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唐捐50/1
Joe : #功不唐捐50/100#
2019.5.5
《重复,是从笨拙达到熟练境界的唯一通路》
李笑来的这本《财富自由之路》,我看了已经不下3遍,每次 看都会被打动,也常常会热泪盈眶,这种眼泪包含着很复杂 的情绪,我被作者的真诚,被作者的智慧,被作者的鼓励, 打动,同时为自己的愚笨,感到羞愧,又为自己再次发现新 知,而开心。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概念:重复。 李笑来在文章中提到:”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
无法得到即时的反馈。而没有过“练熟”经历的人,对于即时
反馈的渴望尤为强烈。”所以他建议,”如果没有过类似的体
验,不如从今天开始为自己找一个目标。不论是学习一种乐
器,还是体验一种运动,让自己体验一次通过练习慢慢熟练
的过程。有了第一次就能有第二次,一旦掌握了每次学习的
必经过程之后,再去学习其他技能也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01 我是如何练习口语的 拿我自身举例,上大学之前,我并不是一个很自信的人,而
经过大学四年,我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自信的人。这种自信 来自于对英语口语技能的掌握,尽管谈不上精通,但是和外 国人自如的沟通是没有问题的。在上大学之前,我没有和任 何外国人用英语交流过,大学毕业时,我已经可以和美国的 外教谈笑风生了。这四年我的口语是如何提升的呢?-----我做 了三件事:1,不断的参加各种英语比赛,大大小小的英语辩 论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口译大赛。2,利用一个暑假,背 完了《新概念3》这本书里面的所有文章,总共60篇。3.结交 了很多外国朋友,其中两个成为了关系特别好的朋友。
这三件事每件事开始时都不是很容易,甚至是痛苦,我依稀 记得大一刚开始参加比赛时,每次上台前都会紧张的肚子 痛,必须先去厕所缓一缓,然后再开始。我依稀记得刚和外 国朋友在一起交流时,自己都会憋的满脸通红,因为想说的 说不出来,偶尔还被笑话,我经常在外国朋友面前,觉得自 己是一个不到10岁的小孩,因为语言的限制,我没办法自如 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每次回到自己的宿舍都会痛恨自己怎么 会表现的那么蠢。我依稀记得自己在刚开始背诵《新概念3》 之前,给自己下的毒誓,如果完不成,自己这辈子都会一事 无成,于是硬着头皮一篇一篇背下去,最后竟也背完了。
到后来,大三的我常常代表学校去外面打比赛,大四的我已 经坐在了学院演讲比赛评委的位置,再后来,我和美国的外 教能大谈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文化差异,社会差异,一聊 就能聊上三个小时。这一切,现在回头再看,仿佛一切都是 水到渠成,但当时大一时的自己又怎么能想到呢?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其他同学相比,只做好了一件 事,那就是“重复”的次数足够多。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准
备很多次稿子,不管是演讲稿还是辩论稿。印象最深刻的是 去济南参加希望之星演讲比赛那次,我的稿子至少背了50遍 以上,早上醒来还没睁开眼睛,都可以做到熟练背诵,事实 证明,那次比赛也是我出去参加过的大赛中,成绩最好的一 次。
每次和外国朋友在一起聊天,或者出去玩,我都是在重复着 运用自己学过的单词和句子,四年时间,和那些不曾或很少 和外国朋友聊天的同学相比,自己练习了太多太多次。我甚 至发现,自己在和外国朋友吵架的时候,口语进步的速度最 快,因为那个时候说的最多,而且不经大脑。一个暑假背诵 60篇英语文章更是对英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到最后我的耳 朵已经完全适应了英语,甚至听英语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 享受。重复的次数足够多,所以才更好的掌握了英语口语这 项技能。
02 “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就像我们中国人说汉语一样,因为说了很多年,说的时间太 久了,自然就说的很熟练了。正如小学课本上卖油翁所说 的“我亦无他,唯手熟尔”,用今天的神经科学术语解释,就 是“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最终使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并 无关联的神经元之间,经过反复刺激之后产生了强关联”。至 于重复需要多少次,因人而异。
说实话,我之前也总结过自己练习口语的经验,可是从没有 考虑到“重复”这一层面,是李笑来帮我揭开了这层面纱。你 看,即使是自己做过的事情,也不一定能够真正的分析出背
后的原因,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高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 力。当然,卖油翁的故事想必很多朋友也都听过,而且类 似“熟能生巧”的典故也并不罕见。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 多人说:
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是做不到。 关于这一点,李笑来的观点是: 不能真正践行的道理,其实不能算是真正懂得。 失望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没有得到如期的回馈。 没有得到回馈之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埋怨这个世界的不公
平,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另一种是反思自己的预
期是否合理,如果存在偏差就及时调整。大部分人对待一项
技能,往往会低估重复的必要次数,总会想当然的认为自己
只要练习几次,坚持几天,就可以看到很大进步,其实大脑
里神经元的关联通过重复并最终固化,是需要一定的次数
的,可很多人等不到那个时候。除了低估重复的必要次数之
外,还有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使人们半途而废:
低估任务的复杂程度。
这句话其实还可以理解为另一个版本:
短期期望过高。 低估任务的前提,一定是希望自己通过少数的练习就能够获
得巨大的进步,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最终必将失望的原
因,因为根本不可能。我们每天的练习,一定会让自己成
长。但是这些进步不可能非常大,有些甚至是你无法轻易辨
别的,但是你知道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那些大脑神经元之间
的链接也一定在建立,肌肉的记忆也必定在增强,这些都是
每日的进步。
03 进步,从接受自己的笨拙开始 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个过程的人,才能真正扛过看似没有进步
的平台期。所以即便自己做不好,也不要随便说出“我可能不 是这块料”这种话。相反你可以用“我只是暂时做不好”来安慰 自己。如果想明白所有的笨拙都是暂时的,内心的压力就会 自然小很多,而我们也可以因此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做事本
身,而不是一味地忧虑。
在我学习编程的前一个月,就经常的被这种忧虑困扰,我经 常的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学习编程”,“自己的逻辑思维是
不是很差”,“和周围的同学相比,自己学的好慢”,每当这种 负面情绪出现时,我就无法专注学习,而是在做思想斗争, 更不用提去思考如何把编程学的更好这种问题了。直到有一 天,我用SWOT方法分析了自己当前的处境,明白了自己目 前的优劣是什么,劣势是什么,还有机会是什么,威胁是什 么。
其结果,最大的威胁就是心魔,就是上面那些经常跳出来捣 乱的负面情绪,而自己只要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多让优势发 挥作用影响自己,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变现状,自那之后, 心魔很少再跳出来捣乱,我也能够更专注于学习本身,并且 思考如何更好的学习编程,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来我和 周围的同学水平也差不多,而且自己还有英语的优势,只要 多花些时间,重复练习,自己的水平会越来越好。如果发现 自己遇到困难,就拿出‘我只是暂时做不好’来安慰自己,然后 继续练习,而不是“我可能不是这块料”让自己泄气。因为我 知道,唯有不断的重复,不断的练习,才能让自己的技术越 来越好。因为,重复,是从笨拙达到熟练境界的唯一通路。
不能真正践行的道理,其实不能算是真正懂得。 半途而废的到原因是:低估重复的必要次数和低估任务的复
杂程度。
技能就是一个人的装备,每多一个装备,人就更强大一些, 所作所为就会在更高的一个层面之上。也许你正在打磨或者 将要打磨一个重要的人生技能,请记住,耐心是最宝贵的品 质,重复是从笨拙达到熟练境界的唯一通路。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
注:本文部分内容摘自《财富自由之路》
2019-05-06(24赞)
评论区:
耀 : 同意,道理都很朴素,关键要践行,共勉~
陈亦非 : 不管三七二十一,重复二十一遍即可能成为习惯!
陈亦非 : 是
Tim Ting : 師兄学的英語演講是toastmaster club嗎?
事事皆常态 : 重复,是笨拙达到熟练的唯一通道,无论是技能还是好或坏的习惯。
Joe : 不是的。
Tim Ting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