写作中,谈到搜索的第一要素『耐心』时 说:你写一篇文章搜索资料花了1个小时,我花了七八个小 时,我又不傻,你问技巧,这重要吗?
而最近成为粥星球的link兄,基本每篇干货有目共睹。但他一 篇的文章花费的时间也在3-5个小时。
想想我写的文章,基本一个小时搞定,问水准和精选,这好 像真的没那么特别重要了!
而关于他刚写的《哪吒》这篇爆款文章,你看过,就知道他 在资料搜索上花的功夫了。
我们说,现在阅读量提不起来,涨粉难上加难。但是对于提 供价值恒定不变的内容时代,我们的文章到底用心到了哪种 程度?
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张艺谋和他的『影』纪录片》以及杨
澜的《一问一世界》,当我看到他们团队为了一个细节的精 美呈现而一再打磨细节的时候。我有一种感觉,就是作品还 没呈现的时候,就已然被这种精益求精的状态所折服,作品 当然也不会差。
有句话说,没有倒闭的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如果你真用 心扎根在某个领域,坚持下去,也至少会抓住两三波趋势。
我想写作也是如此,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来来往往,它可能会 跟随时代变换形式,但它不会消失。
如果当我们在价值上下足了功夫,用足了心,我想时间的趋 势不会是我们的障碍,而会成为竞争中的壁垒。
【后记】 下图第一张是卢克文在年初写作中碰到瓶颈中的犹豫和纠
结。其实最后,他依然没有在“引流”上下什么功夫。
关于写作,你想得到什么呢? 点赞,打赏,转发,变现…
如果你在写作上下足了功夫,不断呈现更多的价值,以上都 是顺带的。
2019-08-20(14赞)
评论区:
咖啡味道严冰 : 很感动 !也许有人愿意在形式上花点时间,但我和你,以及卢克文们认为,内容至上!形式服务于内
容!不论什么时候,我一直坚信,你的思考和你的学习之后的呈现才是你以及你的文字!它们才构成了你!记得,有一位
一生唱歌剧的意大利女歌唱家,在60岁的时候,告别演出,最后亲吻了陪伴她的舞台,情怀与挚爱,坚持做某件自己真心
热爱的事情,多么幸福!太功利的做事,不太喜欢!只为了吸引眼球?
杨同学 : 是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才会产生最纯粹动人的东西出来,那是最珍贵的!
Tim Ting : 楊同学寫這篇文章背後,也做了不少搜集素材及話題的功夫呢。 正如我們寫作課所教,讀者都喜歡新知,及看精
彩論證及有邏輯的文章,增廣見聞。時間寶貴,每个人都不想浪費。 个人認為公眾號還会跑多一段時間,現在已進入資訊
時代,不久未來還有5G普及化,內容傳播趨勢会更強。
杨同学 : 过奖过奖,这篇确实有主意信息的饱满度,打了一下草稿
闪电焦: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