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加入
大家好,这是我加入星球的第168次分享,请大家多多指教
【宏颜获水的背后:在关键时刻,能高效控制情绪的人,才 能真正掌控人生】
今天发生了一件大事,宏颜获水 不过这事我有一点很惊讶 要不是因为今天李彦宏,被现场泼水这件事
真没想到曾经BAT头部的百度,已经变成一个人人喊打的企 业。
过程不多赘述,视频网上都有,我只跟大家说说自己的看 法。
第一,泼水的人明显在哗众取宠。 很多人说这又是百度的一次公关炒作,压根就不是。 从被扒出来的泼水者的微博来看,显然这是一次有计划且有
预谋的针对行动。
第二,我很不喜欢百度这家公司 但李彦宏的表现,真的体现出了,高效控制情绪的能力。
那句英文并不是刻意的在装逼。
如果你真正了解过他的经历 就会知道他最初在国外的留学经历,对他的人生起到了决定
性的影响。
我看视频的时候冒出一个念头 如果站在台上的是罗永浩,那会怎么样? 今天就借着这个话题,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能像李彦宏那
样,在关键的时刻,高效控制自己的情绪,真正掌握自己的
人生
大家可以想想,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曾 受过情绪的困扰。
和别人争论时,一时冲动,说了很重的话,事后才后悔不 迭;
面试、报告、提案,轮到自己时,紧张得手足无措,表现大 失水准;
事情搞砸了,不自觉地担忧后果,一直提心吊胆,导致影响 了其他的工作;
这一点让我们非常郁闷: 明明无关能力,但因为情绪的干扰,经常把事情搞砸,要么
就是浪费了大把时间,究竟,如何才能克服情绪的影响?
其实,只要掌握一些知识和方法,我们是能够对情绪施加干 预的。
大家先看这样一个观点: 感性有两种,一种是高级情感,诸如感动,崇高,审美,爱 一种是低级情绪,诸如愤怒,紧张,恐惧,焦虑…… 前者能够与理性共存
但后者是我们的低等生物本能
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理性来主导我们的大脑,抑制这些低级 的情绪反应。
为什么这么说呢?
神经科学家 Paul MacLean 认为,我们的大脑有三个系统 按照形成时间从早到晚,分别是: 爬虫脑,古哺乳类脑,新哺乳类脑。 爬虫脑形成于数亿年前,是我们的祖先尚在爬虫类时期时,
进化出来的大脑。
它分为脑干和小脑,脑干负责控制我们的心跳、呼吸、血 压,延缓生命
小脑控制我们的运动和协调,帮助我们移动。
我们是无法控制爬虫脑的,只能被动地接受它对我们的指 挥。
想象一只青蛙在我们的大脑里,在脑后靠近颈部的地方, 对,这就是爬虫脑。
然后,大约两亿年前,哺乳动物出现了。 它们发现,原始的爬虫脑已经不足于指挥它们的活动,它们
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产生更加多样化的反应。
于是,它们一合计: 不如,咱们给大脑加个功能吧。 就这样,古哺乳类脑出现了。 这部分系统,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 边缘系统。
如果说爬虫脑让我们活下去 那边缘系统的作用,就是保证我们更好地去生存。 边缘系统中,有两个部位,跟我们的情绪密切相关。 一个是我们的熟人:杏仁核。 杏仁核是一切情绪和感受的中心。
它会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并直接控制身体产生相应的行 动,比如心跳加速、血管舒张、手心出汗
而这一切的结果,我们给它们一个名字,就叫做情绪。 而在一切情绪之中,有一对最基本的反应,叫做战或逃。 相信你如果读过【思考,快与慢】的话,对此应该都不陌
生。
战或逃反应,通常是由恐惧信号引起的。 当杏仁核接收到,恐惧信号,它就会告诉下丘脑,让下丘脑
启动战或逃程序:
于是,我们的身体被唤醒,肾上腺素会大量分泌,准备应对 眼前的危机……
这就是情绪的本质。 它实质上是由边缘系统掌管的、对于外界的应激反应。 最后一个系统,叫做新哺乳类脑,也就是高级哺乳动物(包
括人类)特有的部分。
新哺乳类脑,同样有一个更熟悉的名字,叫做大脑皮层。 它由一层约2毫米厚的结构,通过百转千回的折叠,构建出复
杂的表面积。
这部分,就是我们用来认知、思考、计划、执行的系统,负 责我们的复杂认知,也是我们的理性所居住的地方。
那么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了
了解这些,对理解情绪有什么帮助呢? 实质上,我们产生情绪的过程,就是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
互相博弈和压制的过程。
在我们大脑中,这两个系统其实时时刻刻都在争斗,争夺主 导权。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脑对情绪的处理,遵循双轨制。 什么是双轨制?
假设你在电影院看3D电影,一辆汽车笔直地朝你开过来
这时,杏仁核立即被激活,将其识别为危险信号(可能会被 汽车撞倒),并立即发送信号给身体,要求身体采取反应。
你会突然一个激灵,想往两边跃开,这就是一个下意识的情 绪反应。
与此同时,信号也会同步通过丘脑,传递到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通过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发现这只不过是电影里
的镜头。
于是,它立即向边缘系统发送信号,要求它停止应激反应。
很显然,前者的速度肯定比后者更快
因为后者还需要传递、分析、再回传信号 所以我们一般会感受到: 先是产生情绪波动,紧接着又被大脑抑制。 所以,完全不产生情绪反应是不可能的(除非切除杏仁
核)。
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控制好自己的大脑,使大脑能够更快、 更有效地向边缘系统发出信号,来抑制我们的情绪起伏。
边缘系统激发情绪反应,大脑皮层抑制情绪反应。 这两者互动起来,就构成了我们动态平衡的内稳态。 所以,为什么我们会沉溺在情绪之中? 很多时候,就是大脑皮层的抑制功能,出了问题。 许多影视产品,包括广告,电影,游戏,利用的就是这一
点。
一方面,通过高拟真和极强的代入感,让你沉浸进去,降低 大脑对信息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简单点说,也就是让你跳不出去; 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向你发送刺激和信号,挑动杏仁核对于
情绪反应的记忆,从而产生情绪反应。
我们在这些产品中,感受到的视觉刺激,以及那种震撼人心 的冲击力
其实就是情绪反应,和激素分泌涨 - 跌的过程中,对我们的 刺激。
很多自媒体文章也是一样的。 通过加强代入感,降低大脑的分析能力 让你沉浸进去,慢慢的,被挑动情绪,产生愤怒、同情、同
仇敌忾等反应,以达到转发和转播的效果。
这里面的机制,都在于延缓大脑 → 边缘系统发号施令的过 程。
再比如,边缘系统中,有一个部位,叫做扣带回,涉及对于 信息的注意和学习。
如果这个部位过于敏感,就可能导致对细节的恐惧和持续注 意。
临床已经证实,对这个部位进行破坏,能有效治疗强迫症患 者的强迫倾向和焦虑倾向。
诸如此类。 所以,我们会看到,所谓的控制情绪
实质上,就是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彼此争夺控制权的过 程。
如果让边缘系统主导了我们的行为,导致的后果,就是情绪 失控,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发挥,大脑皮层的作用,用理性, 来主导我们的思考,避免受到边缘系统操纵。
这就是我说让理性回归本位的原因。 那么,当我们受到情绪干扰时,可以采取哪些做法,来回复
大脑皮层的控制力呢?
1. 识别自己的情绪 前面讲过,产生情绪的过程,是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相互博
弈的结果。
而很有意思的是,这两个系统,他们是彼此抑制的。 也就是说,当边缘系统活跃时,我们的大脑暂时会被其接管 而当皮层活跃时,边缘系统就会退居二线。 所以,当你产生任何情绪反应,包括愤怒、紧张、焦虑……
这时,只要停下来,问自己:
我现在产生的,是什么样的情绪? 单单识别情绪和给情绪命名,就能够迅速平复我们的心情。 为什么呢?
很简单。当我们启动识别和语言功能的时候,调动的是大脑 皮层。
这时,边缘系统就会被抑制。 简而言之,这个步骤,是帮助大脑皮层活跃起来,从而摆脱
边缘系统的控制。
这可以帮助我们迅速从情绪中挣脱出来,强化大脑皮层,弱 化边缘系统,为下面的一切做好准备。
2. 把事件的过程写下来 在你快速摆脱了冲动之后,如果有条件,试着把整个事情 包括情绪的诱因、自己的反应、相关的想法和念头等,全部
写下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对于注意的处理,有三种策略,分别是分心、专注和沉
思。
研究证实,在对情绪敏感者的研究中发现,他们往往采取的 是沉思的策略。
也就是说,我们喜欢在大脑之中,进行自我对话,对事情反 复地念叨
但这样的行为,是无法导致大脑启动抑制功能的 它只会反复地,提醒我们这个刺激的重要性。
于是,我们就一直沉浸在情绪之中。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 把它写下来。
这时,我们就在心理上,将这个信息,转移到了外部。 接下来,试着让你自己去考虑别的问题、关注别的地方
你会发现,脑海里的声音淡了很多,我们开始能找回自己的 注意力。
3. 反思自动化思维 我们之所以会将一个刺激视为情绪刺激,往往是因为 这个刺激会激活我们某些负面的自动化思维,产生不良感受 从而让我们的杏仁核记住了它们。 所以,不妨在内心里,或者看着,你前面写下来的(2),去
审问:
我所产生的自动化思维是什么? 它们真的是合理的吗? 除了这些,是否还存在别的可能性?
比如,相信大家如果在知乎和公众号写东西,有时会看到一
些很不友好的留言,偶尔也会感到不高兴。
但每当你觉察到不高兴时,你可以问自己一句: 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如果没有,问题是在我这里还是他那里? 有没有可能是我写得太复杂、太晦涩,乃至于让他产生了误
会?
那么接下来,你可以会进一步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再优化,尽可能让信息的传达更有效? 借由这样的控制思维,就能非常轻易地平复自己的心情,将
注意力转移到新的问题上。
从而,摆脱无意义的情绪影响,确保自己一直在做有价值的 事情。
4. 转移注意力 如果以上方法不能有效平复情绪,我会打开我的 知识清单,
定位到待解部分,找到一个问题,沉浸进去。
这采取的,是分心和专注的策略。 通过回忆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将注意力倾注进去,强迫大脑
皮层活动起来
从而,将原先的情绪刺激抛诸脑后,让其被自然遗忘。
情绪反应,永远是来得激烈,去得也激烈的。
只要能够在当下克制住自己,慢慢的,就能够对其脱敏。即 使再次接触,也能有效降低杏仁核对其的反应。
这种方法,用在你面试、报告、发言时特别有效。 如果你紧张得难以自持,最好的方法不是告诉自己不要怕 而是你先让大脑跑起来,想一想其他问题,哪怕跟现在的状
况毫无关系,也可以。
只要让大脑运转起来,短暂摆脱情绪反应,到了自己上场、 需要准备时
你会发现,紧张的情绪平复了许多,再也没有之前手忙脚乱 的感觉了。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关于高效控制情绪的内容,希望大家 能够学会,让情绪为我们的工作赋能,过一个能自己真正掌 控的人生
2019-07-03(15赞)
评论区:
Tim Ting : 很多時候能在關鍵時刻控制到情緒及心理質素都成為赢家, 就如網球比賽, 或投資的操盤手等。 寫有關大腦的文章
所需功力不少, 因為涉及不少專業知識, 最好能圖文並茂更易理解吸收。
link : 嗯确实是这样
佳 : 我就特容易感情用事!容易发脾气
link : 很多时候,得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关键的时候冷静下来
星里浣 : 另一个角度想,这个水已经泼下来了,你也不能把它泼回去了,这时候发脾气明显也得不偿失,而且那么多目光
看着呢。所以他就调侃了AI发展会遇到挫折。
李源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