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要努力的
《活着,就要努力的向前(因原生家庭仍在困扰者必看)》
你要明白一个道理:活着就要努力向前,你可以突破宿命的重 围,做全新的自己。
龟兔比赛结束了,记者采访乌龟:“你明知自己跑得慢,为什么 还要与白兔赛跑?”乌龟答:“只要活着就要正视自己的不足。 我知道跑不过白兔,但是我要证实我也在加油跑呀!难道比 别人弱就不能用另外的方法来弥补吗?”
记者又问:“你在跑前心里害怕了么?”龟说:“没有,心里很坦 然。跑得慢是事实啊,心里有准备就不会在乎别人的眼光, 也不会纠结原生家庭给自己的不足。”
原生家庭对我们来说无法选择,只能认命。最近电视正在播 放《都挺好》这部电视剧,讲的是原生家庭父母的粗暴,武 断和不公平,给孩子的心理、性格和情感认知造成了很大的 的影响。
就如电视剧里的苏明玉,小时候不被重视,长大后缺乏安全 感,由于父母的粗暴从小就极其的不自信,还有因为她小时 候整天生活在负面的争吵中,从小心里种下了完全不信任别 人的种子。
据调查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原生家庭90%存在着父母对子 女不公平,粗暴、吵闹现象,现在这么大比例的原生家庭的
孩子已是青壮年阶段,他们已成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好 多人还纠结在从小烙下的阴影里。
先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原生家庭会有不可理解的行为,再说 这些孩子怎么样了。
1.背景造就这样的家庭。 六七十年代,时代在强烈的变革中,自然灾害的贫穷,国家
政治运动不断,人与人关系紧张,我的身边众多家庭及我的
家庭孩子多生活紧张,父母工作中人人自危,回家来对孩子
极少安慰和友好,他们很少重视孩子的心理调试和个性需
求,他们只想到一个任务,给孩子吃上饭让他们活着就行。
所以他们生活的烦躁,工作中的焦虑,家庭争吵引发的不满
都冲孩子撒气,孩子成了出气的对象。
2.父母文化程度低,还在秉承着“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念。 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大学生很少,许多原生家庭的父母
文化程度低只有初中,何况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家长,他们的
初中文化只是徒有虚名,只在复课闹革命后补学了点而已,
可以说是荒废了三年学业。
所以他们的认知仍是老旧的、落后的,对孩子教育的责任, 亲情的关爱极其的缺乏,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有得到过教育的 熏陶和关爱的滋养。
3.贫困带来的负面情绪。 那时的原生家庭普遍穷,每个月靠父母的那点工资,又加上
市场物质匮乏,孩子们别说零食满足了,就是好点的饭食吃
个够就很不错了。所以就会出现偏向,分配不公平等现象的 发生。使孩子小小的年龄就在心里存有了气恼、愤怒情绪, 长久积累得不到释放就有了不信任、不自信等性格的养成。
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大多数都比较独立,有的把对原生家庭 不如意变成了动力,早早就离开家庭,独立奋斗,读书努 力,工作努力如果遇上贵人指点、引导,或进入了好的圈子 凭着好学、好胜的个性,取得了成绩有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他们的心里对原生家庭的不满和怨恨渐渐消失,对父母对家 庭的层次基础有了理解。
比如著名主持人董卿、高晓松,虽然说起小时候仍心有余悸 会泪流满面,但他们已不再纠结原生家庭的问题,而是从另 一个角度去看问题,把怨气变换成了感恩的情怀,让自己的 心胸开阔起来,另外,他们接受了原生家庭的教训,在培养 自己的孩子时杜绝再发生不良的方式。
当然有一部分还是走不出原生家庭的阴影,他们会把自己的 不顺、不得志、感情的不和谐,通通归罪于自己的原生家 庭,觉得原生家庭就是自己的宿命,他们会看重自己,埋怨 自己的家庭以至于对家人怀有恨意,远离而去。
无法释怀,放又放不下,生活在这样的状态中,怎么能轻 松,怎么能快乐,怎么能前行!活的太累了,活的太没有质量 了,等于接过了原生家庭的接力棒仍在折磨和惩罚自己。
原生家庭再不好还是养活了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后面 的重塑人格时间你用来纠结、怨恨不求前行,不愿放下,岂 不可惜了你的时间和你的人生。
放下吧!每个人就活短短的一辈子,小乌龟都没有让原生家 庭赋予的短处束缚,都知道活着得努力前行,我们是不是应
该明白,原生只是生命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生命需要读书、 学习,重塑来养护。
活着,就往前行,让成就和尊严给你快乐,让日子过得有意 义和有意思吧!
2019-03-11(10赞)
星里浣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