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日记: 把你

《晨间日记: 把你一天的开关制打开, 做事事半功倍 》

这是我第99次的分享。 自从我加入这星球以来已差不多大半年。 时光飞逝, 由最初一

星期才写一篇, 到现在接近二天写一篇。 想不到我可一直阅读

及坚持写作到现在。

每个人总会培养出一些喜好与习惯。 究竟是什么原因可使人 废枕忘餐, 持续进行直到成为他的习惯?

培养出这些习惯的背后, 他又有什么得着?

人的进步, 就是由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到知道自己所不知道" 的过程。

我去年9月16日加入星球。 当我不断阅读不同星友写的文章超 过一个多星期后, 突然灵机一触, 在旅行途中对着韩国斧山的 海岸线前完成自己的第一篇分享。

甫踏出第一步用笔分享自己是个过程, 透过重覆写作输出倒迫 自己输入也是个过程。 不能否认, 最初自己写的十数篇分享都 很烂。 直到两个月后才有第一篇文章被选入精华文章。

人总是需要被鼓励。

因为收到不同读者的点赞, 老师的打赏及文章被入选做精华成

为我持续写下去的动力。 写作很快便成为我的习惯。

在求学时代, 我有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 但问题是日记只写给 自己看, 没有公开及被大众点评情况下, 写作技巧进步缓慢。 我感觉这一年内写作的进步空间比过去多年累积的都更大。

个人认为写一篇好的文章, 案例, 逻辑排列及金句这三大要素 是不能少。

第二种习惯是早起。

写作本身不是一刻即蹴。 有时我为了写一篇 "自己觉得好" 的 文章也要花2到3个小时,到最后变得越来越珍惜及把握时间。 加上5月份参加21天写作训练营, 为了能有效争取更多优质时 间输入, 我惟有迫自己早起。

早起能够把优质时间最大化。

若果时间许可, 若能够早起再配合带氧运动如练跑, 游泳等, 我 们一天最精神及脑袋最灵活的时间便打开了。 这段优质时间 最适合处理一些日常需要花唔少精力去处理的难题。

名作家村上春树可说是自律与习惯的表表者。 虽然他29岁才 开始写作, 但他每天坚持早起写作。 同时他热爱跑步与旅游, 甚至把跑马拉松的理论融入写作习惯。 例如他坚持每天只写 10页400字的小说, 若写到不想写他也会坚持写完10页才停。 若果写完10页还想继续写, 他也只会留待明天才写。 他理由是 例如正在跑42公里全程马拉松, 你不会因为跑到第40公里便停 下来, 也不能特意跑45公里。

有套电影叫《童梦奇缘》(2006年该电影获香港华语票房第二 名, 仅次于周杰伦主演的《头文字D》), 由刘德华, 黄日华, 应

采儿等主演。 故事讲述饰演光仔的刘德华, 因为对父亲的误 会, 于是任性地选择离家出走, 并在偶然机会服下快速长大的 药。 到他如愿以偿时却发现自己正快速老去。 当他后悔时已 经太迟, 因为时光一去不复返。

电影的另一个寓意, 是把握时间。 少年时的我们, 经常觉得时 间太多导致不好好分配时间, 夜睡迟起。 到长大后, 却发现时 间过得太快, 来不及去完成梦想。

优质时间太太太宝贵了。

如果当下的你是90后95后, 恭喜你, 你还有充足时间去培养自 己的习惯去提升优质时间。

如果当下的你已经是70后或80后, 同样恭喜你。 因为纵使是村 上春树, 他也直到29岁才开动笔写下去。 而且, 现今的人生都 很漫长, 罗胖在跨年演讲中也分享当今这年代, 将会很多人活 到100岁或以上。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2019-07-18(23赞)

评论区:

丹儿 : 赞同,什么时候去改变自己都不晚,科技在进步,发展的很快。人类未来会有很多超过100岁的,甚至还有可能实现

无机化,实现永生。人类可以去到任何地方,宇宙,海底两万里,因为那时候将不再需要氧气。 科技越进步发展的就越

快,可能未来几十年就可以实现,所以我们更需要珍惜时间,希望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有一定的积累,同时现在还要注

意身体希望能活到那时候[偷笑]

增雄 : 远远把我们抛下了

星里浣 : 一路看着你成长啊,确实是越来越好了。而且你也一直在跑步,一直在写作,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马上就要突

破三位数的大关了,加油!

link : 说到早起,前几天看利润老师公众号的文章,里面有这么一段 由于早起,我仅仅比同事早了一个小时工作,却比同事

早了近两个小时下班,就算是顺延,也只会多出了1个小时的盈余。 为什么这么神奇?我初步分析了一下,这都是提前做

事的巨大魔力。 第一,提前做事,自然能提前完成,这是时间的前置优势。 第二,把整个工作流程提前,所以没有与同事

的流程撞车,比如塞车打印版面,或者争抢领导看版,这是程序的前置优势。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在第一个小时

工作的时间里,周边无人,没有同事相互干扰,属于精力最好最集中的时段,效率最高,这是精力的前置优势。

image

image

闪电焦: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