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思维方
《写作是一种思维方式》
一周时间,读完《学会写作》,我很少一字不落的读一本 书,这是例外。
它打开了我的新认知,对于写作不再束手束脚。过去我认为 写作有装逼嫌疑,是自我表现,爱出风头。
以至于不太敢动手写,担心自己的想法被别人知道,会遭到 异样的眼光,现在想来是多么愚蠢。
粥老师对写作的理解,以及写作给他带来的价值,使我意识 到这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
在社群里,每天都有很多星友在写作,写作变成生活的一部 分,就像吃饭、睡觉和聊天。
这本书介绍了许多写作技巧,但在我看来,在这些技巧之 下,作者运用的通用能力,不仅适用于写作,它在工作和生 活中同样重要。
以下,是从书中选取的十个观点,并附上我的理解。
1. 写作的核心要素是:输入、思考、输出 不只是写作,掌握任何新知识,都需要经历这三个过程。输 入是为了更好的输出,否者输入就没有意义。
一台计算机的核心功能是输入、计算、输出。计算能力决定 它的性能,同样,思考能力决定一个人的核心能力。
写作,是自我输出的一种方式,它能体现人的思考能力,不 愿意写,担心暴露自己的思考能力差,这是人的本性。
但不愿意开始,就永远没有提升的机会。
2. 沟通能力是写作的一部分 以前我误认为写作和沟通没有必然联系,沟通不管是面对 面,还是微信,都只能算是聊天,而写作需要正襟危坐,大 段输出,显然不能等同。
然而,不管是聊天还是写作,本质都是个人已有输入和思考 后的输出。如果不会沟通,要么是输入质量太低,或是思考 不到位。
面试考察候选人的沟通能力,本质上是想了解对方的思考能 力。
3. 写作是在研发产品 工作中我们参与产品研发(生成),但一般只负责其中一 环,几乎不需要考虑额外的环节。
写作看起来跟产品没什么关系,但其实是产品创作的一个闭 环过程,包括生产内容、排版校对,发布、传播、反馈。
具备用户思维,才能创造用户喜爱的产品。既然是在创造产 品,就等于创业,很多优秀的作者成为了内容创业者。
虽说普通人上班谈创业有些异想天开,但我们可以将本职工 作封装,把交接给下一环的同事看作是自己的用户,尽可能
交付高质量产品。
4. 先胜而后求战 这句话听起来挺深奥,其实是说要做有把握的事。有经验的 作者在一篇文章写完,就能确定会不会受读者欢迎。
这在很多方面都适用,比如,去公司应聘,在面试前招聘方 就在网上了解一个人的水平,面试可能只是走个流程。
大学里经常能看到女生宿舍楼下,浪漫式的表白,搞得人很 尴尬。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先制造相互了解的机会,确定对方 愿意跟自己交流,再采取下一步行动。
5. 写作是一门心理学 写作是在创造价值,有价值的内容,当然希望被更多人看 到。所以内容本身要足够吸引人,这需要能发现人的共性需 求。
其中包括,生理需求,像吃饭、睡觉;社交需求,像微信聊 天;安全需求,买保险等。
这些需求不仅适用于写作话题,世面上很多产品也是在这些 共性需求下产出的。
6. 框架能力大于技巧 我们写东西一般是有个想法,然后从头开始写,想到什么就 写什么,憋半天,结果往往也不理想。而建立结构化写作思 维,不仅能降低写作难度,还能提高文章的质量。
所谓结构化写作,就是将内容分几块,每一块抽象一个小标 题,搭建成框架,最后在填充细节。
这个过程跟写代码很像,如果没有条理和框架意识,代码会 是一盘散沙。
7. 好的东西都需要反复打磨 好文章不是一口气写出来的,而是在写完后,反复的推敲打 磨,修改出来的。
我以前写完后,一般只是校对一下错别字,很少在内容上进 一步打磨,发出去以后,一篇文章的使命就完成了,自己也 不会再想看。
本质上还是对结果不满意,并且不愿意面对其中的不足。 换作是代码,如果写得好,就会忍不住经常翻出来看一看,
能不能改的更好。如果写的乱七八糟,就不会想再打开。
8. 不要挑战人性 写作需要专注,尽可能减少外部干扰,手机、零食、床都是 干扰物。
其实做任何事情,完全的依赖自制力都不现实,每个人的自 制力都是有限的。
排除外部干扰,增加干扰的成本,只能算是治标,从所做的 事情中获得正反馈,才能做到全身心的投入。
我尝试过定个小目标,半个月读完一本书,开始依赖自制力 还能每天坚持,但如果书的内容本身对我没有吸引力,即使 它再好,最后也不了了之。
9. 万事万物,皆可输入,皆可输出,保持对外界的触感 我们眼睛能看到,耳朵能听到的,都可以作为写作的话题。
如果有写作的习惯,就会强迫自己去观察,思考外界的一举 一动,否者就会无话可写。
新的机会往往来自于新的事物,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会更 容易发现和适应新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前辈们不建议长时间做重复工作,重复意味着 不需要新的技能,也就没有动力去关心外部的变化,久而久 之会丧失思考的能力。
一旦原来的工作岗位被淘汰,想要快速的适应另一份工作就 很困难。
10. 人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构建系统不可能一蹴而就 写作能力是一项系统能力,相同的输入,对不同的人来说, 输出结果千差万别。
人是所有能力构成的综合系统。任何系统能力的构建都不是 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练习和积累。正因为有时间壁垒, 才值得去做。
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技能,重要的是,在培养新技能的过程 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论。不管外界如何变化,都能快速地应 对。
2019-06-20(16赞)
评论区:
Tim Ting : 一氣呵成能看完, 你很棒呢。 萬事萬物皆可寫, 深表認同。
郑燕西 : 看你这篇文章的同时,书里的知识也跟着一起浮现了一遍
星里浣 : 很棒啊。看完后多练练手哦
柒月 : 加油呀,写作也可以传递好的价值观的
Smallfly : 谢谢~一起加油。
Smallfly :
Smallfly : 谢谢浣浣的鼓励。
Smallfly : 嗯嗯,向柒月学习,一起加油。
橙橙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