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的人不再来了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写作是一种习惯,每天写一点就好) 今天,看到新闻报道,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过世

(2019.1.23),终年65岁,真是让人唏嘘 不已!

就在前一天他还更新了一条微博:

“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 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 翔的姿势。”

短短的几句话,却透露出他对于生命的态度以及以人生的智 慧。

他说: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生活的态度。人们的痛苦、 失败、成功跟快乐,其实都是很类似的,有的人活得精彩, 有的人活得开心,有的人却活得苦恼,主要是因为心的态度 不同。

生活要用心经营,无挂虑地去工作、生活、玩乐,活活泼 泼、欢欢喜喜、全心全意。

就像他所说,林清玄自己对于生活真的是用心经营: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就开始坚持每天写500字,中学写1000 字,高中写2000字,大学写3000字,一直笔耕不辍。

在一次演讲中他提及自己的写作梦想: 有一次,他的父亲问:“你长大以后要干什么?” 他说:“我长大以后要当作家,写文章给人家看。” 父亲问:“作家是干什么的?” 他说:“作家就是坐下来,字写一写寄出去,人家钱就会寄

来。”

父亲很生气,当场给他一巴掌,“傻孩子,这个世界上哪有那 么好的事情,如果有那么好的事情,我自己就先去干了,不 会轮到你!”

但也正是这个最初看似幼稚却在他小小的心里埋下了希望的 种子——长大当一名作家

读过林清玄文字的人都知道,他的文字清新、淡雅、平淡中 充满着向上的生机,给人以鼓舞,看到生活中的希望……

想必我们一定还记得《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这两篇 课文。

其中《和时间赛跑》被选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桃花心目》被选入人教版小 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

那个时候我们还小,也许还不能明白课文中和时间赛跑的意 义,《桃花心木》中种树与做人的道理,但是一定有一些力 量在我们身上暗自发力。

文字是可以存储时间和光阴的,比如那些遗忘掉了的故事、 那些逝去了的青春,虽然时过境迁,我们已不再是少年,有 些东西已流逝于岁月的长河中,但通过文字我们却能找到当 初懵懵懂懂的自己。

林清玄在公开场合经常谈到自己这样一段经历: 他说小时候家里穷,只有一张祭拜祖先的桌子,所以自己经

常趴在这张桌子上写东西。

有一次母亲进来给他倒水,问他,看你整天都在写,是写辛 酸的故事多一点呢?还是有趣味的故事多一点?

林清玄答道,辛酸的写一点,有趣味的也写一点…… 于是母亲告诉他,辛酸的少写一点,趣味的多写一点,别人

来看你文章,是希望得到启发,全是辛酸的看了之后都去跳

窗还了得?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林清玄的文章始终保持温婉澄明、清新 淡雅、空灵流动的特点,每每读来打动人心,让人如沐春 风。

关于生命,他说:生命的历程就像是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 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

他也说过:林清玄有一天一定会死,但我会保持一颗乐观的 心。假如晚上会死,早上我还会在写作,我的书会和你们相 伴。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 软心除挂碍。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 ,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先生,一路走好。

2019-01-25(15赞)

熊小帅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