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对话之前的对
《开启对话之前的对话》
对话是连接你和他人的桥梁,这个过程并不总是有效,甚至 很多时候会带来烦恼。要提升对话的效率,不妨在对话之前 先进行另一场对话——自我认知的对话。
一、需要开启对话吗? 这几年,妻子在家照顾孩子,我负责挣钱养家。工作之余我
也需要操持孩子的一些事情,我觉得妻子并没有履行好她的
责任,经常“掉链子”。而我不得不时常为其善后,以确保正 常运转,我想和妻子说说这些事情。
然而,当我梳理这些事情、和自己的认知对话时候,发现更 多的事情是妻子做的,这些并不容易。偶尔,持家、照顾孩 子的状态有起伏,但这不是太大的问题,没有必要去和妻子 理论什么,更没有必要去指责她。
是的,即使你觉得某件事情很重要,想说些什么。在开启对 话前,请先和自我认知对话——真的需要开启一场对话吗? 如果没有必要,就不要一时脑热去开启一场不可预知的对 话。
二、既然开启,该怎么对话?
1.【忌讳】总想改变别人
很多时候,发起谈话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他人。实际多数时候 你无法改变他人的想法,也不能强迫他人改变。任何人的观 点和行为不会因为争辩就会改变,更不会因为试图说服而改 变。
你可以影响他人,但需要小心谨慎,单纯试图改变他人的企 图很难成功;而以互相学习和了解为目的的谈话却往往能够 帮助我们改变他人。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只想改变他人时候,往往会采取攻势对话,反驳、
攻击对方的观点,鲜少会聆听对方述说。如此一来,在对话
过程中,对方自然会加强防御和抗拒,难以敞开心扉去了解
和接受新事物,也不会接受你的观点。相反,当对方认为你
在听他诉说,能够理解他,他也会对你敞开心扉,改变才会
发生。
2.【忌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工作、生活中,容易犯的另一个错误就是图一时缓解压力,
而做出不顾后果的事情——正所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有一位朋友是多年的会计,一段时间内,连续多次上报财务 预算的时候,总会受到批评、争议。她感觉自己像一个靶 子,是大家批评、议论的对象,这样的感觉很不舒服,下次 上报财务预算的时候一定当场反击。
事后,她聊到当时反击情形:“我想让他们知道我也会还击, 让他们知道不能那样对待我,真是不吐不快,当时的感觉好 极了!”。这样的感觉只维持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开始此后 悔,更多责任在自己身上——她做的财务预算确实有疏漏。
采取这样不顾后果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大家很尴尬、很难相 处,真的不想再这样了。
如果事前先和自己的认知对话,先梳理这段时间发生的相关 事情,在财务预算对话过程中用平和的姿态阐述自己的观点 和感受,共同找寻问题所在,效果就大不一样。
3.【提倡】去了解对方的故事 对话之前,多了解对方有助于提升对话效率,比如:
有哪些主要经历影响?
有什么禁忌或者嗜好?
我的行为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对话之前多了解对方,对话之中多聆听对方的故事,这些都 会促进对话效率和质量提升,提升有利结果出现的几率。
4.【提倡】分享观点和感受 你希望对方明白你的话语意义,希望对方被打动。然而这不
是你能控制的,你能把握的是把你的故事讲好,观点和感受
分享出来。
小结:姿态和目的是对话好伴侣 开启对话之前进行与自我认知的对话,促使对话姿态和目的
调整——姿态由争辩转为“和”,改变别人调整为先了解对 方、聆听述说。这样的对话可以化解防御和抵抗,打开对方
的心扉、分享自己观点和感受,才会影响到彼此,进而推动 问题的解决。
2019-04-18(11赞)
高小羊 :
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星球资源一站式服务