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加入
大家好,这是我加入星球的第76次分享,请大家多多指教
《知进退,最终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格局》
今天看了粥老师的新文章,文章很好的体现了进与退的辩证 关系,进,很多时候靠惯性、自信、勇气即可。退,更考验 一个人对势、局、路的判断。
就我个人看来,知进退最终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格局 因此,今天,我想和你聊一聊:如何培养自己的商业格局,
拥有能进能退的人生?
未来的时代,一定是「独立工作」的时代。每个人以个体为 单位,把雇佣变成合作,把工作变成「自己的事业」,让整 个社会的资源高效运转起来。
恰好,我在生活中,遇到更多的,其实也是这样的人: 拥有一技之长,在公司里也算业务骨干,但却缺乏将技能
「产品化」的能力,缺乏商业的格局,进退两难
如何才能打破企业和团队的局限,让自己的能力延展出来, 接触到更多的机会,独立延展成一个系统?
这条路没有人能替你去走,但我希望能分享一些意识、思 维,帮助你打破原有的工作惯性,开始去思考全新的可能
性。
一. 向上:图景再定位 系统思维里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Big picture。中文
里似乎还没有对应的术语,一般可理解为「图景」「大局」
—— 在这里,我将其称为「图景」。
那么,什么是图景? 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宏观、系统的视角去看待一个节点: 它创造了什么样的变化?
它更高一层的系统是什么? 是什么使得它能够持续存在?
举个例子:如果把「公司」看作一个节点,那么,它的图景 是什么呢?
就是:将零散的「个人」整合起来,通过有效的流程,生产 出满足需求的产品,再卖给客户。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实现了更高效的资源配置: 它将一个无序、低效的状态(每个人都需要找伙伴、客
户),转变成一个有序、高效的状态(公司提供岗位,每个
人各司其职),并从中汲取燃料(股东权益),以此保障自
己的持存。
这就是图景的视角:将节点放到整体的环境之中,去思考它 能够起到的意义,向更高的层次归纳、提升,重新给它一个 定位 —— 这就是「再定位」(Repositioning)。
举个案例:有个人在某大公司里做翻译。他的日常工作是什 么呢?
整合各部门、工程师提供的文档资料,把它们翻译、统一成 标准格式,保证企业内部和对客户之间的顺畅沟通。
这种情况下,可以给一个什么样的「再定位」呢? 企业知识管理。
一旦你把自己的工作,从「翻译」,理解为「企业知识管 理」,你就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你的使命并不是「把中文变成英文」,而是确保人与人、部 门与部门、企业与客户之间信息的流畅对接和保存,这才是 你工作的意义。
那么,你是不是可以开始考虑:如何更好地收集和储存信 息,如何构建企业知识网络,如何统一沟通规范,如何提高 沟通效率……
甚至,是不是一定要通过「翻译」?能否有其他的形式,来 确保信息的畅通传输?能否把文档转变成活动、会议、交 互、成果?等等。
这就是将自己的工作和技能,向整个团队、向更高的层次去
「延展」
你未必有足够空间去实践,但你可以通过思考,树立这么一 个意识,慢慢去拓展自己所能接触到的领域。
紧接着,你就可以去思考:如果我没有了现在团队的支撑, 仅靠我一个人,我可以如何实现这个「再定位」?我需要补 充什么东西?找到什么样的伙伴?
这就是一种商业的格局了。 关注认知本身,思考思维本身,并不断去修正、优化它们
—— 这才是从底层出发,去一劳永逸解决一切问题的方式。
不妨尝试着打破「任务」和「工作」的局限,去找到自己职 业的「图景」,重新给自己一个「再定位」。
你或许会发现,一切变得豁然开朗。
二. 向下:场景细分 如何才能发现适合自己的市场? 一个永远不会错的办法,就是不断去做细分。 什么叫细分呢?
简单来说,就是找到自己能力的应用场景:在什么样的情况 下,别人会需要你的技能?会愿意为你的技能买单?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圣诞节刚刚过去,每年圣诞节,我们总能看到什么话题呢? 送礼。
要不,就是男生或女生在求助「该送另一半什么礼物」;要 不,就是对于性别价值观差异的揶揄和吐槽(比如「猜化妆 品价格」之类)。
有这么一个人,她是做什么的呢? 她对护肤品、化妆品非常熟,乃至能根据你的需求,帮你给
女朋友「定制」一整套送礼方案
比如什么肤质、什么习惯、喜欢哪些明星、喜欢什么风 格……然后帮你去香港代购,你付点辛苦费就行了。
这东西能挣钱吗? 当然养活不了自己。但进一步想:如果做成一个商业模式,
一个个人品牌,专门去打破这种「性别壁垒」呢?
类似的模式还有很多。 我们再来看一个人,她对各大时尚品牌如数家珍,后来她做
了一个自媒体,什么内容呢?
专门搜罗明星参加活动的照片、视频,然后告诉你:这个明 星穿了什么牌子的衣服,戴了什么款式的首饰,涂了什么色 号的口红……
这是一个非常小的细分领域。但我相信很多人一定都有过这
样的需求,哪怕只是一瞬间的念头。
稍微「正经」一点的,就更多了: 有专门帮助讲师、自媒体人和小公司做线下活动策划的; 有专门帮小微企业做法律事务咨询和对接的; 有专门帮创业者写BP、完善商业计划方案的; 还有专门帮传统企业高管培训形象、定制仪容仪态的…… 每个人必定都有自己的知识积累。你擅长什么领域,在哪个
领域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就一定有人「没你擅长」—— 无论
是多么微不足道的领域。
关键只是在于,如何去找到这些人。 所以,有两点建议: 1、拓展自己的圈子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之外,尽量去接触不同行业、不同类型 的人,哪怕只是简单的交流也好,去弄清楚他们在想什么, 烦恼什么,需要什么。很有可能,这其中就潜藏着你的机 会。
2、理解世界的运转 这个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系统对接起来组成的。每个系统的
内部、对接的地方,多多少少必然存在冗余和不良 —— 这些 地方,都是你可以去协调和优化的空间。
试着跳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去了解其他系统的运作方式,了 解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工作起来的。
你可能会发现,这其中「低效」的地方,有优化空间的地 方,多得令人难以想象。
三. 向前:门槛差异化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去思
考:
在我擅长的领域,我可以如何做得比别人更好? 一个产品的价值,直接取决于两点: 它的需求有多旺盛,以及同类型的供给有多丰富。 那么,你如何做得比别人更好,或者说,如何让别人选择
你?
这就是你的价值和优势所在,也就是你所能够安身立命的
「门槛」。
在这个方面,有一个很有效的方式,叫做「差异化」。 我们的「心智空间」,一般只有3-5的容量。什么意思呢?
当你需要一项服务时,你能够想起来的选择,一般就是3-5 个。
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往往只会在这其中进行挑选。 定位之父特劳特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当你创造一个新产品的时候,你需要问的第一个问题,不是
「我比竞争对手好在哪儿」,而是「我在哪个方面是第
一?」
所以,不妨问自己: 跟我竞争的人是谁? 他们在哪些方面是强项?
我有哪些东西,是他们(可能)不具备的?
最简单的方式:如果你业务上难以跟别人拉开差距,那么, 你在沟通上创造优势,这就是一个差异点。
再比如: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大家写代码的能力都差不 多,但是你同时还懂产品,能站在产品的角度考虑问题、甚 至能帮产品经理解决问题,这也是你的差异点。
不妨从现在开始思考:在你目前的公司里、圈子里、甚至行 业里,说到你,别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这个家伙整合资源的能力特别强,什么问题都能找到合 适的人」,还是「喔,就那个人啊,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人 还蛮老实?」
然后,试着有意识地去引导、管理好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 象」,给自己贴上你想要的标签。
慢慢的,让自己成为「第一」乃至「唯一」。
四. 向后:关注「缺席的东西」 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是:关注「有」的东西,思考「如何还能
更好」。
但专家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他们会这样思考: 有什么是缺席的? 需求背后没有被说出的是什么? 我可以加上什么、创造什么?
创新专家克里斯坦森提出过一个理论,叫做「消费者任 务」。什么意思呢?
他认为,推动消费者购买你产品的源动力,是消费者「需要 完成的任务」。
很多时候,这个「任务」是不可见的、看不到的,但我们往 往会把目光,放在已有的产品、商业模式上,忽视了消费者 真正关心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竞争对手并不是狭义上的同行,而是能 够完成「消费者任务」的所有备选项。
举个例子:克里斯坦森认为,柯达为什么会失败?并非由于 柯达没有投资数码成像技术,而是由于,柯达错误地理解了 潜在客户的「任务」。
他们认为:客户拍照是需要把它冲洗出来。但实际上,98% 被冲洗出来的照片,客户只会翻看1次,所以这个任务是不存 在的。
客户真正想要的,是如何高效地把照片「分享」给别人。 说来有趣,这恰好也是手机打败数码相机的理由:手机的镜
头和传感器比不上数码相机,但那又如何?
它在社交性上的压倒性优势,完全可以碾压后者的所有优 点。
同样,公众号的对手是什么呢?是别的公众号吗?不是。 读者真正想完成的任务,是「如何有趣地消磨一段时间」。 在这个意义上讲,公众号彼此之间,其实是同盟关系,它们
共同的对手是手游、短视频……这些能够抢夺用户时间和注 意力的东西。
反而,只有当用户愿意回来看别的公众号,你的公众号得到 点击曝光的几率也会更高。
这一点很有意思,也是值得你去好好思考的:我能「看到」 什么,我「看不到」的,又有什么?
很多时候,这些就是我们的盲区,也是你可以去尝试的方
向。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希望各位星友能在2019找到属于自 己的定位,拥有商业上的大格局,拥有能进能退的潇洒人生 2019-03-21(18赞)
评论区:
星里浣 : 精彩全面[机智]
link :
多多 : 就其中一点工作方面的理解,是否同事都做不到的,但是团队又必须需要的任务,我可以进行精炼达到只有我才可
以做到呢?但是看先前的文章又说如果我精炼的这个技能只适合这个团队是不是也会被固定死了[捂脸],感觉我好纠结
呀。
link : 我觉得你要换一种思路,去连接外部的资源,引入外部的力量,来帮助你完成任务,打造出你的生态优势,具体的做 法你可以看看我的第66次分享
多多 : 谢谢你~ link : 别客气
link : 感谢星友章子的打赏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