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的第
安然 : 大家好,这是我的第三十九篇分享。
《从11个月的孩子身上,我学到了什么?》 我家娃目前11个月,已经爬得飞快了,甚至可以慢慢地爬楼
梯,能站立几秒钟;能听懂一些简单指令,指耳朵鼻子脚,
会拍手、跟人握手等,会清晰地喊爸爸、阿姨;会跟着音
乐、律动扭动身体。
而从她学会这些技能的过程中,我从她身上也学到了很多。 [爱心]不间断输入,水到渠成自然就会输出了 我女儿开口相对较晚。婴儿四个月之后就开始有咿咿呀呀发
声的,比如小我女儿两个多月的她表妹,四个多月就会发出
爸爸妈妈的音了,周围很多朋友的孩子也在六七个月就会
了。
而我女儿,到八个月还只会发出啊的音,声母一个都不会。 我虽然也明白两岁前开口说话都不晚,但也有过她到底有没 有发声障碍的担忧。
不过担忧归担忧,内心还是相信孩子没问题的,到了九个多 月,她的“啊”的发音突然就开始朝着“哒”发展了,然后就一直 哒哒到十个月。
某天我跟朋友打电话,朋友在电话那边逗我女儿,“喊阿 姨”,然后我重复一遍,她真的就直接喊出了“阿姨(更像尾
音拖的长长的阿易~)”
过了几天又开始发爸的音,这几天刚好回到她爸身边,从模 模糊糊的发音,到现在清晰的“爸爸”加满脸笑容加偶尔的一 个主动献吻,她爸幸福得不行不行的,天天在那跟我嘚瑟。
同样的还有她的翻身,从她两三个月我就开始听医生的带她 半翻身,可直到快六个月,都已经会半坐起来了,她也没主 动翻过身,也让一直听着“三翻六坐九爬爬”的我焦虑过。
然而农历六个月的当天,她在垫子上玩,突然就自己翻身 了,虽然看起来翻得很费劲,但无论如何开始主动翻身了。
但也只翻了那么一次,之后又开始只翻半面身子,直到邻近 七个月,才开始频繁翻身,没几天就坐起来了。
以前就听过,有的孩子不翻身就会坐了,果真都是不太一样 的发展进程。现在翻身已经不作为婴儿大运动发展是否滞后 的参考了,一岁前最主要是抬头、坐、爬。
看着孩子一点点学技能,真的让我更加明白,学习本领每个 人都有他的节奏,不必着急,不必比较,有人快有人慢,可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偷懒,不间断输入,持续练习, 水到渠成你自然就会输出了。
这跟写作、演讲等都是一样的。就像粥老师之前写的得到大 学开学典礼的演讲者们,他们都不是专业讲师,但在自己熟 悉的领域都是专家,所以稍加演讲技能训练后都讲得特别 棒。
我们在这里分享就更是了,持续练习、输入,哪怕现在写的 不好,只要有内容,再加上一定的写作思路和技巧,一定也
可以写得越来越好。
关键是坚持。
[爱心]及时有效重复,却不简单停滞 在孩子身上,这点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但凡教她一个东西或
者她自己突然会了一件事情,接下来十天半月她会随时随地
见缝插针地练习。
比如学说话是这样。我女儿就会说爸爸阿姨哒哒三个词,但 她每个词她都能练习几百上千次了。
记得有天中午睡前她突然会扶着床头站了,站起来的瞬间冲 着我特有成就感地咯咯大笑。然后,持续不断地站起、松手 倒下重复了半小时,到最后没力气腿软的都站不起来了依然 不放弃。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抱她过来,在腿上挠痒痒揉一 揉给她放松逗她笑,笑着滚着一会就睡着了,真累了哇。
那次我特别感慨,忽然想起以前听过的那句“大多数人的努力 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及时有效的重复练习,绝对是掌握一项技能的不二法宝。 但还有那句,“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 孩子身体成长和认知发展过程,天然战略清晰。孩子的每一
项重复练习,永远是阶段性的,不同的技能变化呈螺旋形上
升,稳步发展。
就像工作,你是真的有十年工作经验?还是把一年的工作经 验用了十年?
及时有效重复,却不简单停滞,是孩子教会我最重要的简单 道理。
[爱心]尽人事听天命 作为一直陪娃成长的全职妈妈,跟孩子的接触时间最长,教
孩子妈妈自然也是最早、最多的,可我家娃到现在还是不会
叫。
虽然我总是嘴上说怎么还不叫妈呀,好伤心啊之类的,但其 实内心一点也不介意。可能因为知道这点不由自己,可能也 是因为知道女儿最依赖我(从出生到现在,每天晚上都跟我 睡,一天也没分开)。
但前几天,听了另外一个故事。悦雪怀孕期间,老公出轨, 孩子临出生她才知道,孩子只能生下来。生孩子做手术时 候,那个男人都没到场,字还是她自己签的。
悦雪是个要强的人,没出月子就干脆利落跟那个男人一刀两 断离了婚,孩子跟她姓。妈妈一直帮带,一家人虽然辛苦倒 也幸福。孩子会说话了,第一个学叫的词竟然是爸爸,一家 人从没给她教过。
第一时间肯定生气啊,但悦雪后来想通了,这孩子先干什么 后干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就像计算机设定程序一样是预 装好的,强求不来,没什么好生气的。
我很佩服悦雪的魄力和格局。 虽都是小事,可生活中的大事都是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从孩
子的小事身上,我明白了“尽人事听天命”的老话。
2019-07-08(10赞)
评论区:
link : 人工智能专家高普尼克说,孩子的学习模式不是靠数据积累,而是靠对周围人和环境的探索和测试。换句话说,这
叫“贝叶斯方法”。
安然 : 有道理,这种方法有些成年人还在应用。比如那种学历不高,后来又没再继续深造,但自学能力很强的人。这种
人大多都是从生活、环境中不断学习的
link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